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处理方法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处理方法:(一)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即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则应按新《企业会计制度》第138条及《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会计处理程序如下: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应调增利润(上年少计收益、多计费用)时记贷方、应调减利润(上年少计费用、多计收益)时记借方。
作所得税纳税调整。
补交所得税时,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冲减多交所得税时作相反的分录。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调整盈余公积计提数。
补提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记“盈余公积”账户;冲减多提盈余公积时作相反的分录。
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包括: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应当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报出日之后发生的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的年初数。
(二)非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按新《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
新《企业会计制度》第133条将非日后事项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两类。
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
”也就是说根据重要性原则将其视同日后事项处理,处理方法同日后事项。
非重大会计差错“应当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
”会计处理程序如下: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调整方法同日后事项。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有关纳税调整并入当期期末所得税计算时一并进行;有关盈余公积的调整并入当期期末利润分配中进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会计实务中,一般只有在企业“自查”中发现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才按上述程序处理。
如果是在税务稽查或审计检查中发现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或许就不能按此程序处理了。
因为税务或审计人员为了防止税源流失、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通常会要求企业立即进行纳税调整,而非并入期末所得税计算中进行。
此时会计处理程序就应作相应调整: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
作所得税纳税调整。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调整盈余公积计提数。
对比可知,此时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日后事项基本相同,只是因其不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需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举例如下案例一:2001年5月,税务部门在对某工业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时发现,该企业2000年度多提固定资产折旧100万元,因此责令企业作纳税调整,补交所得税33万元该工业企业应根据纳税调整通知书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借:累计折旧100万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万元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万元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万元贷:银行存款33万元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万元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万元(100,33)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万元贷:盈余公积10万元(67×15,)案例二:2000年3月,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对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审计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上年度误将购入的一批已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办公设备300万元记入“管理费用”账户,于是在下达的审计意见书中要求企业进行账务调整。
该有限责任公司应根据意见书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300万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万元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万元贷:本年利润300万元案例三:2004年3月,某会计师事务所在对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发现该企业上年度未提坏账准备,金额50万元,于是要求企业作账务调整。
该有限责任公司应根据事务所要求作如下会计处理: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5万元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6.5(50*33%)贷:坏账准备 50万元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3.5万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5万元案例四:2003年3月,某会计师事务所对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由于企业在按《企业会计制度》核算利润与所得税会计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时的差异,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支出与按所得税规定作为费用的工资的标准不一致,造成有100万元工资支出不能作为费用抵扣,于是要求企业作财务调整。
该有限责任公司应根据事务所要求用债务法作如下会计处理: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万元(100*33%)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3万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万元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应注意在采用纳税影响法下,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会计处理方法,即应分清:时间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应通过“递延税款”科目,永久性差异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案例四就是永久性差异。
在财务处理方法不正确而又影响所得税的情况下应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同时调整应交所得税。
在财务处理方法不正确不影响所得税的情况下,应分清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两类,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非重大会计差错在本年利润中反映。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及相应所得税的核算对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是不同的。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应当调整本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或上年实际数;企业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应当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这样,如果出现会计政策的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就需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同时,“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也没有必要列入本年利润表,当然本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要作相应调整。
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还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科目。
而行业会计制度中,“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在损益表下是单列项目反映的,其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多计收益或少计费用而调整本年度损益的数额;贷方余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少计收益或多计费用而调整本年度损益的数额。
由于目前尚有大部分企业未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因此,有必要就未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和补计以前年度企业所得税的问题进行探讨。
企业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一般也涉及到应交企业所得税的调整。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一是以前年度损益是并入企业本年度损益一起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本年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还是将调整的以前年度损益并入所属的以前会计年度一起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以前年度税率计算调整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二是根据调整数额计算的企业所得税是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作为抵减项目反映,还是在“所得税”科目反映。
这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
依笔者意见,既然是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其相应的所得税也应按以前年度企业的盈亏状况和税率来计算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上年度享受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调整的损益仍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如果企业上年度亏损,调整的损益和上年的损益合并在一起后无应纳税所得额的,就不应计缴企业所得税,如果调整的损益和去年的损益合并后有应纳税所得额的,就应计算补缴企业所得税;如果企业上年度有盈利,调整的损益为借方余额,则应调减上年度企业所得税,反之,则应补缴企业所得税。
对偷逃企业所得税的行为,税务机关可处以罚款及补交税收滞纳金。
理由是:如果将调整的上年度损益并入本年度损益一起计算企业所得税,可能由于两个纳税年度税率的不同、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一样、本年度和上年度盈亏状况不一样等因素,导致企业按并入本年度和并入上年度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结果相差很大,不利于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企业应该将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并入所属年度损益一起计算调整企业所得税。
至于调整的应交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应在本年度“所得税”科目反映,原因在于: 所得税支出是一种费用支出,所得税不应该在利润总额之前扣除,利润总额应等于本年利润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之和。
利润总额扣除按本年利润计算的应交企业所得税和以前年度利润调整后补提的企业所得税,即为企业本年度净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近年我国对利润的核算主要有两大变化:(1)将老制度利润表中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去掉了。
如果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包括在利润表中,则本年的利润就由本年的经营成果和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得来,这不能正确评价本年度的经营成果,因此,在利润表中必须去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
但要注意,如果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仍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最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而不是转入“本年利润”。
(2)利润总额的计算结果越来越小了,谨慎原则的运用越来越多了。
比如,在债务重组中,将不必支付的负债由以前的转入“营业外收入”改为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借款费用处理中,资本化期间缩短了,资本化的金额减小了;资本化金额小了,则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就大了,利润总额就小了。
下面是三个励志小故事,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你可以哭泣,但不要忘了奔跑2012年,我背着大包小包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开启了北漂生涯。
彼时,天气阴沉,不知何时会掉下雨滴,就像我未知的前方一样,让人担忧。
去北京的决定是突然而果决的,我在宿舍纠结了一天,然后在太阳逃离窗口的时候打电话告诉父母,我要到首都闯一闯。
消息发出去之后,并没有预料之中的强烈反对,父亲只给我回了一个字:好。
就这样看似毫无忧虑的我,欣喜地踏上了北上的路。
有些事情只有真正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才会迎来恐惧。
当我踏上北上的列车时,才惊觉对于北京,除了天安门、央视大楼这些着名建筑,我知之甚少。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可于我而言,这句话并不适用,因为在坐上火车那一刻,我就开始对未来胆战心惊,毫无底气。
火车开动之后,我的心情变得更加复杂而紧张,甚至一度心生退意。
人类果然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式,看似无畏的勇气背后不知藏下了多少怯懦和犹豫。
旁座的姐姐见我一人,开始和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了天。
几分钟后,我们竟如同许久未见的好友一般,开始聊起了各自的生活。
我说出了自己的恐惧与未见,期冀从她那里得到些许安慰和鼓励。
出乎意料地,她并没有说一些心灵鸡汤般的哲理语句,反而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印象深刻,每次想起便会荷尔蒙再度升高的故事,一个她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