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应用题(习题)
➢例题示范
例1:一辆警车在高速公路的A 处加满油,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警车一次加满油后,油箱内的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是如图所示的直线l 的一部分.
(1)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
(2)如果警车要回到 A 处,且要求警车中的余油量不能少于
10 升,那么警车可以行驶到离A 处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y/升
54
42
-1 O
解:(1)∵(1,54),(3,42)
∴l:y =-6x + 60
(2)由y =-6x + 60 得,
当y=10 时,x =
25
3
1 2 3 4 x/小时
∴警车可以行驶到离 A 处的最远距离是
25
⨯ 60 ⨯1
= 250 (千米)
3 2
答:直线l 的函数关系式为y =-6x + 60 ,警车可以行驶到离A 处的最远距离是250 千米.
➢巩固练习
1.李老师开车从甲地到相距240 千米的乙地,油箱剩余油量
y(升)与行驶里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注明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李老师到达乙地时油箱剩余油量是多少?
3.5
2.5
O160 x/千米
2.某校食堂有一太阳能热水器,其水箱的最大蓄水量为 1 000
升,往空水箱中注水,在没有放水的情况下,水箱的蓄水量y(升)与匀速注水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水箱中原有水400 升,则按上述速度注水15 分钟,能否将水箱注满?
240 180 120 60 O y/升
2 4 6
8 x/分钟
3.如图,折线AB-BC 是某市区出租车所收费用y(元)与出租
车行驶路程x(km)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1)当x≥2 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某人付车费15.6 元,则出租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4.我国西南五省市的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为鼓励节约用水,
某市自来水公司采取分段收费标准.每月收取的水费y(元)与用水量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若小明家五月份用水8 吨,则应交水费元;
(2)按上述分段收费标准,若小明家三、四月份分别交水费
26 元、18 元,则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水多少吨?
5.小敏从A 地出发,向B 地行走,小聪从B 地同时出发,向A
地行走.如图,相交于点P 的两条线段l1,l2 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 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则当小敏、小聪两人相距7km 时,x 的值为多少?
6.高铁的开通,给衢州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五一”期
间,乐乐和颖颖相约到杭州市的某游乐园游玩,乐乐乘私家车从衢州出发1 小时后,颖颖乘坐高铁从衢州出发,先到杭州火车站,然后再转车出租车去游乐园(换车时间忽略不计),两人恰好同时到达游乐园,乐乐和颖颖离衢州的距离分别为y1,y2(km),与乘车时间x(h)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结合图象解决下面问题:
(1)当1≤x≤2 时,求颖颖离开衢州的距离y2 与乘车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颖颖达到杭州火车东站时,乐乐距离游乐园还有多少千米?
y(千米)
240 216 杭州火车站
游乐园
私家车
高铁
出租车
O 1 1.5 2
x(小时)
➢思考小结
1.从应用题处理框架的角度来回顾一次函数应用题:
①理解题意,梳理信息
通过看轴、点、线,把和对应起来.
②建立一次函数模型
首先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并把所求目标转化为,然后借助一次函数表达式进行求解.
③结合实际意义进行验证
2.结合下图梳理本章知识,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际问题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
函数
关键点坐标
k的实际意义
表达式
实际问题的答案用函数工具处理、求解
结合实际情况验证结果
一次函数图象y=kx+b(k≠0)
性质
计算
坐标和一次函数表达式之间的关系(点在一次函数图象上):若表达式完整而坐标残缺,把残缺坐标代入即可求出坐标;若坐标完整而表达式残缺(k,b 有一个未知),把代入即可求出表达式.
若已知两点坐标求直线的表达式,则利用待定系数法,四步操作为、、、.若已知两条直线的表达式,要求交点坐标,则
求交点坐标.
1.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1.
(1)y =-
1 x +
1 (2)
2 升
160 2
2. (1)y=30x(0 ≤x ≤100
)(2)不能3
3. (1)y =6
x +
3
(x ≥2 )(2)12.5 千米5 5
4. (1)16 (2)3 吨
5. x 的值为0.6 或2.6
6. (1)y2=240x-240 (2)56 千米
➢思考小结
1.①看轴、点、线②一次函数
2.表达式;坐标,表达式
一设、二代、三解、四还原.联立
3.y=kx+b(k,b 为常数,k≠0);正比例.
两,(0,b),( -b
,0).k
倾斜程度;y,纵.k 相同,b 不同.
一、二、三;一、三、四;一、二、四;二、三、四.增大,同向变化;减小,反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