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感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激情状态下的“意识狭隘”现象:
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 我控制能力减弱,行为失去控制。 例,跳后人看到的… 讨论:“激情时完全失去理智,自己无法控制。”
控制激情的办法: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3、应激
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如:中突遇火灾、地震、飞行员在执行任务中突遇恶劣 天气、旅途中突遇歹徒 适应性是人对自己的保护性措施。 讨论:《大话西游》唐僧为何可笑? 产生: • •
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道德两难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二、理智感 • 在人的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 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 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
外 部
表
现 : 表 情
下次学习内容
四.情绪与情感的特征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六.情绪、情感的品质与培养
四、情绪与情感的特征
(一)肯定—否定
需要是否获得满足
• 同一种现象可能以其不同方面与人的需要处于不同 关系中。例,过年;女儿出嫁;考试
• 互为排斥的情绪,有时会在短时间内急剧转化。例, 乐极生悲;喜极而泣;哭笑不得;百感交集;悲欣 交集
• 此外,我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经历着这 样一些程度较轻的情绪反应:
享受友谊的快乐…… 欣赏电影的愉悦…… 因弄坏借来的东西而尴尬……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 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哀乐 等情绪、情感的起伏变化,人的一切活动 无不打上情绪的印迹。 • 古往今来,人们为此感叹,亦为此迷惑, 不断提到一个古老又常新的问题:情绪、 情感究竟是什么?
情感与高级心理过程联系
3 表现特点
4 强度
情绪表现不稳定、带有 情境性,容易改变 情感比较本质,是稳定、 深刻的态度,不易改变
情绪有冲动性,非理性化, 有外部表现
情感受理性调节,比较内隐, 不轻易流露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二)联系
稳定的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通过情绪来表达
情绪
情感
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光用刺激解释情绪的发生是不够的
面对同一件事情
高兴
郁闷
抓狂
无动于衷
愤怒
绝望
崩溃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评价系统
需要 愿望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 当客观事物满足个体需要,就会产生肯定 的态度,进而产生积极的体验:爱、满意、 愉快
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满意) 生活中遇到知己。(欣慰) 看到助人为乐的行为。(敬慕) 找到志同道合的情侣。(幸福)
四、情绪与情感的特征
(二)积极增力—消极减力
从情感对行为的动力作用看
• 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人在行动中的活力。
肯定的情绪 积极增力
否定的情绪
消极减力
• 但不绝对 • 例:盲目乐观---不良后果;忧伤愤怒---激发内在 动力。
四、情绪与情感的特征
(三)紧张—轻松
• 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景的紧迫性、个 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 • 在对人具有决定意义的活动,易表现出这个特征。
三、四种基本的原始情绪
(一)快乐
• 快乐是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 时的情绪体验。 • 快乐有强度的差异 从愉快—兴奋—狂喜。 差异是和所追求的目的对自身的意义以及实现 的难易程度有关。
外 部
表
现 : 表 情
三、四种基本的原始情绪
(二)悲哀
• 心爱的事物失去后,理想、愿望破灭时产 生的情绪体验。 外 • 其程度取决于失去的事物对自己的重要性、 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价值。并不总是消极的,有时能够转化为 表 前进的动力。 现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状态的分类 现代社会对情绪的划分 • 基本情绪(4种)
人与动物共有,不学而能。 • 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 • 内部体验适应功能。 • 外部表现
蒙娜丽莎的微笑 带有83%的快乐 9%的厌恶
• 复合情绪
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而来。
6%的害怕 2%的气愤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应激的生理反应大致相同,外部表现有很大差异。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积极的应激和消极的应激:
积极的应激—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动员全身的力 量,集中智慧,作出决定。 消极的应激—惊慌失措、一筹莫展。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二)情感的分类
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们体现着人所特有 的社会性,也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状况,并对人的社会行 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感: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 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由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 需要而产生的。 理智感: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识活 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 美感:人们根据对美的需要,对自然、社会生活和它们在艺术上的 反映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体验。
• 如:消防队员去奋力灭火;医疗人员去救死扶伤; 演员上台表演;运动员参加大赛。 • 张弛有度。
四、情绪与情感的特征
(四)激动—平静
• 激动的情绪:强烈、短暂、爆发式的体验。违反意 志、超出意志控制。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 • 由重要的事件引起,如地震带来的恐慌
• 平静的情绪: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 • 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时的基本情绪状态,基本工 作条件。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积极的激情和消极的激情:
积极的激情是与理智和坚强的意志相联系,它能激励人们排
除艰险,攻克难关,成为正确行动的巨大动力。 如:战士战场冲锋陷阵;画家创作尽情挥洒,浑然忘我。
消极的激情使人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能控制自己,
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不能评价自己的行为,有时造成难以 想象的危害。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 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个体需要,就会产生 否定的态度,进而产生消极的体验:痛苦、 忧愁、憎恨、恐惧
失去亲人(悲痛) 无端遭到攻击(愤怒) 工作失误(内疚、苦恼)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一)区别
1 引发原因 2 存在特点
情绪与生理需要联系
情绪与低级心理过程联系
情感与社会需要联系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 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包括: 自豪感、尊严感、仇恨感、荣誉感、友谊感 道德感的三种表现形式:
– 直觉的情感体验 – 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 – 意识到道德理论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海因茨偷药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 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 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要价极高,每 剂要价 2000 美元。为了买到这剂药,海因茨变卖家产, 并且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美元。海因茨恳求药剂 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 允许他赊帐。药剂师拒绝了他,并且还说:“我研制的这 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在一个 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结果被警察发现,抓 进警察局。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产生原因: (不一定都是被意识到的)
1.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顺境、逆境、学习工作失败、人 际关系紧张、情感障碍。 2.个人健康程度、睡眠。 3.自然界的事物。 4.记忆中的事物的回忆。 5.无意间浮现的联想。 不能脱离主观状态而存在起作用。 (例,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也不同。)
与人所面临的危险情境有关 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生理性反应: 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 动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 能的完整性。 刺激—大脑—下丘兴奋—肾上腺髓质释放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大大增加通向体内某些 器官和肌肉处的血流量—提高机体能力。 [加]塞里将这种变化称为-- “适应性综合 症”,包括:动员、阻抗、衰竭 例,司机高血压的患病机率高。
(一)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
种情绪。 其中典型的情绪状态有: 心境: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1、心境
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 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特点: – 具有弥散性 处于某一心境时,用同一情绪状态看一切事物。 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秋风秋雨愁煞人; 对花落泪、对月伤情;黛玉葬花; 心境使人看待世界具有主观色彩。 – 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 几小时、几天、几周、几月或更长。 依赖于: • 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 • 人格特征。
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
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思考
情绪产生的 两个必要条件
由
引发
由
决定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由刺激引发
外部刺激
自然情境 社会情境
内部刺激
生理性刺激 心理性刺激
不同的情感
是否可能 你看过夕阳吗?
同样的刺激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同样是面对夕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感伤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悲凉 •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 豪迈
影响:
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人的世界观、理想、信念决定着心境的基本倾向。
五、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2、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