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二)
<0°
下颌过大/上颌过小
前牙反合的矫治原则(掌握)
前牙反合的矫治原则
▪ 乳牙期
(1)恢复下颌正常咬合关系 (2)解除反合,协调颌骨发育
▪ 下前牙连冠式斜面导板:乳牙期
前牙反合的矫治原则
▪ 替牙期
(1)解除前牙反合以利于颌骨的 生长
(2)不要急于拔牙
上颌合垫舌簧矫治器:乳牙期、替牙期
“2X4”固定矫治器
牙型分类 骨型分类 机制分类
前牙反合的分类
▪ 安氏III类、毛氏II1 ▪ 安氏I类、毛氏II3 ▪ 安氏II类
前牙反合的分类
▪ 按骨骼型分类
(1)I类骨骼型: ANB角≥ 00
(2)III类骨骼型: ANB角< 00
前牙反合的分类
按致病机制分类 ▪ 牙源性(牙性) ▪ 功能性(肌能性) ▪ 骨骼性(骨性)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
病例,9岁,要求矫治兜齿(地包天)
矫治前
矫治中
矫治前
矫治中
矫 治 前 矫 治 中
矫治前
矫治中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矫 治 前 矫 治 后
矫治前
矫治后
头帽颏兜:乳牙期、替牙期
FRIII型 功能矫治器
前牙反合的矫治原则
恒牙早期 掩饰已存在的骨骼畸形
固定矫治器:拔牙治疗
畸-正颌手术
开合的矫治方法(了解)
牙源性开合
一般较轻 没有骨骼畸形 治疗效果良好
开合的治疗方法(了解) 后牙合垫
轻,中度骨源性开合
S 治疗难度较大 S 根据骨骼畸形的程度进行
设计
减数四个7,多曲方丝弓技术
减数下6,微种植体支抗压低后牙
重度骨源性开合
S 垂直向骨骼畸形严重 S 伴有严重的前后向骨骼畸
牙源性开合
牙性开合的特征
上下前牙唇向倾斜大 上下切牙角较小 开合程度较轻 无明显骨骼畸形
开合的临床分型
骨源性开合
骨性开合的特征
下颌平面角过大 下前面高过大 上前面高不足 下颌升支短小
开合的矫治原则(掌握)
去除病因 减小下颌后旋和后牙高度 增加前牙高度 骨骼畸形严重的开合,正
形 S 有明显的牙齿代偿
正颌手术
病例:女性,40岁,要求改善咬合
矫治设计
减数四个第一双尖牙 固定矫治技术
治疗中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小结(掌握)
开合
开合的定义? 开合的分度? 开合的病因?
谢谢!
开合分度(掌握)
开合分度
I度 <3mm
开合分度
II度 3mm~5mm
开合分度
III度 >5mm
开合的发生机制
垂直向异常 ▪ 前部高度不足 ▪ 后部高度过度 ▪ 二者并存
开合的病因(掌握)
开合的病因
局部因素
口腔不良习惯 阻生智齿
开合的病因
全身因素
遗传因素 全身疾病
佝偻病 良性下颌髁突肥大症
局部因素
口腔不良习惯
▪ 吐舌习惯
局
▪ 吮指习惯
部
小
▪ 咬唇习惯
开
合
▪ 咬物习惯
局部因素
智齿阻生
全身因素
遗传因素 ▪ 有争议 ▪ 生长型异常 ▪ 上颌骨向前上旋转 ▪ 下颌骨向后下旋转
全身因素
佝偻病
全身因素 骨质疏松 肌肉作用
下颌升支短 下颌角大 下颌角前切迹深 下颌向后下旋转
开合
开合的临床分型
第十章 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二)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贾绮林
前牙反合 前牙开合
前牙反合
前牙反合
▪ 临床常见的错合畸形
前牙反合的定义(掌握)
个别前牙反合
多数前牙反合
磨牙关系(复习)
近中(安氏III类)
中性(安氏I类)
远中(安氏II类)
前牙反合的临床表现(了解)
牙合关系
前牙反合的临床表现
▪ 多基因遗传 ▪ 家族史可作为参考,但不是决定因素
先天性因素(congenital factors)
▪ 先天性唇腭裂 ▪ 其它
后天因素(acquired factors)
口腔不良习惯
伸舌
乳牙、替牙期局部障碍
上颌乳切牙滞留
呼吸道疾病
腺样体肥大
全身性疾病
肢端肥大
前牙反合的分类 (掌握)
▪ 颌骨异常
前牙反合的临床表现
▪ 面部软组织 ▪ 口颌系统功)
▪ 遗传因素(genetic factors) ▪ 先天性因素(congenital factors) ▪ 后天因素(acquired factors)
遗传因素(genetic factors)
成人期
严重骨骼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小结(掌握)
前牙反合
定义? 分类? 矫治原则?
第十章 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二)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贾绮林
前牙开合
前牙开合(Open bite)定义(掌握)
上下牙弓在正中合 位,上下前牙在垂直向 无覆合关系
开合(Open bite)
牙源性
功能性
骨骼性 (替牙期)
ANB -6°
骨骼性(成年)
鉴别诊断
年龄及生长发育 乳牙早失或滞留 家族史 磨牙关系 下颌后退 上/下前牙位置 反OB/OJ ANB
颌骨长度
非骨性
较小 有 无 中性或偏近中 能 舌倾或直立/唇倾 深/小 ≥0° 正常
骨性
随生长加重 无 有 近中或完全近中 不能 唇倾/舌倾或直立 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