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master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培养方案
master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培养方案
考试方式:笔试加阅读报告
内容提要:
板块构造理论——已有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弹性力学及其对地学问题的应用
固体中的应力应变 岩石圈的弹性和弯曲 热传导理论及其对地学问题的应用 热传递方程的求解 海洋岩石圈的冷却和演化 地幔对流和温度结构 流体力学及其对地学问题的应用 流体力学基础 地学中的若干个典型流体力学问题 地幔热对流 地球介质的流变性质 地球介质的断裂问题---断层 孔隙流体与多相流体
SE Geophysics
2
S
Zhou Shiyong (Asso Prof)
SE Geophysics
2
S
Lei Jun (Asso Prof)
SE Geophysics
2
A
Chen Feng (Senior Eng)
SE Geophysics
2
A
Chen Xiaofei (Prof)
SE Geophysics
Speciality Suitable for SE Geophysics
SE Geophysics
3
01210630 Geophysical Invers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N
4
01210640 Earth Rheology
C
5
01210650 Applied Geophysics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01210610 理论地震学 01210620 地球动力学 01210630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及其应用 01210640 地球介质力学及流变学 01210650 现代应用地球物理学 01210660 震源理论基础 01210670 有限元方法及程序设计 01210680 高等岩石力学 01210690 高等地震波理论 01210700 地震资料分析 01210710 地震工程 01210720 地球物理专门实验 01210730 地球物理学进展 01210740 地球物理学前沿讨论 01210751 现代地球物理学专题 01210752 现代地球物理学专题
胡天跃*
王彦宾
6 海洋地球物理学
以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为资料,研究占地球表 面 2/3 的海洋地壳的形成和海洋岩石圈的演化、俯冲带和大 陈永顺* 宁杰远 陆边缘内部的构造、物质特性以及相应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二、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地球物理专业知识,受到独立进行科研及专 门技术工作的训练,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及有关观测仪器,能独立地进行科 研工作,能承担有关专业的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报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编号:01210630
开课学期:2 周学时/总学时:3/51
学分:3
课程名称:地球物理反演理论及其应用
英文名称:Geophysical Invers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计算机练习
考试方式:平时作业(40%), 期末开卷(60%)
Speciality(二级学科): Solid Earth Geophysics
The Type of Courses*
Credit
Semester**
Teacher and his/her Title
N
3
A
Chen Xiaofei (Prof)
N
3
S
Chen Yongshun (Prof),Ning Jieyuan (Asso Prof)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类型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学分 3 3 3 2 3 3 3 3 3 2 2 2 2 2 1 1
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职称)
1
陈晓非(教授)
2
陈永顺(教授)、宁杰远(副教授)
2
王彦宾(副教授)
1
赵永红(教授)
蔡永恩* 周仕勇
雷军
5 勘探地球物理学
勘探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理论和 技术的创新,为资源勘探、开发及工程建设服务。主要研究内 容包括:复杂地球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理论与检测;勘探地球物 理中的正、反演问题;地震勘探与综合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的联 合反演等。勘探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体现了地球物理学、应用 数学、计算数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与地球科学的渗透和 交叉。
学习年限:
2~3 年
应修学分:
(1)必修课 政治理论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 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 学分)、第一外国语(不少于 4 学分)、专业基础课 9 学分(地球物理反演 理论及其应用,3 学分;理论地震学,3 学分;地球动力学,3 学分)。 (2)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2 学分。 (3)补修课
*.N-- necessary; C—choosen.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编号:01210620 课程名称:地球动力学 英文名称:Geodynamics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开课学期: 2
周学时/总学时: 3/51 学分:3 教师:陈永顺、宁杰远
2
A
Chen Xiaofei (Prof)
SE Geophysics
1
A
Cai Yongen (Prof) , Huang Qinghua (Asso Prof)
SE Geophysics
1
S
Cai Yongen (Prof) , Huang Qinghua (Asso Prof)
SE Geophysics
2
板块构造与地球动 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和全球地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
力学
现代技术所提供的观测资料研究和探讨发生在地球表面及其
陈永顺* 蔡永恩* 赵永红* 王世民
内部的各种地学现象的动力学过程和成因。主要研究方向包
括: 全球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动力学;地幔、地核动力学;
地震动力过程和地球应力场;地球介质的力学性质。
内容提要:
地球物理学利用在地表观测到的各种数据来推测描述地球内部物理状态的各种参数。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研究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中反演问题共同的数学物理性质和解估计的构 成和评价方法。
本课程学习离散地球模型和连续地球模型条件下,地球物理线性反演的理论基础和方 法, 介绍基于概率的反演理论与方法和非线性地球物理反演, 并了解反演在解决地球物理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重点是离散地球模型的广义线性反演,包括:基于最小二乘、模型最 小长度、阻尼最小二乘准则的解估计方法和解评价方法;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广义逆的解估 计方法和解评价方法;大型稀疏矩阵的迭代算法;病态线性方程组的正规化解法,并掌握 相关计算机程序及其使用方法。系统、透彻理解连续地球模型的 Backus-Gilbert 线性反 演中解的估计与解的评价理论。
3
A
Hu Tianyue (Prof)
SE Geophysics
3
S
Chen Yuntai (Prof)
SE Geophysics
3
S
Cai Yongen (Prof)
SE Geophonghong (Prof)
SE Geophysics
3
S
Chen Xiaofei (Prof)
3 地球内部物理学
以实验室资料和地球物理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正演和 反演的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的物理状态、物质组成、物质结 构、物质性质,以及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各种动力学过程的运 赵永红* 动规律和运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岩石圈的结构、物 黄清华 性及动力学;地幔的结构、物性及动力学;俯冲带的结构、 物性及动力学;核幔边界的三维结构及动力学。
北京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地球物理学
专业名称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专业代码 070801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3 年 10 月 16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1 地震学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地震波理论是地震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以数学、物理学 和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激发 与传播理论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地震图;横向非均 匀地球介质中的震波理论;各向异性地球介质中的地震波理 论,地球自由振荡及面波理论。
Programme of Master Student Courses
Discipline(一级学科): Geophysics
N0. Serial No.
The Title of Courses
1
01210610 Theoretical Seismology
2
01210620 Geodynamics
教材: Scales, J.A., M.L. Smith and S. Treitel, Introductory Geophysical Inverse Theory, Samizdat Press, 2001.
宁杰远
4 工程地震学
工程地震学是用地震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工程结构 对地震的反应及其抗震设计。它可以用于大型水利工程、核电 站、高层建筑等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以及地下 洞室、隧道、人工及天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在场地地震烈度 确定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包 括:近场地震动理论;工程地震学中的数值方法;工程结构的地 震响应和地震安全性分析;边坡地震的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