8203对拉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危险源分析第一节工作面概况一、采面概况工作面位于+214水平东翼+250-+160m标高段,东部以8203E工作面风巷为界,西以8201E工作面风巷为界,南部+230东翼回风巷为界,北部为井田边界。
工作面底板标高为+175m,最低标高为+160m,工作面走向长245m,倾向长平均840m,可采面积为205800m2。
该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为:羊儿坡、半边街,地表为丘陵地带,无大型建筑物,地面标高在+450-530m之间。
二、煤层赋存情况煤层走向75-85°之间,倾向345-355°之间,倾角4-6°之间,平均倾角5°。
该煤层为复杂结构,以双层结构为主,由2-4个分煤层组成,纯煤厚度0.3-0.67m,由1-3层夹矸组成,夹矸厚度0.04-0.33m。
根据其临近的8201工作面机巷煤厚变化情况并结合附近钻孔资料分析,工作面煤层最大厚度为0.6m,最小厚度为0.3m,平均厚度为0.45m,煤层厚度基本稳定。
三、地质构造该工作面地质构造为单斜构造,从揭露出来的巷道及开切眼来看均无断层出现,因此估计该对拉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不会遇到断层;只是局部煤层有变薄的现象。
四、顶底板岩性顶板为黑色、深灰色页状粘土岩,质软,底部含砂质,富有植物化石碎片,煤层与顶板多呈直接接触,个别地段有0.03—0.12m厚的含黑色高炭质粘土岩伪顶与煤层呈过渡接触,间有微冲刷接触的。
底板为K8与K7煤层相夹的一套沼泽相沉积物灰,以粘土岩为主,间夹0.3m的泥质粉砂岩或细砂岩透镜体,与煤层呈明显接触。
五、水文条件本矿区位于犍乐煤田东翼,地层产状平缓,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纪须家河组顶部,中下侏罗系沙溪庙组,岩层为碎屑岩类,含水性弱,区类气候温暖潮湿,常年降雨量1668mm,地貌属低山丘陵,矿井主要水源为顶板含水层充水、地表水等,井田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
煤层顶板上部有一若含水层,其上部至地表有多层隔水层。
在掘进8201E 风巷时,未见顶板有淋水,估计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受影响。
根据其临近的8201工作面机巷煤厚变化情况并结合附近钻孔资料分析,预计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受断层水的影响;该工作面无地质钻孔。
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的洒水防尘后的积水,水量小,对开采影响小。
六、瓦斯根据2010年瓦斯鉴定情况,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2.14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823 m3/min。
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5.48 m3/t,绝对涌出量为1.936m3/min,属于高瓦斯矿井。
由于该工作面的开采深度增加、规模扩大为普采、相似开采解放层、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因此采用统计法进行预测:该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 m3/min,绝对涌出量为0.40 m3/min;同时,该工作面为W型通风,上隅角容易瓦斯超限,通风部门要加强通风管理。
七、地表情况该工作面地面为荒坡,周围无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不会造成其他影响。
第二节危险源分析及采掘工艺、采面生产能力确定一、危险源分析1、顶板根据8201采煤工作面掘进及回采期间的资料分析,该采面区域地质构造简单,在局部地段可能会有小的褶区,但对巷道施工及回采无大的影响。
在回采过程中经过煤层薄化地段及其顶板破碎带时,要加强工作面及回风巷的瓦斯检查,预防瓦斯大量涌出,工作面的液压支柱要加固加牢,对压力增大地点要加密支护,顶板采空区用大荆笆背实背严。
2、水害矿井主要水源为顶板含水层充水、地表水等,井田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
煤层顶板上部有一弱含水层,其上部至地表有多层隔水层。
在掘进8201E风巷时,未见顶板有淋水,估计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受影响。
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的洒水防尘后的积水,水量小,对开采影响小。
3、煤层自燃根据省煤炭产品质量检定站对我矿主采煤层的检测报告:K8煤尘无爆炸危险,煤层为容易自燃,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级。
根据我矿和邻近矿的开采情况,该煤层未发生过自燃和煤尘爆炸。
4、瓦斯根据2010年瓦斯鉴定情况,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2.14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823 m3/min。
由于该工作面的开采深度增加、规模扩大为普采、相似开采解放层、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因此采用统计法进行预测:该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 m3/min,绝对涌出量为0.40 m3/min;同时,该工作面为W型通风,上隅角容易瓦斯超限,通风部门要加强通风管理并做好瓦斯抽放工作。
5、煤尘根据省煤炭产品质量检定站对我矿主采煤层的检测报告:K8煤尘无爆炸危险,煤层为容易自燃,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级。
根据我矿和邻近矿的开采情况,该煤层未发生过自燃和煤尘爆炸。
6、矿压根据8201采煤工作面风、机巷在掘进期间的巷道压力情况分析,8203风、机巷在掘进期间巷道两帮(特别是上帮)会受到矿压的影响,容易出现片帮现象,顶板受矿压影响较小。
在掘进期间应加强顶部及两帮管理,加强顶板离层观测及两帮压力观测。
二、采掘工艺(一)回采工艺工作面由于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较稳定。
