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思想品德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近三年来保山市中考思想品德材料分析题高频率考点
1、依法治国
2、可持续发展战略
3、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4、消费者权益及维权途径
二、数量:2个小题(22分)
三、题型:
第31题往往是涉及法律知识,多数是以“案例式”出现。
第32题一般都是考查有关“国情”这一部分的内容。
四、分析说明题特点
分析说明题是考试中能力要求最高,最能体现开放性、综合性的题型。
它既能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又能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探究能力。
这类试题的基本特点是:材料多样、设问灵活,在云南中考题中占的比例较大。
五、解题方法
第一步:认真审题。
这是成功解题的基础。
它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
首先要读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表、漫画等。
通过读材料,明确材料所反映的重要观点。
其次要审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回答什么。
第二步:联系教材。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根据材料所反映的观点及问题要求,联系教材知识,找出解答试题的“知识点”。
但要注意,应从不同角度联系教材知识才能使问题回答得更完整。
第三步:组织答案。
在找到知识点,确定答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
这既包括答题的一般要求:如书写整洁、语言流畅、要点清晰、合乎逻辑,正确运用思想品德术语等,还包括如何使答案更全面,更深刻。
1、案例型
[例题] 忏悔过去渴望新生
亲爱的同学们:多么羡慕你们现在的生活!我也曾经是家中的好孩子,学校
的好学生。
然而,父母离异后对我不闻不问,从此,我无心学习,并迷恋上网络游戏;为满足需要,强行向低年级同学索要钱物;经常出入营业性歌舞厅;对老师和同学的教育和帮助,我置若罔闻。
在“朋友”诱导下,我开始吃“摇头丸”,最后为了筹集毒资而持刀抢劫,为此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此时我非常后悔,铁窗生活将是我一生的耻辱,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我充满迷茫、困惑……曾经的同学小刚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刚行为演变的原因?(4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刚此时是什么心理?假如你是小刚的同学,你将怎样帮助他?
[解题方法]
第一步,先判断(观点对、错或不全面)
第二步,写出相应的依据(可以是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
第三步,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
解答好案例分析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选择恰当的法律依据。
第二、进行公正评析。
第三、指出当事人行为的后果、意义或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四、指明正确的做法。
[参考答案 ] (1)小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因为:①父母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②网吧、歌舞厅的经营者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规定的“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
③小刚自己经不住不良诱惑,沾染上不良习气;④不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
良行为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2)小刚此时的心理是自卑、缺乏自信心等。
如果小刚是我的同学,我会①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分析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真正原因。
②帮助他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鼓励他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用坚强的意志勇于面对挫折。
④在生活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面对新的人生。
(本题具有开放性,只要围绕帮助小刚摆脱困惑,言之有理即可。
)
2、评析式
它主要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的人物或现象进行评论,重在考查考生的评判能力。
评析类试题主要包括如下情形:
第一,对正确言论、行为和正面事例的评析;
第二,对错误言论、行为和反面事例的评析;
第三,对正误言论、行为的评析。
[例题] 遵守法规、践行道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是社会对公民的要求。
初三学生杜晖,骑车上学从不闯红灯;课间看到高年级同学王浩打伤低年级小同学,他及时向老师报告并将受伤的小同学送到医院治疗;周末,他经常与同学一起到敬老院义务打扫卫生。
阅读上述材料,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对杜晖和王浩的行为加以评析。
[解题方法]
第一步:审读材料,对这件事或行为作出对与错或好与坏的总体评价(即是什么);
第二步:给出判断的理由依据,即为什么(要用书本知识点作答)。
第三步:最后总结,要写出正确的态度观念和正确的行为做法(怎么办)。
[参考答案 ] (1)法律、道德是人们应该遵守的的社会规则,遵守法规(或规则)、践行道德.就是维护正义;正义要求尊重人的基本权利,伤害他人身体是不正义的行为;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杜晖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遵守法律、维护正义的要求;看到高年级同学王浩打伤低年级小同学,向老师报告并将受伤同学送到医院治疗,是关爱他人生命健康、具有正义感的表现;经常到敬老院义务打扫卫生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3)高年级同学王浩打伤低年级小同学的行为是一种彼侵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非正义行为;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4)青少年要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正义救助弱者,做一个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公民。
3、文字式分析说明题
[例题]材料一:201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郑哲敏和王小谟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每年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3)作为中学生,学校开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月活动,请你提出一项活动建议。
[解题方法] 第一、认真审题。
第二、要围绕一个中心组织答案,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答非所问。
第三、要紧扣材料,不能抛开材料自行其是也不能把材料中的内容简单地移植到答案中。
第四、要体现教材的相关观点。
第五、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
答:(1)我国每年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对科技工作者的敬重,对科学发展的期望,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因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强大动力。
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③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围绕科技这一主题,提出活动建议均可。
如:开展科技小发明比赛,参观科技馆,科技黑板报评比,爱科学演讲比赛等。
4、材料图表混合式
[例题]材料一我国部分资源消耗和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表
材料二: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答题技巧]
首先,要注意看图表的标题。
其次,要做到“三比”:(1)横向比。
(2)纵向比。
(3)综合比。
再次,要注意材料与图表之间的内在关系;
最后,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重视环境保护。
(2)生态文明建设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5、时事分析说明题
这一类题多以人们较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命题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情境,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和时政热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重组、运用和综合的能力。
现实重大问题、社会热点、焦点与知识点相结合称之为结合点。
在做此类题时找准结合点,才会牵一发动全
身,进而达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总之,解答分析说明题就要做到:审材料、审设问、找联系、科学作答;注意三看:看材料答题、看分答题、看题答题。
六、如何书写答案
(1)分条书写(某些特别简单或难以分点的答案例外)
(2)分条书写时,一定要把最能反映问题的答案写在最前面,把可有可无的答案写在最后;
(3)答案的书写,要工整,不要写连笔字,尽量避免出现涂改现象;
(4)答案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书写答案前,要想好试卷空白地方的大小,根据自己组织的答案的多少,确定字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