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时间:2015-12-10;修回时间:2016-02-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05、41001069)作者简介:孙铁山(1978—),男,内蒙古包头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E-mail:tieshansun@hot⁃ 。
中国三大城市群集聚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孙铁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北京100871)摘要:使用1995—2014年中国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数据,分析其经济集聚水平和空间结构特征演化,并探讨经济集聚及其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中集聚水平的变化趋势验证了威廉姆森的倒U 假说。
同时,三大城市群集聚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也显示,集聚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集聚程度之间同样存在倒U 关系,即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集聚水平提高,经济布局往往呈现出中心城市极化特征,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经济活动趋于分散化的同时,经济集聚的空间结构也会向更加趋于多中心结构的方向演化。
对经济集聚、空间结构演化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经济集聚的确推动了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对于京津冀和珠三角主要是围绕中心城市的经济极化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而对于长三角则主要是多中心集聚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经济空间集聚;集聚空间结构;地区经济增长;三大城市群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6)05-0063-08DOI :10.15957/ki.jjdl.2016.05.009Evolution of Agglomeration and Its Spatial Structure with Economic Growth inThree Major Metropolitan Regions of ChinaSUN Tie -shan(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nd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re threemost well-developed and competitive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China.The study on the long-term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of these three regions will help reveal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rend of large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China.This paper uses the prefecture level city data from 1995to 2014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nd its spatial structure in these three regions,and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agglomeration,changing spat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glomer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se three major metropolitan regions changed over time with economic growth,and the trends provide th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inverse U curve hypothesis of Williamson.Meanwhile,the evolvement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these three regions also indicate there exists an inversed U cur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ity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gglomeration levels,which means monocentricity will be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ing agglomer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metropolitan region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while with the incre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economic activities tend to be more dispersed as well as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tend to be more polycentric.The Granger causality test on economic agglomeration,its spat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shows that economic agglomeration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ree regions,however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the monocentric agglomeration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economic growth,whil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the polycentric agglomeration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economic growth.Key words:economic agglomeration;spatial structure;regional economic growth;three major metropolitan regions of China第36卷第5期经济地理Vol.36,No.52016年5月ECONOMIC GEOGRAPHY May ,2016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及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我国发育最成熟和最具竞争力的三大城市群,对其空间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长时间序列研究有助于揭示我国城市群的发育过程和发展规律,对于推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群是由多个核心城市及与其紧密联系的邻近城镇组成的高度一体化的城市区域,是最有效率和最具竞争力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1]。
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效率性来自集聚经济。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经济空间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已在区域经济研究中被广泛证实[2]。
但随着城市群不断发育,规模不断扩大,过度集聚会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交通拥堵等问题,使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效率降低。
在集聚经济和不经济共同作用下,城市群经济集聚的空间结构开始演化。
因此,在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空间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也表现出不同特征[3]。
以往区域经济研究往往关注经济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但却较少注意经济集聚过程中空间结构演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集聚的空间结构可以视为集聚经济空间分布的结构性(或中心性)特征,如经济活动地理集中所导致的经济中心和次中心的出现,及由此形成的单中心、强中心或多中心空间结构[4]。
1990年代以来,对北美大都市区的实证研究显示,都市区空间增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集聚空间结构的变化,通过改变单中心聚焦的中心—外围结构,逐步转向分散化集聚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有助于持续获取集聚经济效益并避免集聚不经济,从而支撑都市区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地区经济增长[5-6]。
因此,合理的空间结构将促进城市群经济增长和健康发展,而不合理的空间结构将可能导致区域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中心城市发展压力过大、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7]。
目前,对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发展的研究大多关注经济活动的集聚—扩散或核心城市的职能分工等[8-9],尚缺少对三大城市群经济集聚及其空间结构演化的长时间、系统性研究。
本研究使用1995—2014年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数据,测度城市群经济集聚水平与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并探讨经济集聚及其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本文的研究区域是中国三大城市群,即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城市区域和经济核心区。
其面积仅占全国的4%,但集中了全国18%的人口和35%的地区生产总值[10]。
长三角城市群所辖区域包括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扬州、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15个城市。
珠三角城市群所辖区域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肇庆9个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所辖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张家口、承德、石家庄10个城市。
1995—2012年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包括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人口数据为户籍人口数,在2000年以后与城市常住人口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为更准确反映各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情况,本研究利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人口数据进行修正。
2013—2014年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数据来自各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