为实现高产高效,按高档普采工作面布置。
该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为0.65m,煤层倾角4-6°左右,顶板不易垮落,采用倾斜长壁对拉仰斜式采煤法。
1、落煤的方式与装备选择选用MG—100TP型爬底式单滚筒采煤机落煤、装煤,双向割煤、往返一次进两刀。
2、装煤装备的选择采用煤机滚筒的刮板输送机配合工作面运输机进行装煤,少量浮煤由人工铲到工作面运输机上。
3、运煤装备的选择工作面使用SGB-30型可弯曲刮板运输机运煤,运输巷使用SGB-80T型刮板运输机及DTL65/20/2×40型皮带运输机运煤至煤仓。
4、支柱选型选用DW08—300/100X型单体液压支柱和DW06-300/100X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套规格为DFC800/200型绞梁支护,最大控顶距为5排支柱,最小控顶距为4排支柱。
5、工作面支护形式单体液压支柱沿工作面倾斜方向成直线排列,柱距0.9m,排距0.8m,端面距不超过300mm。
6、端头支护上下端头使用长3mπ型钢梁按“四对八梁”、“二对四梁”架设,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移,移动步距0.8m。
7、顶板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
(二) 掘进工艺新开巷道均采用炮掘。
三、采面生产能力确定Q=L×S×H×γ×C=240×0.8×0.45×1.45×0.97=121.5t式中:Q-------------工作面日生产能力,t/dL-------------工作面长度, mS------------工作面日推进度,mH-------------煤层平均采高,mγ------------煤的容重,t/m3C-------------工作面回采率,中厚煤层取0.97。
第二章工作面工程第一节工作面巷道布置工作面按倾斜条带对拉布置,采面布置三条巷道:依次为8203W风巷、8203机巷、8203E风巷。
三条巷道均沿K8煤层布置,以K8煤层顶板做为巷道顶板。
1、原8201E风巷沿空留巷维修后作为8203W工作面回风巷。
2、机巷:从+214m水平东翼运输巷19#点以西37m开口平推6m施工人行斜巷至8203机巷位置,平推10m转向50施工8203机巷上部绞车位置;从8203机巷上部绞车位置开口平推47m施工与原K8--11回风斜巷汇穿;再施工煤仓13m,以上工程完工后,施工8203机巷。
总工程量:1050m。
3、8203E风巷:从+214m水平东翼回风巷开口施工甩巷至8203E风巷位置,平推12m 施工上部绞车位置;从+214m水平东翼运输巷开口施工进风行人斜巷35m与绞车平台贯通;再施工煤仓13m,以上工程完工后,施工8203 E风巷。
总工程量:1050m。
第二节巷道断面及支护一、巷道的断面形状K8煤层伪顶为0.3米厚的灰白色砂质粘土岩,直接顶为0.5米的泥质页岩,老顶为2.5米厚的泥质页岩。
煤层底板为泥质页岩,厚度1.2m。
根据K8煤层顶底板岩层特性,8203机巷及8203E风巷采用矩形断面。
二、巷道断面尺寸1、巷道净宽度8203机巷:2.6m;8203E巷:2.0m。
2、巷道净高度:2.2m3、巷道净断面面积8203机巷:5.72m 2;8203E 巷:4.4m 2。
4、巷道掘进断面面积8203机巷:6.39m 2;8203E 巷:4.92m 2。
三、支护工作面机巷、回风巷使用树脂锚杆支护,巷道均布置在煤层中,巷道求直不求平,始终保持沿煤层,主要用于运输、回风、行人。
1800防尘管动力、通讯、信号、监控线缆风筒8203 机 巷 断 面 图8203 东 风 巷 断 面 图81风筒防尘管动力、通讯、信号、监控线缆第三章工作面各生产系统第一节主运输系统工作面使用SGB420/40刮板运输机,8203集中运输巷使用一台SGB420/40刮板运输机及一台DTL65/20/2×40型皮带运输机至煤仓,运输大巷使用1T“U”型矿车装载,5T 矿用防爆机车运至井底车场,绞车提升出井。
集中机巷和回风巷各安装2台JD-1.6-25KW 调度绞车做为工作面搬运材料之用。
工作面→8201集中运输巷→煤仓→+214m水平东运输大巷→井底车场→主斜井→地面煤仓。
第二节辅助运输系统地面材料库房→主斜井→井底车场→+214m水平东运输大巷→8203绕巷→8203人行巷→8201集中运输巷→工作面。
地面材料库房→主斜井→井底车场→+215m水平东回风大巷→8203W联络巷(8203E 东联络巷→8203W回风巷(8203E回风巷)→8203W工作面(8203E工作面)。
第三节通风系统一、通风系统(一)风量计算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根据瓦斯、工作面温度、炸药和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值进行风速验算,满足要求时,该最大值即是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
1.按瓦斯涌出计算Q=100×q×k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1.3m3/min;k——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备用系数,k=1.8。
由此计算得Q=234 m3/min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60×v×s×k式中v——工作面平均风速,1.2m/s;s——工作面的平均断面,2.87m2;k——工作面放顶煤长度调整系数,k=1。
由此计算得Q=207 m3/min3.按工作面每班最多工作人数计算Q=4×n式中n——工作面的最多工作人数,30人。
由此计算得 Q=120 m3/min4.按炸药用量计算Q=25A式中A——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量,3kg。
由此计算得 Q=75 m3/min5.按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小风量Q>15×2.87 =43.05m3/min工作面的最大风量Q<240×2.87 =688.8 m3/min根据以上计算,一台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取240 m3/min,8203对拉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240×2=480 m3/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