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文本分析语文园地七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呈现了两组词语,与日常清洁卫生活动有关:一组表示清洁工具,一组表示清洁活动。

引导学生在词语语境中认识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将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识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猜“摸、读、揭”3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字典验证,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声旁相同,读音相近,采用先猜字音后查字典验证的方法识字;二是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写话”选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写写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书写提示”旨在通过书写“劝、堆、转、特”4个字,让学生了解某些字做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形态以及笔顺都可能发生变化。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二十四节气歌》,要求学生熟读背诵。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月亮姑娘做衣裳》,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教学目标1.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认识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

2.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运用查字典的方法验证。

3.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4.练习写话,注意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5.观察偏旁发生的变化,进行描红、临写,提高书写能力。

6.学习《二十四节气歌》,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累背诵,丰富积淀。

7.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积累词句。

2.按要求练习写话。

3.学习《二十四节气歌》,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课时安排3课时1.通过词串识字,认识两组与清洁活动有关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

2.猜一猜加点词语的读音和意思,再运用查字典的方法验证。

3.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1.正确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猜测生字读音。

3.正确朗读句子,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一、识字加油站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在进行大扫除时需要做哪些事?可能用到哪些工具?(2)学生自由交流后,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词语及对应图片)自主识字。

扫s ào 帚zhǒu 抹mā布 拖tuō把 水桶 簸bò 箕jī 扫地 擦玻bō 璃lí 倒垃lā 圾jī摆桌椅(1)借助拼音,自主认读词语,把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之间合作读,读对了夸一夸,不会读的帮一帮。

3.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学生领读、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自主识字的情况。

(2)(课件出示多音字“扫”)提示学生注意“扫”表示动作时读“s ǎo ”,表示工具时读“s ào ”。

如:在“扫地、打扫、扫视、扫除”等词语中读“s ǎo ”,在“扫把、扫帚”中读“s ào ”。

(3)(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

(4)(课件出示“扫帚、簸箕、玻璃”的读音)提示学生“扫帚、簸箕、玻璃”中,“帚、箕、璃”读轻声。

(5)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4.识记字形。

(1)联系生活识记。

①引导学生观察两组词语的特点。

A.指名读第一组词语,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一组词语表示清洁工具。

)B.齐读第二组,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组表示清洁活动,每个词语的第一个字均表示动作。

)②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扫帚”“抹布”等工具的用途。

如,用扫帚扫地,用抹布擦桌子、擦玻璃,用拖把拖地,用水桶提水,用簸箕装垃圾等。

(2)按偏旁归类识字。

①(课件出示“拖把、垃圾、簸箕、玻璃、桌椅”5个词语)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以上词语中,每个词语的两个字均偏旁相同,形旁表意。

②(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教师重点讲解。

【簸箕】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也有用铁皮、塑料制成的。

“簸、箕”两个字都是均含竹字头。

【玻璃】在中国古代,玻璃和珍珠、玉石一样是很珍贵的东西。

“玻、璃”两个字都是王字旁,也称斜玉旁。

【垃圾】一些脏土、废弃的杂物等。

因此“垃、圾”两个字都是提土旁。

③让学生说一说“水桶”的“桶”为什么是“木”字旁。

5.运用词语:出示大扫除场景图,运用今天学到的词语说几句话。

6.拓展延伸。

(1)说说你还见过哪些清洁工具,做过哪些清洁活动。

(2)学生自由交流。

(例如:用吸尘器吸尘、用洗衣机洗衣服、用消毒柜给碗筷消毒、用黑板擦擦黑板等。

)二、字词句运用1.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1)(课件出示第一句)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①读句子,猜一猜加点字“摸”的读音和意思。

②和同学交流猜字、识字方法。

A.这个字和之前学过的哪些字很像?(寞、漠、模。

)B.猜读音。

(mò?mó?mō?)③再读句子,猜一猜意思。

引导学生说说猜读方法:“扌”表示与手有关,“莫”提示字音;“摸”应该是用手接触物体的意思。

小结:借助熟悉的字换偏旁猜“摸”的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即借助熟字猜字音与字义。

(2)(课件出示第二句)他挑了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①引导学生从例句中的“书”字思考,猜我们日常学习的“读书”“早读”活动中“读”的读音。

②引导学生观察“读”字的偏旁,猜“读”与语言、说话有关,表示依照书本文字念。

③小结“读”的猜读方法:在语境中猜字音与字义。

(3)(课件出示第三句)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

①学生借助熟字“喝、渴”,尝试利用语境猜字,发现无规律可循。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猜“揭”:“揭”与手的动作有关,表示要把米缸的盖子打开,那就是“jiē”开盖子,读音为“jiē”。

