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点精编1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一、什么是社会工作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
二、角度不同,对社会工作有不同的理解1.社会工作也常称为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服务。
指一种非营利性、利他性的和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
nder:一种以科学的知识和技术来协助个人达到社会与个人的自主的专业服务过程。
3.Fink:一种艺术和科学,通过助人服务来增强个人或团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功能。
4.社会工作是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以便更好地相互适应(联合国,1960)。
2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一、我国的三种不同理解。
1.普通社会工作:业务的、公益性的活动,相对于本职工作而言。
2.行政性社会工作:政府部门或群众团体,专门从事的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
是国家正式人员承担的,但是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
3.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人士承担的助人活动,有专业理念为指导,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针对困难人群开展服务。
二、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问题的决定》。
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
结合国外经验,有以下全面理解: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三、社会工作的特点:(一)职业性助人活动任务艰巨,国家与社会要求较高,务必职业化。
(二)注重专业价值:社会工作的灵魂。
平等之爱。
助人为快乐,助人为职责。
(三)强调专业方法助人不易。
要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有专业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四)注重实践本质上是实践的,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但需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双方合作:“助人自助”宗旨的要求。
助人者和受助者互动过程,需要共同面对困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多方协同或支援。
3社会工作的目标(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危难即遭遇生存威胁状态,难以自主。
如大灾,极度贫困,精神危机,自杀倾向,吸毒成瘾等。
能提供的帮助:物质支持,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心理支持,送温暖;促进社会支持网络的发展。
2、缓解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但当事人应付能力有限,社会支持不足,需要外界专业帮助。
如网瘾、家庭问题、单亲家庭、就业困难。
3、促进发展人是有潜能的,社会工作要发现、强化这些能力,帮助其通过发展走出困境。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4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功能的含义与类型1什么是功能?它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牧歌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它部分所发挥的影响。
2功能的基本类型正功能和负功能。
福利国家的”福利病“:养懒汉,不生育。
(二)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改良主义本质。
2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
5社会工作的对象及其要素一、社会工作的对象(一)基本对象最值得帮助的人:社会福利服务对象如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以及陷入危难中人(贫困者,弱势群体)。
(二)扩展对象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所有遇到困难而难以自行解决的人。
社会公众。
社区。
各类组织。
二、社会工作的要素(一)服务对象(二)社会工作者助人行动的主体,设计并引导助人行动的进行。
往往指一个团体或机构。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利他主义乐观主义(四)专业助人方法科学的助人方法是现代社会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微观工作领域尤其重要。
(五)助人活动将以上要素结合起来,是社会工作最为核心的部分。
围绕困难和问题的持续互动。
6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一)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二)老年人社会服务(三)妇女社会服务(四)(残障人士)康复服务物理治疗和精神康复两部分。
有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和职业康复等几种方式。
(五)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福利)制度最初级、最基本的部分。
(六)就业(促进)服务就业辅导、就业培训、职业设计等容。
7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一)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的角色1、服务提供者平等的,而非怜悯和慈善。
复合的、持续的服务。
2、支持者鼓励者、支持者。
增权,激发潜能。
3、倡导者以合适方式倡导合理行为,而非强求。
(二)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的角色1、管理者社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科学管理。
控制、设计、协调、安排。
2、资源争取者3、政策影响人4、研究者8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一)理论方面的知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
(二)政策方面的知识社会政策、公共政策。
(三)技术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调查研究技术、现代信息技术。
(四)文化知识服务对象多样化,问题多样化,为“同情地理解”所需要。
9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一)技术能力(二)文化能力如少数民族的沟通协调边缘化群体的亚文化。
(三)心理素质沉稳、冷静,良好的判断力和快速的反映能力,乐观,有同情心又不感情用事,耐压力。
(四)持续学习能力服务对象和问题复杂而有变化。
经验积累之外,还要不断学习,自我超越。
10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基础是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用社会服务手段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恢复和改善人们的社会功能)。
2.人道主义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和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含义(☆非大纲容)价值观是一种哲学信念。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一种专业群体的价值观,而不是个人的价值观,需要训练和学习。
主要含义: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11工作价值观的作用(一)理论作用1、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2、是确定社会工作使命或目标的根据。
不相信就不会认真去做,就做不好。
3、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容。
成否形成稳定的、化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是衡量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成败的关键标准之一;与专业价值观冲突时候,必须调整个人价值观。
(二)实践作用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
2、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3、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
4、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社会工作者必须在服务过程中展示专业价值信念,才能获得公众的信赖和支持。
对于一个新专业的发展,尤其重要。
12工作价值观的容(一)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1.个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
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
3.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4.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
5.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充分地实现,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尽到其社会责任。
6.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
(二)比斯台克的社会工作价值观1.人的潜能2.人的责任3.人的权利4.人的基本需要5.社会功能6.社会的责任7.社会的权利8.个人对社会的责任9.人的自我抉择权利(三)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1、服务。
2、社会公正。
3、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人类关系的重要性。
5、诚信。
6、能力。
13工作的专业伦理一、伦理的含义:伦理是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所有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原则,它包括个人的自我行为控制和调节以及对他人的行为期望标准。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容主要容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和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等。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
3、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的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要求等。
4、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
此外,还有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
员的伦理责任等14层面的基本原则1、接纳。
服务于所有群体,宽容、尊重所有服务对象,不因特殊因素歧视、排斥或拒绝服务。
类似于医生。
2、尊重。
不仅是符合文化习俗的称谓,而且是一种减少社会不尊重待遇的实践过程。
3、个别化。
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
个案方法最重视这一原则。
4、自决权和知情同意。
社会工作者有义务提供必要信息,服务对象一般有权自我选择,在利益攸关的事情中发挥主动作用。
服务对象无能力时,需要依法由他人代行决定。
5、。
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信息时候,需向机构或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必要性和有关保护措施。
紧急情况,事后应该提供证据。
6、不批判。
保持中立,倾听,可分享感受、提供建议,但不强求于人。
15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结合传统文化、主流价值和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在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设中应该注重:(一)强调社会和谐。
相对于重视个人价值和尊严的西方传统。
(二)保持家庭的和谐和稳定:主流观念。
(三)注重服务的“人情味”。
(四)重视道德建设。
(五)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16社会工作者伦理标准的制定原则1、现实原则与发展原则相承职业化初期,有大量的基础问题,应从实际出发,不易面面俱到,要留有发展空间。
2、文化原则和政治原则互补3、本土原则和国际原则并重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原则伦理难题1、问题2、情理法关系问题3、价值中立或介入的问题4、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5、自决原则与知情同意17社会工作专业守则一、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的含义它是社会工作者在栓也服务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一套规则,它是有关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一些规定。
二、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由社会工作界(专业团体)制定的,具有以下特点:1、权威性2、规性3、目的性4、相对稳定性社会工作守则的作用1、保障按照专业要求开展工作;2、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3、有利于维护社会工作的社会形象;4、有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
工作守则的容一、工作专业守则的容1、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2、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3、公平服务大众。
4、重视同事的工作;5、共同执行守则;6、公私分明。
7、信守机构政策;8、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9、促进专业发展;10、约束不当行为;11、增进公众福利。
12、维护社会正义。
二、工作专业守则的分类1.对服务对象的态度与行为2.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3.处理与机构之间的关系4.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责任5.对公众的责任19人类需要需要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行为驱动力的源泉,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人的行为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