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色彩【关键词】,《野草》,象征主义“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文学革命的先驱们对中国传统的旧文学给予了较为彻底地批判,并普遍地借鉴外国文学来建设中国新文学。
,当时几乎所有的文学革命倡导者和参与者如鲁迅、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瞿秋白、田汉等都译介过外国文学作家作品。
《新青年》、《小说月报》等影响较大的刊物还定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潮的动态。
,在“五四”以后短短的几年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及其有关的哲学思想都纷纷引进中国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人道主义等都在不同范围产生过各自的作用和影响。
这种世界文学上罕见的文化冲击,打破了中国文学长期闭关自守的状态,推动了中国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新文学是生长和成熟浇灌了新的养份。
当然对于西方各种文学思潮、,流派,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某些内容不是全盘地吸收而是有选择、有鉴别的吸收、消化和扬弃来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从而使这种文化得到发展、创新。
如郭沫若的《女神》明显地受惠特曼影响周作人“平和冲淡”的小品文也浸润着英国随笔散文的某种痕迹,鲁迅不仅参照了外国近代小说的体式,而且在现实主义手法的基础上又充分吸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写下了《狂人日记》、《野草》等中国现代小说、散文诗的奠基性作品。
散文诗《野草》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开山之作。
因此要深入解读《野草》领略象征物的深刻内涵就应深入解剖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探寻《野草》象征主义的根源。
一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它认为诗应以自身为目的表达令人难以捉摸的幻觉并通过暗示、梦幻、隐喻等多种手法来揭示个人主观的内心世界。
,它的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为整个现代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对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它兴起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1886,年法国青年诗人莫雷亚斯正式提出“象征主义”这个名称并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提出反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宣称要取消现实在文学中的地位,而代之以写内心世界:,“,象征主义诗歌作为‘教诲、朗读技巧,不真实的感受力和客观描述’的敌人,它所探索的是:赋予思想一种敏感的形式,但这形式又并非是目的,它既有助于表达思想,又从属于思想。
同时,就思想而言,决不能将它与其外表雷同的华丽长袍剥离开来。
,因为象征艺术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从来不深入到思想观念本质。
因此,在这种艺术中.自然景色,人类的行为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们自身,这些富于感受力的表象是要体现它们与初发的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
”【1】到,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出现第二次高潮通常称为后期象征主义。
这一时期的象征主义传播到了欧美各国,甚至影响到世界各地。
,象征主义成为了第一个影响深远的国际性现代主义文学运动。
象征主义之象征,其含义本身就是以一事物暗示另一事物,尤其是指用可见的表面物象隐喻不可见的深层次理念。
它作为一种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有着自己是理论基础、文学主张和特定的艺术风格。
象征主义以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为理论基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唯意志论和直觉主义。
,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只有主观世界才是真实的,客观万物不过是主观精神的种种暗示和象征。
,象征主义主张诗歌表现自我的“内心梦幻”而不应当去再现现实象征主义作家凭借直觉努力去捕捉个人一瞬间的感受和幻觉。
象征主义在表现方法上反对直陈其事直抒胸臆而强调“暗示”和“象征”以构成一种朦胧的、隐晦的艺术风格他们强调想象崇尚直觉反对理性带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在马拉美看来神秘构成象征象征就是为了神秘他在《关于文学的发展》中说“与直接表现对象相反我认为必须去暗示。
对于对象的观照以及有对象引起梦幻而产生的形象,这种观照和形象——就是诗歌。
,……指出对象无异是把诗的乐趣四去其三。
诗写出来原就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这就是暗示即梦幻。
这就是这种神秘性的完美的应用象征就是有这种神秘性构成的一点一点地把对象暗示出来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状态。
反之也是一样。
先选定某一对象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探索从而把某种心灵状态展示出来。
”【2】暗示是象征主义的最本质的因素。
为此诗歌变得朦胧、暧昧、浑沌、迷离人们需要通过暗示、象征、感应才能领略诗的真谛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给作品增加了朦胧色彩增强了作品的神秘美但又使作品流于晦涩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总的来看象征主义是一种系统的艺术观和创作论。
它强调主观逃避现实崇尚直觉追求神秘。
重暗示轻描述着重主张表现个人内心的苦闷、烦忧、压抑和孤独等情感,曲折地表达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象征主义在继承传统文学的基础上也有其理论和创作的革新和叛逆精神,对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其作家创作实践的成就也不可低估,他们也常常创作散文诗和无韵诗。
象征主义诗人以诗本身的美为目的在诗的题材上他们一反传统的歌颂自然、爱情把个人内心的忧郁、愁苦看作是高于欢悦的美而是把社会的罪恶和人性的邪恶当作艺术美的对象来处理,无情地揭露社会的本相,抒发诗人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波德莱尔的著名诗集,《恶之花》,就是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
