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分论点拟写的五种方法(一)类——是什么(内涵阐释法)。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1、以“勇敢”为话题写三个分论点:(1)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2)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3)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的分论点: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3、以“阅读是一种孤独”为中心论点:(1)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
(2)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
(3)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4、以“要善于班门弄斧”为中心论点:(1)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2)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3)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总结:此类形式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适合阐释类的议论文、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
基本模式:一般以“话题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话题”的形式来写分论点。
可以使用的句式:1、话题(或话题中的关键词语)是…… 2、话题是……,只有……才……5、示例:使用“良知是……,只有坚守良知,才能……(意义作用好处效果)”的句式写三个分论点。
(1)良知是法律的底线,只有坚守良知,才能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
(2)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标准,只有坚守良知,才能经得起良心的拷问。
(3)良知是行为与理智的捍卫者,只有坚守良知,才能成就人生的高尚。
(1)坚守良知,就是坚守自己的一份理想。
(陈晓蓝冒着生命危险揭露医药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方向。
)(2)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心中的正义,不向恶势力低头。
(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团长尾山宏)(3)坚守良知,就是敢于承担过错,减轻良心上的重负。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蓝特在波蓝首都华沙,于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下跪,全世界为之大哗。
)(二)谁——对象(角色分解法)。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好比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角色分解(范围、职业、性别、地域)。
1、为“人需要慎其独”拟分论点:(1)君子若慎其独,则显其德也。
(2)商人若慎其独,则益于民也。
(3)黎民若慎其独,则享太平也。
2、以“放飞心灵”为题,拟分论点:(1)李白放飞心灵,在青崖间且歌且行。
(2)陶渊明放飞心灵,在南山下悠然自得。
(3)莱特兄弟放飞心灵,载着梦想翱翔于蓝空。
3、以“关注你身边的人”为话题,拟分论点:(1)学会关注生活中平凡的人,看他们淡泊宁静的处世态度,让他陶冶我们年轻的心。
(2)学会关注生活中贫穷的人,看他们为维护尊严而坚挺的傲骨,我们会变得更坚强。
(3)学会关注生活中成功的人,看他们为理想而拼搏洒下的汗水,会让我们更有斗志。
4、为“关爱”拟分论点:(1)贫贱之人的关爱难能可贵。
(2)患难之交的关爱更见真情。
(3)陌生之人的关爱彰显伟大。
总结:将不同人物(生熟、敌友、文武、仕隐、贫富、穷达、贵贱、智愚、成败、好坏、失意得意、悲观乐观)引入思考范围,讨论其与中心论点的关5、以“赏识”为话题,用角色分解法写分论点:(1)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2)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3)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
(三)因——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
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1、为“微笑是最美的符号”拟分论点:(1)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2)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
(3)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昭示人们拥抱明天的太阳,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
2、为话题“英雄”拟分论点:(1)因为英雄,泛黄的史册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2)因为英雄,危亡的民族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3)因为英雄,式微的道义迎来了新生的黎明.(1)因为英雄,照亮了一个时代。
(2)因为英雄,振奋了一个民族。
(3)因为英雄,造福了整个人类。
(四)果——会怎样(揭示结果法)。
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从“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1、为“为人当勤劳”拟分论点:(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
(创财)(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
(健体)(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身)2、为“谈意气”拟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2)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到。
3、为“珍惜拥有”拟分论点:(1)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2)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3)珍惜拥有,人生才能多姿多彩。
