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塞尔协议Ⅲ在中国的落地与实施

巴塞尔协议Ⅲ在中国的落地与实施


国的银行从定性、专家经验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推动转 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模式,同时相应带动从信贷流程、 业务制度到具体运行模式的巨大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 中,预留一定的磨合时间,以及数据积
累和系统完善时间是有必要的。从具体的实施角度看, 巴塞尔Ⅱ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的监管理念是所谓“激励相 容”,也就是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推行要求更高的风险管 理模型来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与此
总资本趋同的现状,灵活运用金融创新工具,补充非核 心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将是应对资本监管新要求的重要 手段。此外,外源融资的资本补充机制可以短期内缓解 资本金的压力,但长期必须通过内部积累
建立新的资本补充机制,增强盈利能力,并加强风险管 理和成本管理。急于用过高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来控制 银行的风险,可能造成银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长期规 划的实施,以改变资本结构、转变盈利模
和巴塞尔Ⅲ同时实施的背景下,只有做实巴塞尔Ⅱ并逐 步达到巴塞尔Ⅲ的要求才是较为现实的可行之举。中国 银行业目前的监管准则框架基本立足于巴塞尔Ⅰ,资本 的定义介于巴塞尔Ⅱ和巴塞尔Ⅰ之间,风
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方法也仍旧主要采用的是巴塞尔Ⅰ下 的简单标准法。如果试图实现巴塞尔Ⅰ到巴塞尔Ⅲ的一 步到位,对中国银行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事实上, 从巴塞尔Ⅰ到巴塞尔Ⅲ的适用范围主要
式,将不利于银行建立长期有效的内源性资本补充机制。 更大的可能是倒逼银行一致选择资本市场,最终将成本 转嫁给投资者和消费者。最后,将风险管理的意识渗透 到银行经营活动中,防止出现“两张皮
”现象,不断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实施巴塞尔Ⅱ, 尤其是其中的内部评级法,会从风险治理、政策流程、 计量模型、数据IT等不同层次和维度,改变中国银行业现 行的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可将中
力,使银行能够更好地抵挡经济金融风险的压力。主要 内容包括对原有资本监管要求的完善和流动性标准的建 立。在整个金融体系(宏观审慎)层面,力求减少具有潜在 系统性风险的银行对整个金融业的影
响,以对全球长期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起到支持作用。 自2011年4月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 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的44号文以来,中国银行业正式 拉开了三版巴塞尔协议同时实施
同时监管部门通过机制设计促使其实现资本节约,巴塞 尔Ⅱ和巴塞尔Ⅲ的同步实施可能会显著冲淡这一效应, 降低银行推行的内在动力。责任编辑:wq
玻璃钢格栅
ty9815Biblioteka tvv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塞尔Ⅰ和2004年推出的巴塞尔Ⅱ一度被国际银行监管者 作为监管实践的重要标杆,然而其缺点也在次贷危机中 暴露无遗。巴塞尔委员会针对这些不足和质疑提出了一 系列的修订方案,并将其作为巴塞尔
资本协议Ⅲ(下称“巴塞尔Ⅲ”)正式推出。巴塞尔Ⅲ旨在 从银行个体和金融系统两方面加强全球金融风险监管。 在单个银行实体(微观审慎)层面,意图提高银行及其他金 融机构在市场波动时期的恢复能
的大幕。随后陆续颁布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征 求意见稿)》、《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分别针对新监管标准的实
施细则给出了详细的诠释。虽然作为G20的一分子,实施 巴塞尔协议在大方向上势在必行,然而实施标准的设定 和过渡期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中国银行业的实际盈利状 况和国际竞争力。首先,在巴塞尔Ⅱ
都是针对国际活跃银行,如果说巴塞尔Ⅱ在巴塞尔Ⅰ的 基础上实现了风险度量的精细化,巴塞尔Ⅲ实则是次贷 危机的产物,是针对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的西方金融体 系中风险较大的金融过度创新所进行的改
革。因此,如何将国际活跃银行的监管准则运用到中国 所有的商业银行之中,需要更多考虑具体的实施环境。 考虑到巴塞尔Ⅱ的基本框架在整个巴塞尔资本监管体系 中承前启后的地位,近期以做实巴塞尔Ⅱ
法不严格等问题,新的资本定义不仅会使商业银行面临 的实际资本充足要求更高,还使得补充资本时可选资本 减少,短期内在资本监管下的银行不得不将资本补充的 压力推向资本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
提高银监会和证监会协调监管的要求;同时供给增多将 使股票价格下降。而债务资本工具标准的提高也会加大 外源融资渠道资本补充的成本。针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 新工具较少,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
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而金融危 机的爆发不仅是金融体系内部矛盾、金融与经济体系矛 盾的一种爆发,更是对当时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出的质 疑,从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引发的这场次贷
危机同样也是如此。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针 对危机中爆发的问题展开了大刀阔斧的变革,其中以巴 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其倡导的巴塞尔资本系列协议的 改进最为受到关注。1988年推出的巴
为切入点,依托于已经实施巴塞尔Ⅱ的银行逐步开始实 施巴塞尔Ⅲ会使得整个推进方案更为稳妥,也避免了中 国银行业同时推进巴塞尔Ⅱ和巴塞尔Ⅲ可能导致的冲突。 其次,如何运用创新资本工具,做到核
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总资本有所区分可以成为商业 银行应对资本大幅提升的主要手段。在巴塞尔Ⅲ资本的 重新定义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存在扣减项目不全、部 分债务资本工具不合格、股权投资处理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