,“恶之花”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就是“病态的花朵”。
这些诗歌记录了一个贫困、孤独、愤激的诗人追求幸福失败的忧郁、,理想幻灭的痛苦,不甘沉沦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绝望抒发对资本主义病态社会的愤怒和抗议。
象征主义诗人多用暗示、,梦幻的手法来表现万物之间的神秘联系,曲折地表达诗人的理想从而否定社会、否定文学传统。
莫雷亚斯在《象征主义宣言》中指出象征主义是在反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既反对浪漫主义的“杂乱无章招眼的狂乱热情奔放的夸张。
‘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3】象征主义诗人多以含蓄、冷峻代替浪漫主义的激情。
他们也反对忠实于客观生活的自然主义,“客观只给艺术提供了一个极端简明的起点象征主义将以主观变形来构成它的作品”。
,【4】象征主义以维护意志自由来反对以自然和社会环境为基础的自然主义理论同时他们也反对帕尔纳斯派。
,马拉美认为“在诗歌中只能有隐语存在,……帕尔纳斯派抓住一件东西就将它和盘托出,他们缺少神秘感,他们剥夺了人类智慧自信正在从事创造的精微的快乐。
直陈其事这就等于取消了诗歌四分之三的趣味。
这种趣味原是要一点一点儿去领会它的暗示才是我们的理想。
”【5】波德莱尔在创作方法上受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斯威登堡的影响认为整个宇宙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它同个人的内心世界之间存在着隐秘的相互呼应的关系,诗人的任务就是要把这种关系揭示给世人认为诗歌不应该满足于摹仿自然状物写景而应该深入内心世界,借助于暗示把个人幻觉体现出来。
,也正是这种把文学导向个人主观世界着力表现神秘幻觉,强调以外界事物为“象征”来暗示微妙的内心感受的作法,成为象征主义的导向后来甚至成为整个现代派文学的基本倾向。
象征主义作为两个世纪之交的文学浪潮对二十世纪世界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上也受到了这股文学浪潮的侵袭,对象征主义文学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成功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他通过强调外界事物来暗示复杂的内心感受着力表现神秘的幻觉使作品带有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
二对于外国文艺鲁迅一向排斥“闭关主义”而主张拿来他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指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同时强调“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光芒自己来拿“占有”之后要“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他还在《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照相说起》中指出“即使并非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
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
”由此看来鲁迅主张拿来主义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眼光、有选择的借鉴。
鲁迅一生翻译、介绍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家、作品他主张“一面尽量输入一面尽量消化、吸收。
可用的传下去了渣滓就听它剥落在过去里。
”【6】这样“虽是西洋文明罢我们能吸收时就是西洋文明也变成我们自己的了。
好象吃牛肉一样决不会吃了牛肉自己也变成牛肉的。
”【7】因此鲁迅在创作过程中也受到了许多外国作家的影响。
他早年留学日本游历颇广涉猎了各类外国文艺论著对西方象征主义文学一直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十分喜爱俄国象征主义作家安德列耶夫并翻译他的长篇象征主义小说《红笑》未译完。
一九二三年翻译荷兰作家望?蔼覃的长篇小说,《小约翰》,象征主义色彩也非常强烈另外还有裴多菲的,《裴多菲诗论》、尼采散文式的文章、爱罗先珂的童话作品、波德莱尔的散文诗对鲁迅,《野草》,的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鲁迅在创作散文诗集,《野草》时题材上就注重描写个人内心深处隐秘的感觉情绪,在艺术上则通过暗示、,隐喻的手法来曲折表达内心的情感。
针对鲁迅在《野草》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受波德莱尔的影响最为明显。
波德莱尔作为象征主义的先驱和代表,他的诗和散文诗都极富独创性。
,他运用奇特的想象、象征的手法、和谐的音节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烂丑恶同时又表现了自己的深情留恋和赞美不仅反映了没落资产阶级的精神苦闷和追求,在艺术上也具有独树一帜的创造。
,因此在法国及整个欧洲文坛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鲁迅对于波德莱尔的思想和创作倾向以及他的散文诗,早已有所接触和了解,常浏览和关心《小说月报》、《文学周报》、《语丝》等杂志上周作人等人翻译的波德莱尔的散文诗《游子》、《月亮的眷顾》、《哪一个是真的》等作品而且自己也翻译过有关波德莱尔散文诗论述的文章。
在《野草》创作过程中鲁迅翻译日本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牙塔》以及岛崎藤村的《从浅草来》等作品中都有关波德莱尔及散文诗的叙述和介绍在《苦闷的象征》一书中还全文翻译了波德莱尔的散文诗,《窗户》,。
,通过这一系列的接触,就难免不受到波德莱尔的影响。
鲁迅的《野草》主要借鉴和吸收了波德莱尔散文诗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比如造意的深远、抒情的深切、声调的和谐、文辞的优美等方面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象征主义手法的大量运用使其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鲁迅的《野草》广泛地吸取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其中的许多篇什都是用象征的方法创作的。
《野草》的第一篇《秋夜》就是一篇优美的象征主义散文诗。
作者所描绘的深秋之夜肃杀阴冷的夜景,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形象化写照,作者借自然之物寓藏社会之深意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见解与认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奇怪而高的天空”,“闪闪地陕着冷眼的星星”,那窘得发白的月亮和那“哇”的一声飞过的夜游的恶鸟,都是作者笔下“反动势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