4、为“把微笑作为名片”拟分论点:(1)把微笑作为名片,你的心情会格外舒畅。
(2)把微笑作为名片,别人的心情会充满阳光。
(3)把微笑作为每个人的名片,世界也会因之和谐。
总结:从“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可运用:……,才能……会使……能够……,可以……等等表示能带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
(五)法——怎么做(探寻方法)。
1、为“爱,用心来传递”拟分论点:(1)请露出笑容,把心澄静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
(2)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
(3)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
2、为“谈意气”拟分论点:(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3、以“别让生命等待”为话题,从探寻方法的角度写三个分论点:(1)分秒必争,珍惜时间,别让生命等待;(2)走出迷途,突破困境,别让生命等待;(3)积极上进,努力进取,别让生命等待。
分解中心论点时应注意:1、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
2、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在内容上,不互相交叉重叠(青年、男人、女人),没有包容关系(蔬菜、白菜、水果)。
3、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一般到特殊,总到分,重到轻,主到次,大到小,因到果,也可以倒过来),合乎情理。
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
不可随意放置。
4、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
5、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6、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以“良心”为材料的作文的写法一、审题指导(一)材料含有哪些主要内容,即“良心”!我们议论的话题或立论的范围必须围绕“良心”二字,在准确把握论题“良心”的内涵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我们的主张。
“良心”是什么?它包含哪些主要内容?从字面意义理解,“良”者,“善”也;“良心”即“善心”。
(二)材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个材料指出良心是天生的!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
第二个材料指出良心是评价人的准则!从词典语义理解,后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良心”就是“道德”,有良心就是讲道德,没良心就是没道德。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我们平常总是说“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凭良心”、“摸着良心说话”、“天理良心”,还有“你这样说(做)真是没良心啊”、“某某人没有良心”、“某某人丧尽天良”、“良心叫狗吃了”……从这些日常生活的话语,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断出“良心”的涵义所在:“良心”就是讲真话,要懂得感恩、知恩图报,要有仁义之心、怜悯之心,要同情弱者,要对得起他人(社会、国家),要做到“食人之禄,忠人之事”。
第三个材料指出良心的社会作用,它可以清洁不好的社现象,如腐败、暴力、冷漠等等,可以使人性变的更加善良,更加充实,使社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三)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三个材料可以写个人天生善良,后天使它变了,也可以写社会的评价标准,也可以谈作用。
我认为重点谈第三个材料!二、审题提示围绕“良心”的含义准确立论。
根据对“良心”含义的准确把握,确立诸如“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凭良心”、“良心,我们的立身之本”之类的观点并不太难;关键是论述过程中举证与分析,如何选择恰当的例证,如何结合“良心”二字来分析材料。
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良心”即“善心”,指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
这一概念的含义必须牢牢把握,不能把“良心”的范围无限扩大化。
例如“奉献”、“职守”、“廉洁”、“公正”、“出污泥而不染”、“咬定青山不放松”等,就有些过了。
2、在论述“良心”的一个侧面或某一表现时,务必要紧扣“良心”二字,不能顾首不顾尾、只顾前半句、忘记后半句。
3、在举证分析过程中,先要结合“良心”的内涵甄别例证是否与“良心”相关,然后紧扣材料能体现“良心”的那些侧面或细节来分析,不能囫囵吞枣、眉毛胡子不分,更不能生拉硬扯、死搬硬套。
任何类型的议论文写作在审题立意过程中都不可忽略下面三个要素: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只是在具体的作文中以上三个要素各有侧重,但不可缺漏。
本道题目的立意适合从“是什么”和“怎么办”两个角度结合来突破,即良心是什么,我们该怎样。
也可从“为什么”的角度突破。
即我们为什么要有良心,“良心”在我们为人、处世、立业中有什么作用。
三、审题示例第一组立意:(“是什么”的拟法)1、良心,是“真”的流露(说真话);2、良心,是“善”的化身(做善事);3、良心,是“美”的使者(心灵美);4、良心,是“爱”的纯真(给予爱)。
第二组立意:(“其他+是什么”的拟法)1、修身养性时,“良心”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美德;2、齐家教子时,“良心”就是劝人行善、知恩图报;3、治国佐君时,“良心”就是竭忠尽智、泽被百姓;4、平天下时,“良心”就是捐躯社稷、报效国家。
第三组立意:(“是什么”+“对象”的拟法)1、良心是“孝”,对尊长的孝道;良心是“义”,对朋友的义气;良心是“仁”,对他人的仁厚;4、良心是“信”,对社会的诚信;5、良心是“忠”,对国家的忠贞;第四组立意:(“是什么”的拟法)1、良心是孝敬父母的天性;2、良心是知恩图报的回音;3、良心是审判心魔的法官;4、良心是忏悔罪孽的灯塔。
第五组立意:(“怎么样”+“对象”的拟法)1、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孝顺父母;2、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感恩师长;3、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尊重自然;4、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回馈社会;5、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