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课件:情绪和情感

精品课件:情绪和情感


恰当宣泄
倾诉
写信 日记 日志 交流
哭泣
找回哭泣本能(Just do it! )
1.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鲁思在《第二生》中的方法: A.寻找一个隐秘的空间,舒服地坐下,将手放在胸前 锁骨的上方。 B.呼吸只到手放的地方。 C.急促地出声吸吐气,发出像婴儿的哭泣声,仔细倾 听其哀伤。 D.回想伤心往事,允许自己流露软弱。 E.持续地练习,如太阳穴隐隐作痛,就是压力过多, 需哭泣。 2.林紫心理咨询中心王怀齐老师提倡: 抛弃“哭泣是软弱的”陈腐观念
悲哀
失去心爱的对象或追求的愿望破灭时产生 的。
恐惧

恐惧:企图摆Leabharlann 危险情景产生的。情绪状态
心境: 人的一切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较为微弱 持久的情绪。 人逢喜事精神爽; 触景生情;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激情
迅猛爆发的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社会情感
(1)道德感: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者别人的时 候产生的。如爱国心,同情心和社会责任心等。


情商量表解析
81~100:EQ水平较高,情绪稳定,乐观自信,客观冷静,人 际交往、处理问题及社会适应能力较强,是一种积极健 康的心理状态.
41~80:EQ水平居中,尚需保持和发扬优势面,克服不足, 不断提高.
40以下:EQ水平偏低,情绪常波动起伏,人际交往、处 理问题及社会适应能力欠缺.但也毋需恐惧,应当找出薄 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修养和锻炼,以不断提高自 己的情商水平与综合素质.
第五章
情绪和情感
一 朵 因 抑 郁 而 凋 谢 的 花
启示:学会快乐,做情绪的主人
本章的教学目标
掌握 1.情绪、情感的概念 2.情绪、情感的关系 3.情绪的分类 4.情绪的作用与调节 熟悉 1.情绪表达 2.合理情绪疗法 了解 1.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2.情绪的生理指标 3.情绪理论
小诗
你问我为何悲伤
1.区别: (1)感知、记忆和思维是反映事物的属性及其 关系; 情绪不是反应活动,是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 的态度。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伴 随着生理反应。 (2)感知等认知活动是对事物的逼真反映,而 情绪是一种体验,不同的人同一种感受也可能 不同。
与认知的关系
2.联系 (1)认知对情绪产生起决定性的作用 (2)情绪两极性对认知的影响 “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3)情绪总是伴随着认知过程产生
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以内心的主观想象并自信这种想象 必能引起相应的生理、心理变化进行自我刺激 的心理治疗方法。 实质在于:自觉的诱发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 即利用心理状态的可变性、主动地使疾病产生 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转变成可增强抗病能力 的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利用心理状态的稳 定使其保持下来,以促进病体康复。
(2)理智感:认知活动中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时产生的。解决问题时的怀疑、自信、惊讶及解决后 的喜悦等。
(3)美感:对客观现实或者艺术鉴赏和评价时产生。评 价自然界、社会及文艺作品时产生的。

你是怎样感知他人 情绪的?
一、外部表现:表情
1.面部表情:口 眼 面 戏剧当中的“生旦净末丑”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含情脉脉,暗送秋波; 眉目传情; 抿嘴;撅嘴;面红耳赤; 怒发冲冠 咬牙切齿
踢猫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老板骂 了员工小王;小王很生气,回家跟妻子吵了一 架;妻子觉得窝火,正好儿子回家 晚了, “啪”给了儿子一耳光;儿子捂着脸,看见自 家的猫就给它狠狠一脚;那猫冲到外面街上, 正遇上街上的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猫,却把 旁边的一个小孩给压 死了。可见,坏情绪是 可以传染的,情绪影响个体的行为。
比较两个人的差异
A认为-->触霉头-->结果:名落孙山 B认为-->有“官”又有“财”-->结果: 一举高中
认知调节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人 的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再通过认 知和行为的方法、技术,来改变患者的 不良认知,进而矫正适应不良的行为的 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主要指的改变不合理的认知的态度和看法。
姿态表情
姿态表情可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
欢乐——手舞足蹈
悔恨——捶胸顿足 惧怕——手足无措 中的人影 羞怯——扭扭捏捏 哑剧和舞蹈以及黑暗
语调表情
除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以外,语音、语调
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
你干嘛 歌唱家、演说家和诗朗诵
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坎农-巴德学说 情绪的认知理论
认知情绪
(1)伴随着感觉过程同时产生的情绪称 为感觉的情绪色调或情调 触景生情——感觉中的情绪 (2)回忆往事时,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 而悔恨。——记忆中的情绪 (3)发现问题时的惊讶、想象未来的时 候心花怒放
情绪、情感和感情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基础不同 (2)主体不同 (3)是否情境性,深刻、稳定和持久 (4)强度不同 2.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感情是两者的笼统称谓。
自我暗示法对付考试焦虑:
1.自信暗示法:把自己想像成胜利者,对成功进行反复训练,信心 将倍增,情绪将受到鼓舞。
2.态度放松的暗示法:过多地担心结果如何反而会妨碍自己实力 的发挥。你不妨对自己说:“没什么了不起,大不了……”“天无 绝人之路,水到渠成,船到桥头自然直。”等等的。 3.克服逃避的心理暗示法:只有行动才能战胜焦虑。要敢于面对 现实,敢于尝试冒险。考前你应学会放松身体,参加体育劳动, 体力劳动,让自己吃好、睡好。
三个层次分析
1.客观事物 周围的人和事物以及主体的生理状态 2.需要是中介 (正性和负性) (1)与需要相联系的客观事物 (2)百感交集,啼笑皆非 (3)主导作用的需要 (4)需要认知评估的作用 “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 主观体验 月有阴晴圆缺
与认知的关系

