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灵芝栽培技术

灵芝栽培技术

灵芝栽培技术第一节灵芝基本知识一、灵芝的营养与药用价值(一)灵芝营养价值灵芝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香豆精、甾类、三萜类、挥发油、甘露脑、树脂及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C等。

粗纤维比较丰富,子实体中多达54%-56%。

(二)灵芝药用价值灵芝早有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灵芝甘温无毒,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

中医常用作补肺肾、止咳喘、补肝肾、安心神,健脾胃等。

灵芝能增强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强心、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加心肌缺血氧供应,降压、降脂、护肝,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周围血中白细胞增加,并有抗过敏、止咳、祛痰及抗辐射的作用。

其中,灵芝富含的有机锗能使人体血液循环通畅,增强人体对氧气的吸收能力,促进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有清血行气、改善体质的功能。

此外,灵芝还能柔软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中不易形成血栓。

故而灵芝可以用来降低血压。

灵芝不但可以降压,还具有稳定血压的作用。

主要药用价值如下:1、灵芝多糖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目前已分离到220多种, 就是由数十万到数百万的葡萄糖组合而成的高分子多糖体,大多存在于灵芝细胞内壁。

灵芝多糖大多为异多糖,即除葡萄糖外,大多还含有少量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鼠李糖、半乳糖等。

灵芝多糖就是灵芝中最有效的成分之一,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消除自由基,抑制肿瘤、抗辐射保护(放疗病人最佳选择),提高肝脏、骨髓、血液合成DNA、RNA、蛋白质能力,延长寿命等。

灵芝的多种药理活性大多与灵芝多糖有关。

2、灵芝酸灵芝酸(Ganodenic acid)就是一种三萜类物质,各种灵芝中已分离到灵芝酸100多种,如灵芝酸A、B、C、D、E、F、G、I等。

灵芝酸在不同种的灵芝中或同一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子实体中,其含量就是不同的,所以其苦味程度也有不同,一般味苦的灵芝其灵芝酸含量往往较高,MAY ASAKI等人认为灵芝子实体中灵芝酸含量就是随着其成熟度的提高而递增,且集中在子实体的外周部位。

灵芝酸具有强烈的药理活性,有止痛、镇静、抑制组织胺释放、解毒、保肝、毒杀肿瘤细胞等功效,就是灵芝的主要成分之一。

日本对灵芝中的灵芝酸的含量十分重视,其中,尤其重视灵芝酸A、B、C、D的含量,认为赤灵芝酸含量高,灵芝产品质量就好。

3、腺苷腺苷就是以核苷与嘌呤为基本构造的活性物质。

灵芝含有多种腺苷衍生物,都有较强的药理活性,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体内血小板聚集,能提高血红蛋白、2、3一二磷酸苷油的含量,能提高血液供氧能力与加速血液微循环,提高血液对心、脑的供氧能力。

灵芝腺苷就是一种活性很强的物质,就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4、小分子蛋白质(LZ-8)此种成分,可以使人体免疫进行调节,其分子量约15,000~29,000,及其胺基酸组成构造与人体的免疫球蛋白类似,吸收以后,可以帮助人体进行免疫调节,其主要功能为提高人体免疫调能力,抗过敏、抵抗B型肝炎。

5、有机锗可以增加人体血液吸收氧气的能力达1、5倍以上,中与人体代谢所产生的H 离子, 提高人体血液含氧量,进而活化细胞的代谢功能; 能完全与体内重金属结合,形成化合物后排出体外; 防止体质酸化、止痛。

6、多种胺基酸及微量元素A、灵芝所含的胺基酸中,囊括了全部人体必须的胺基酸,长期服用灵芝的人,不会因为胺基酸缺乏而生病。

B、灵芝所含的微量元素日益受到重视,服用灵芝除了可以避免微量元素缺乏外,医学研究发现灵之中的某些微量元素,还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理活性,并日益受到世界重视。