③教师小结“揭”的猜读方法:联系生活经验猜出字义,再猜测字音。

(4)用部首查字法验证字音、字义。

①教师从熟字、语境、生活经验中小结猜字方法。

②分小组查字典验证,现依照验证的字音、字义,读通句子。

(5)巩固拓展:(课件出示句子,同桌合作猜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字典验证。

)◇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啦。

◇土地渐渐滋.润起来。

2.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课件出示3个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把句子读通顺。

◇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2)指名读句子,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再读句子,引导找出“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像扇子似的”“像战士一样”等词句。

(3)想一想:这3个比喻句各把什么比作什么?(第一句把大枫树比作一把绿色太阳伞,第二句把大耳朵比作扇子,第三句把小柏树比作战士。

)(4)认识比喻句。

①(课件出示本体、喻体)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1:引导学生发现大枫树和绿色太阳伞在形状、颜色等方面相似,把大枫树比作绿色的太阳伞是恰当的,“好像”一词把两个事物相似处进行了连接。

预设2:引导发现大象的大耳朵和扇子在形状方面相似,所以把大象的大耳朵比作扇子。

“像”把它们之间的相似处进行了连接。

预设3:引导发现笔直的绿油油的小柏树和战士在站姿等方面相似,用“像……一样”将他们之间的相似处进行了连接。

②教师小结:三个句子的共同点,即把一个事物比作另外一个事物,并且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的地方,用“像”“好像”等比喻词进行连接。

(5)认识比喻词。

(课件出示3个句子)找出三句话的关键词,发现关键词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连接作比较,这些关键词是“好像”“像……似的”“像……一样”,这样的词叫比喻词。

(6)拓展巩固。

①在学过的课文中找找比喻句。

②把找出来的句子读一读,引导学生找出并注意句子中的比喻词,思考比喻词前后的两个物体之间是否有相似处,把什么比作什么。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7)仿说:选用“好像”“像……似的”“像……一样”中的一个词语说比喻句。

生:高高的柿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红通通的柿子,好像一盏盏小灯笼,十分好看。

三、书写提示1.(课件出示“劝、堆、转、特”4个汉字)指名读、齐读、接力读,再指名用汉字口头组词。

2.说说这些字的偏旁是什么,再在书上圈出这些字的偏旁。

3.(课件出示偏旁与对应的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偏旁及汉字书写变化。

4.教师示范书写“劝、堆、转、特”。

(1)提示写字姿势。

(2)强调书写偏旁时笔画大小、形态或笔顺的变化。

①书写“劝”时,“又”变成偏旁,捺变成长点。

②书写“堆”时,“土”变成偏旁,末横变成提。

③书写“转”时注意左窄右宽,“车”作偏旁时,笔顺变为:横、撇折、竖、提。

④书写“特”时注意偏旁要窄,“牛”作偏旁时,笔顺变为:撇、横、竖、提。

5.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注意偏旁的写法及书写姿势,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如“又、土”;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会发生变化,如“车、牛”。

我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细心观察,正确书写。

6.拓展巩固。

(1)在学过的生字中找出含有又字旁、提土旁、车字旁、牛字旁的字。

(2)(课件出示“邓、戏、地、城、轻、较、物”7个汉字)观察汉字结构、比例等,发现笔画大小、形态或笔顺的变化。

(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四、课堂总结,复习巩固1.教师总结本课时所学知识。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不仅能在生活中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还能说比喻句,写好汉字偏旁的笔画大小、笔顺和形态。

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猜字方法,认识更多的生字,掌握生字的书写规律,规范地书写汉字。

在平时的学习、阅读中注意积累比喻句,这样,在平时的说话、写话中,我们就可以灵活地运用比喻句啦。

2.师生用多种方式巩固本课所学字词句。

练习写话,能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一、引出话题,了解要求1.(课件出示各种小动物图片,如小猫、小狗、小兔、小乌龟、金鱼等)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引导交流: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想养什么?为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从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说理由,如眼睛、耳朵、毛色,喝水、睡觉等。

2.了解写话要求。

(1)出示题目要求,指名读一读。

(2)明确题目提出了哪些要求。

(想养什么小动物、养这个小动物理由)二、按照句式,说说理由1.你想养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按下面的句式试着说一说。

◇我想养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养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