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


住区体系( 住区体系(the galaxy of settlements) ) 在分散化过程中老城中心和新中心被 疏散到小的城市单元中, 疏散到小的城市单元中,每个城市单元具 有中低密度,有密度较高的中心核, 有中低密度,有密度较高的中心核,由交 通网络相互连接
线性城市(the linear city) 线性城市( city)
人 天 650000 /
人 天 870000 /
人 天 70000 / 970000 / 从其他地区 人 天
每天369 万人通勤,远至65公里 每天369万人通勤,远至65公里 369 万人通勤 65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巴黎地铁线路图
纽约地铁线路图
北京地铁线路图
伦敦: 伦敦:2003年2月,在中心区 平方公里范 年 月 在中心区21平方公里范 围内实施拥挤收费。2005年7月,收费费率 围内实施拥挤收费。 年 月 由原来的每天5英镑提高到 英镑。 英镑提高到8英镑 由原来的每天 英镑提高到 英镑。2007年2 年 收费区域“西扩” 平方公里)。 月,收费区域“西扩”(19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新加坡:汽车配额系统, 新加坡:汽车配额系统,进入限制区收费制 中国: 让汽车进家庭”战略? 中国:“让汽车进家庭”战略? 在香港,公交的出行率占90%,所占城 在香港,公交的出行率占 , 市道路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 市道路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
紧凑型多中心城市
城市空间发展走向分散,出现了众多郊区次中心, 城市空间发展走向分散,出现了众多郊区次中心, 但仍保持较紧凑的城市用地布局和较强大的市中心 规划模式:中心区、环状放射式道路、 规划模式:中心区、环状放射式道路、封闭绿带加 卫星城
区域视角 新城建设 绿带控制
P.艾伯克龙比主持制订的大伦敦地区规划(1944) P.艾伯克龙比主持制订的大伦敦地区规划(1944) 艾伯克龙比主持制订的大伦敦地区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四阶段模式
①生产者服务业在中心城(CBD) 生产者服务业在中心城 的高度集聚; 的高度集聚; ②开始出现了生产者服务业在郊 区试探性的随意分散; 区试探性的随意分散; ③生产者服务业的郊区分散开 始在空间上较为明确, 始在空间上较为明确,同时出 于对集聚经济的需求, 于对集聚经济的需求,在郊区 的主要交通节点上开始集聚; 的主要交通节点上开始集聚; ④伴随郊区化的推进,生产者 伴随郊区化的推进, 服务业在郊区形成的集聚地进 一步巩固, 一步巩固,同时与中心城形成 一定的功能分工, 一定的功能分工,中心城的生 产者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产者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古典生态学模型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现代城市结构划分理论
Taaffe的城市理想化结构 Taaffe的城市理想化结构
Russwurm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式 Russwurm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式
城市形态的结构模式
凯文. 凯文.林奇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
核心城市
极端紧凑, 极端紧凑,城市功能集中在连续的城 市地区中, 市地区中,城市中心具有很高的密度
大巴黎规划( 大巴黎规划(1965) )
提出在全国各大区间 平衡生产力的布局以 疏散巴黎的压力 在巴黎城市外围建设 两条平行长廊和五个 开发区来转移过于集 中的功能
莫斯科总体规划( 莫斯科总体规划(1971) ) 市区从单一中心变成多中心, 市区从单一中心变成多中心, 划分为8个规划片 个规划片, 划分为 个规划片,各配高级服务 设施和公共机构。 设施和公共机构。为居民就地居 住和工作创造条件。 住和工作创造条件。以此来保存 珍贵的古建筑和历史形成的城市 格局。 格局。 为保证居民就近休憩, 为保证居民就近休憩,接触自 向市区输送新鲜空气, 然,向市区输送新鲜空气,各边 缘片都安排了大块楔形绿地。 缘片都安排了大块楔形绿地。 全市兴建一套井字形高速道路 和穿越市中心的地下通道的道路 系統。 系統。
Proportion of Workers in Tokyo Metropolis by Place of Residence
Population Commuting into Tokyo Metropolis by Prefecture (2000)
人 天 1050000 /
人 天 80000 /