7、其她有效成份A、赤芝孢子内酯:降胆固醇作用;B、赤芝孢子酸:降转氨酶作用。

C、赤芝碱甲、赤芝碱乙:抗炎。

D、尿嘧啶与尿嘧啶核苷:降低实验性肌强直症小鼠血清醛宿酶。

E、腺嘌呤核苷:镇静、抗缺氧。

F、油酸:膜稳定作用。

G、灵芝总碱:明显增大麻醉犬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及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对氧的利用率,改善缺血心电图变化。

H、灵芝纤维素:降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便秘、糖尿病、高血压、脑血栓等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泰山赤灵芝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毒性极低。

这与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对灵芝的疗效与毒副作用的认识就是一致的。

二、灵芝栽培历史与现状我国最早的灵芝栽培方法,记载于王允的《论衡》一书中(距今1900余年)。

不过,当时的栽培方法就是藉灵芝孢子的自然接种,为灵芝生长增加一些营养成分,提供适宜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而已。

《抱朴子内篇》记载:“夫菌芝者,自然而生,而《仙经》有以五石五木种芝,芝生,取而服之,亦与自然芝无异,具令人长生”。

清朝《花镜》中亦有记载:“道家种芝法,每以糯米饭捣烂,加雄黄,鹿头血,包暴干冬笋,侯冬至日,堆于土中自出,或灌入老树腐烂处,来年雷雨后,即可得各色灵芝矣”。

从这些论述中可见,古人已认识到用“药”,即用淀粉、糖类、矿物质与有机氮化合物组成的人工培养料来栽培灵芝,甚至考虑到在“冬至日”低温季节施“药”,以避免杂菌污染。

可见,我国古代学者根据实践经验,对灵芝的生物学特性、生长条件、人工栽种方法均做了初步的、较为科学的论述,其中许多内容已为现代真菌学研究所证实,这些均指出,我国古代学者对灵芝的发展与研究作出了贡献。

利用人工接种,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使灵芝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条件的栽培技术,就是近30余年才发展起来的。

从60年代以来主要有:(1)室内人工瓶栽技术:此法在70年代初期推广到全国各地,至今仍在应用;(2)室内人工袋栽技术:利用耐高温、高压且无毒的塑料袋的栽培方法,始于70年代末,至今仍在应用;(3)室外露地栽培技术:灵芝菌丝体在室内发育到生理成熟阶段,再移至室外露地半人工条件下,促其子实体进行繁殖生长,这种技术包括有瓶栽、袋栽及断木栽培。

此法生产的灵芝子实体质量好,形状好,但因需在室外露地栽培,在城市无法推广;(4)温室人工栽培技术:90年代中期由大棚种植技术发展而来,依靠温室设备控制灵芝的生长条件,实现灵芝周年化生产,就是目前国内灵芝种植方法的主力。

自60年代我国室内灵芝栽培以来,灵芝的人工栽培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传统的灵芝栽培产量低,需要进一步开发原料资源,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三、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灵芝灵芝就是由菌丝体与子实体两大部分构成。

菌丝无色透明、有分隔、分支,白色或褐色,直径1~3微米。

菌丝体呈白色绒毛状。

子实体由菌盖、菌柄与子实层组成。

菌盖半圆形或肾形,4~12厘米×3~20厘米,厚0.5~2厘米,木栓质,黄色,渐变为红褐色,皮壳有光泽,有环状棱纹与辐射状皱纹。

菌柄侧生,罕偏生,深红棕色或紫褐色。

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菌管长达0.2~1厘米,近白色,后变浅褐色。

管口初期白色,后期呈褐色。

孢子红褐色,卵形,一端平截,外孢壁光滑,内孢壁粗糙,中央含1个大油滴。

(二)灵芝生活史灵芝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为:担孢子> 适宜条件 > 单核菌丝锁状联合双核菌丝、特化、聚集、密结、子实体、成熟与弹射担孢子。

