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
济源高级中学孔刚刚
有不少家长曾跟我说:我的孩子初中化学成绩还不错,怎么一到高中就不行了,经常考试不及格,这是为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个调查,你认为初中化学成绩优秀、高中却大幅退步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不少学生认为是“老师讲的内容有很多在初中时根本没学过”、“高中学的内容比初中难太多”、“老师讲课方法跟初中不一样”等原因造成的。
由此可见,初高中学生在知识系统、学习心态、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学生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初高中教学衔接面临的一些问题
1.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与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处理不尽合理。
初中化学教育是启蒙化学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提出的5个学习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
它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
而高中必修化学,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提出的6个学习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突出了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多数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以化学学科体系为线索,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起点高、内容多,再加上学习课时紧,学习容量相对较大,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接受的难度加大。
2.教师思想认识的问题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教什么,中考不考的内容,不教或少教。
不少初中老师认为,初中的主要任务是,瞄准中考,研究中考,把更多的学生送上高中,至于学生上了高中后能否适应高中学习,如何做好初高中的衔接,那是高中学校的事。
而大部份高中老师并没有教过初中,不了解初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知道学生学了什么和没学什么,由此导致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脱节。
事实上无论初中还是高中,许多老师都缺乏初高中衔接意识,不够重视初高中衔接工作。
3.学生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
由于初中化学内容少,知识简单、易懂,教材对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低,学生只要把课本的知识记下来,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学生习惯了学什么、怎么学都由初中老师一手包办的模式。
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总喜欢把初中那一套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照搬到高中,但由于高中的知识点有内容多、题目难、梯度大等特点。
知识内容上"量"的剧增,使得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知识信息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而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却在相应地减少,因此高中化学比初中更强调学生的自觉、主动性学习。
如果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只靠死记硬背,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
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就会认为高中化学太难,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也是高一学生学不好化学的因素之一。
4.初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多以实践或实物直观教学为主,教师例证多、点拨多、演练多,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多,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少,学生以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为主。
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化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
高中的教学过程具有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的特点,再加上又有很多教师刚从高三回到高一,他们往往不自觉地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
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异,使高一新生普遍感到不适应。
二、高中教师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
1、搞好入学教育
搞好入学教育是搞好衔接的首要工作。
一要给学生讲清楚高一知识在整个高中教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要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教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要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
通过这些,让学生树立一定能把化学学好的信心。
2. 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
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在初中已基本解决,哪些知识在初中出现而实际上并未完全解决或被忽略了,哪些知识点与高中化学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或应在高中阶段拓宽和加深的等等,应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对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
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档案。
3.抓住重点问题,指导学生有步骤地复习初中的旧知识
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学生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而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
例如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应用、物质的溶解性规律、化学用语的规范性等这些重点问题,对以后的高中教学影响很大,一定要彻底解决。
在保证质量、扎实有效复习几个课时的基础上,还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意识, 在新课教学中,灵活运用初中的旧知识,引起新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区别,既复习巩固了初中知识,又为高中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
4.加强学法指导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用。
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已经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
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是决定学生能否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课题。
刚开始教师可以先对学习的几大环节对学生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注重“听”;购阅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加强学习方法交流,以求共同提高;还有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练习,订正错题等等,然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改进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老旧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越来越不负责任,学习不是主动要求、为自己的兴趣而学,而是等老师给任务、下命令,老师要求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一旦作业完成就再也没有学习负担了。
学生从课堂到课外都缺乏学
习的自主性,这是现在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此,高中教师更应该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适当减少师生间的纵向交流,增强学生间的横向交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彼此沟通,使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
教师要全身心地使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这也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能否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的关键。
总而言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的衔接,应该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这种衔接也不应仅仅是高一教师该作的事,而应该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
作为高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其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