亚洲、 亚洲、欧 洲和美国 9座城市 座城市 密度分布 轮廓比较

亚特兰大与巴塞罗那的比较
亚特兰大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大于巴塞罗那28倍 亚特兰大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大于巴塞罗那 倍; 巴塞罗那的地铁只有99公里长, 巴塞罗那的地铁只有 公里长,其站点却能在步 公里长 行距离内服务60%的城市人口; 的城市人口; 行距离内服务 的城市人口 若要达到同样的地铁服务水平,亚特兰大需要 若要达到同样的地铁服务水平, 3400 公里长的地铁系统; 公里长的地铁系统; 人口密度越低,提供公交服务便越昂贵。 人口密度越低,提供公交服务便越昂贵。
发展目标
现代产业基地,建设适宜 创业发展,适宜居住生 活,适宜投资的新城。
资料来源:广州新城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吴志勇,吕萌丽)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新城建设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以交通规划建设为例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以交通规划建设为例
新城建设的误区
京都与 的千页 神奈川、埼玉三县构 县构成 东京都与周边的千页、神奈川、埼玉三县构成 京都会区 每天约 会区, 人到东京上班, 东京都会区,每天约有数百万人到东京上班,是 京都会区 会区的 大特色。 东京都会区的一大特色。
1993年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建 2004 设,2005年整合 南拓轴节点,港口,南沙区所 南拓轴节点,相对靠 在地 近中心城区 797 km²(575) 100万人 14.2万人 20万人 政府主导,中央政策 支持,国际投资为主 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 43.30 km² 35~40万人 20万人 - 政府统筹、大学主体 运行和社会参与
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低密度支撑的多中心城市无法发展切实可行的公 交体系; 交体系; 高密度支撑的单中心城市无法依靠私人汽作为进 入城市中心的主要工具。 入城市中心的主要工具。 完全集中的核心城市和分散化的住区体系( 完全集中的核心城市和分散化的住区体系(分散 型多中心城市) 型多中心城市)不是城市形态的理想选择 适度分散化集中的城市有:小型核心城市, 适度分散化集中的城市有:小型核心城市,星型 城市,卫星城市, 城市,卫星城市,线性城市 区域城市或组合城市模式是最适合的城市模式
城市理想? 城市理想?
后现代主义城市, 世纪城市的样板 世纪城市的样板? 后现代主义城市,21世纪城市的样板?
“Rethinking Los Angeles”,Greg Hise, 1996 , 美国洛杉矶地区:未来的人居环境? 美国洛杉矶地区:未来的人居环境?
分散型多中心城市的优缺点
优点 城市密度降低而创造了良好的生活与居住环境 整个大城市地区的生活经济得以均衡发展 缺点 土地利用浪费 交通难以组织
芝 加 哥 地 区 的 城 市 扩 张
现代西方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特征
空间规模越来越大 群体化和区域化:城市连绵区(集合城市) 群体化和区域化:城市连绵区(集合城市) 集中型和分散型城市化 单中心- 单中心-多中心
两种类型
分散型多中心城市: 分散型多中心城市:美国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的 大城市 紧凑型多中心城市 :巴黎、东京、伦敦、香港 巴黎、东京、伦敦、
作业: 作业:
1. 研究××城市的性质 研究×× ××城市的性质 2. 研究××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 研究×× ××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
星型城市( star) 星型城市(urban star) 高密度和混合功能的主要中心, 高密度和混合功能的主要中心,从中心出发呈放 射状的交通路线是公交系统和主要的机动车交通路线 , 放射的手指以中等密度伸展
卫星城市( 卫星城市(the satellite city) )
卫星城市通常成组地在一定距离外环绕一个中 心城市, 心城市,使中心城市的增长不集中在连续的开发 地带, 地带,而是被引入到卫星城中
分散型多中心城市
在郊区化过程中逐渐形成郊区邻里中心, 在郊区化过程中逐渐形成郊区邻里中心,成为多中 心甚至无中心城市
洛杉矶都会区总人口为952万人,面积 万人, 洛杉矶都会区总人口为 万人 平方公里, 为 10,51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 平 平方公里 方公里 905 人 核心城市(洛杉矶市 总人口为 369 万人 核心城市 洛杉矶市)总人口为 洛杉矶市 面积为1,214 平方公 里,人口密度每 ,面积为 平方公里 3,040 人。 市中心就业人口占整 个洛杉矶都会区 就业人口的比例不到 6% 分散、低密度、多种族、 分散、低密度、多种族、多元文化
城市的空间结构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回顾 国内外大城市空间发展的实践 问题与讨论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结构: 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 政治结构; 空间结构等。 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在 土地使用上的反映。
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 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 空间地域的分布状 态。”
通常指城市建成区的平 面形状、内部功能结 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 与形态。
大学城管委会、区政府 -
港口和现代物流为龙头,临港 以教育产业为基础、 产业,装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 教学、科研为核心, 业为重点,以造船、钢铁、石 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 化和汽车工业为骨干,并大力 发展以区域性综合服务为主导 的第三产业 最适宜创业发展的产业与流 通基地,最适宜生活居住的 充满创意与活力的现代化海 滨新城。 国家一流大学园区, 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 养、科学研究和交流 中心。
106
图例
商品房项目
广 广 花 清 道 高 速 路 公 路 路 路
广
国 新 广 沙 从 和 太 同
外环高速公路 对外公路 外环内主要道路 市区与郊区分界线 商品房集中区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