某人喜欢新鲜空气的程度,无人能及。一年冬 天,他到一家高级旅馆住宿。那年冬天奇冷, 因而窗子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以防寒流袭击。 尽管房间里舒服无比,但他一想到新鲜的空气 一丝都透不进来时,他非常苦恼,辗转难眠。 到了最后,他实在无法忍受,便捡起一只皮鞋 朝一块玻璃样的东西砸去,听到了玻璃碎裂的 声音后,他才安然进入梦乡。
情绪的三要素


主观体验--个人内心的感受 生理唤醒--内部的生理反应过程 外部表现--外部反应,情绪表达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基本情绪:喜怒哀乐 2.情绪状态:心境、应激和激情 3.情感分类: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基本情绪
1.快乐: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的目的。
愤怒
妨碍目的达到产生的情绪 不满-揾怒-怒-愤怒-暴怒
4.利用动作自我暗示法:怯场时你可玩自己熟悉的小东西,如钥 匙圈、文具等等,手指的活动,有助于缓和紧张情绪。
建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周期”,这时就应该先做些简 单的工作,不要给自己增添过重的负担。我们可以在 自己情绪高涨的时候处理那些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 因为好心情能激发饱满的工作热情。 别给自己贴上失败的“商标”。不要总是对自己说 “我的能力实在不行”、“我缺乏变通的技巧”、 “大家都不喜欢我”等等。要知道,真正能够击倒你 的人有时恰恰正是你自己。因此,不要总是给自己贴 上“这不行、那不行”的失败“商标”,应该多给自 己一些激励与信心,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做得差,成 功一定会属于自信的人!
情绪 面部表情模式 兴奋 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愉快 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 惊奇 眉眼朝上、眨眼 痛苦 哭、眼眉拱起、嘴朝下、有眼泪 有韵律的啜泣 恐惧 眼发愣、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 毛发竖立 羞愧-羞辱 眼朝下、头低垂 轻蔑-厌恶 冷笑、嘴唇朝上 愤怒 皱眉、眼睛变狭窄、要紧牙关、面 部发红
剧烈运动
当你盛怒时,可以干些体力活,也可以 到操场上跑几圈,把因盛怒发出的能量 释放出来。当你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 吁时,你会感到筋疲力尽。这时你的不 愉快心情会基于平静,郁积的怒气也会 消失一大半。




焦虑对应运动:慢跑、瑜伽、游泳。焦虑会伴有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比如心慌、出汗、心跳加速等。 在这种状态下最好做一些能让身心舒缓,帮助安静的 运动项目。 愤怒对应运动:器械运动、登山、快速跑、网球、羽 毛球。做一些消耗性的体育运动,负性的能量宣泄掉 了 紧张对应运动:足球、篮球、排球。足球、篮球、排 球场上形势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 才能取得优势。经常在这些激烈场合中接受考验,遇 事就不会过于紧张,从而给工作和学习带来好处。 抑郁对应运动:快速跑、网球、羽毛球。当有持续性 的抑郁心情时,最好选择简单、易于操作且有一定强 度的运动,这有利于帮助转移注意力,走出抑郁的困 扰。
第二天醒来,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完好如初的窗 子和墙上破碎的镜框。
有一个人到医院就诊,诉说身体如何难受, 百药失效。医生检查发现此人患的是 “疑病症”,是心病。后来医生对他说: 你患的是一种综合征。正巧,目前刚试 验成功一种特种药,专治你这种病症, 注射一支,保证三天康复。打针三天后, 求治者果然病愈出院了。其实,所谓 “特效药”不过是极普通的葡萄糖,真 正治好病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情绪的作用
影响工作效率(正性和负性)
影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情感) 影响身心健康
怒“气”
曾有个简单的实验,研究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美国生理学家艾尔玛· 辛吉斯将一支支玻璃管插 在摄氏零度、冰与水混合的容器里,以收集人 们不同情绪时呼出来的“气水”。结果发现, 心平气和时呼出来的气,凝成的水清澈透明、 无色、无杂质。如果生气,则会出现一种紫色 的沉淀物。研究者将这“生气水”注射到小白 鼠身上,几分钟后,小白鼠竟然死了。

那是因为你的倒影 迟迟不肯投降我的心湖上 我也不喜欢忧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