1、孢子粉灵芝就是菌类,不就是植物,其传宗接代的胞器叫做孢子(类似植物的种子),孢子粉非常细微,呈椭圆形,长度约9~15μ,高度约5~7μ,一克的孢子粉总数超过一亿粒。

用显微镜放大来瞧灵芝孢子,它外有两层坚硬的外壳(甲壳素),不易破壁、不易萌发,这也就是灵芝之所以稀少的原因,也正因为这两层硬壳的存在,如果不以高科技将之破壁,人体无法吸收。

孢子粉内含多糖、多肽、三萜以及许许多多神秘因子,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仍无法详细解读它。

例如:三萜(灵芝酸),每年都有新的三萜被科学家提取出来,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有超过112种的灵芝酸了,瞧来还在增加。

也可以说,孢子粉神奇功效尚未被完全解读出来,也就就是说孢子粉有强力的抑制肿瘤及保肝护肝作用,但真正的作用机理并不完全清楚。

2、菌丝体菌丝体就是可以说就是灵芝的嫩芽,它也就是非常细微的,要用显微镜才可以分辨清楚。

大量的灵芝菌丝体聚集在一起,其外型就像把一块传统豆腐压碎了的模样,呈黄白色。

目前制药工程上多以发酵的方式在7~10天内让菌丝以无性繁殖的方式大量生产,再经滤过及浓缩提取而得菌丝体提取物(精粉)。

灵芝菌丝体富含大量的灵芝多糖与多肽,但三萜及少,也正用其所含大量的灵芝多糖与多肽,可调节人体免疫,因此目前以广为先进国家所采用。

菌丝体的发酵统常只需7~10天,超过这个时间菌丝的颜色开始变深,味道变苦,这就就是灵芝慢慢减少,部份多糖、多肽或其它成份开始转化成三萜之故。

3、子实体从菌丝体到长出伞状子实体到子实体成熟中间约需3~5个月,以灵芝成长图中大家可瞧到,未成熟的子实体其伞状部份的边缘皆呈灰白色或白色,这表示该子实体尚未成熟,虽然此时也含有多糖、多肽、三萜等成份,但较无生理活性,少供人用。

一直到边缘的白色消失,马上出现“喷孢”现象,数天后喷完孢子,该子实体的重量大减,继而死亡。

因此我们说灵芝就是一年生的,而喷完孢子后的子实体只就是灵芝的“尸体”,其有效成份大多蕴含在孢子粉中,这些子实体不能说没有药效,但必须说药效已经大大减少了。

(三)灵芝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1、营养灵芝就是以死亡倒木为生的木腐性真菌,对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复杂的有机物质具有较强的分解与吸收能力,主要依靠灵芝本身含有许多酶类,如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糖酶,氧化酶等,能把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自身可以吸收利用的简单营养物质,如木屑与一些农作物秸杆,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等都可以栽培灵芝。

2、温度灵芝属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范围15--35度,适宜25-30度,菌丝体能忍受0度以下的低温与38度的高温,子实体原基形成与生长发育的温度就是10-32度,最适宜温度就是25-28度,实验证明,在这个温度条件下子实体发育正常,长出的灵芝质地紧密,皮壳层良好,色泽光亮,高于30度中培养的子实体生长较快,个体发育周期短,质地较松,皮壳及色泽较差,低于25度时子实体生长缓慢,皮壳及色泽也差,低于20度时,在培养基表面,菌丝易出现黄色,子实体生长也会受到仰制,高于38度时,菌丝即将死亡。

3、水分它就是灵芝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之一,在子实体生长时,需要较高的水分,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中的含水量为65%,空气相对湿度在65%--70%,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若底于60%,2--3天刚刚生长的幼嫩子实体就会有白色变为灰色而死亡。

4、空气灵芝属好气性真菌,空气中CO2含量对它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如果通气不良CO2积累过多,影响子实体的正常发育,当空气中CO2含量增至0,1%时,有促进菌柄生长与仰制菌伞生长,当CO2含量达到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