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科住院医师-临床血液学检验1、染色体检查时常用的有丝分裂原是()A.ConAB.美洲商陆AC.PHAD.秋水仙素E.秋水仙胺2、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是()A.断裂B.数目畸变C.易位D.缺失E.重复3、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的遗传性标志是()A.t(8;21)B.t(15;17)C.t(11;19)D.t(9;22)E.t(6;9)4、Burkitt淋巴瘤的特异标记染色体是()A.t(8;14)B.t(15;17)C.t(11;19)D.t(9;22)E.t(6;9)5、出血时间正常可见于()A.因子Ⅷ缺乏症B.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C.血管性血友病D.血小板功能异常E.药物影响(如阿司匹林)6、关于血凝仪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凝固法中的光学法分为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B.凝固法中的粘度法,随血浆的凝固,血液的粘度减低C.凝固法中的电流法是利用纤维蛋白具有导电性D.发色底物法是利用测定产色物质的吸光度变化来推算所测定物质的含量E.免疫学法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对被测物质进行定7、不是血凝仪性能的评价指标()A.精密度B.准确度C.污染率D.线性E.重量8、红细胞缗钱状形成特别是在()尤为突出,常可为诊断提供线索。
A.白血病B.多发性骨髓瘤C.再生障碍性贫血D.高血压E.心脏病9、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的是()A.血沉加快B.骨髓内有大量浆细胞C.血清钙增高D.X线示广泛骨质疏松E.血清中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10、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液中有较大诊断价值的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D.清蛋白E.本周蛋白1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出现大量本周蛋白,而血清中无”M”蛋白,瘤细胞生长迅速,病情进展快,常有骨损害,而出现肾功能不全,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A.IgAB.IgGC.IgDD.轻链型E.IgE12、用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时,监测实验应选择()A.PT测定B.APTT测定C.FDP测定D.TT测定E.凝血酶-抗凝血酶Ⅲ测定13、普通肝素的抗凝机制不包括()A.抑制纤溶B.抑制血小板C.抗因子ⅩaD.抗因子ⅨaE.抗凝血酶作用14、下列哪项不是低分子量肝素较于普通肝素的优点()A.对因子Ⅹa的抑制活性增强B.基本不影响血小板C.对因子Ⅹa的抑制活性减弱D.对因子Ⅻa的抑制活性减弱E.低分子量肝素的半寿期长15、下列哪项是监测口服香豆素类抗凝药物最佳指标()A.PTB.微电泳法C.F1+2测定D.加钙凝血酶法E.发色底物法16、下列哪项不是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A.PTB.TTC.Fg测定D.FDP测定E.TAT测定17、香豆素类抗凝药物与()结构相似A.VKB.VBC.VAD.VCE.VE18、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收缩反应增强B.血小板被激活C.促止血物质释放增多D.局部血粘度降低E.启动凝血过程19、血浆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1α测定结果的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前者增高;后者降低,临床有血栓形成B.前者降低,后者增高,临床有血栓形成C.二者均增高,临床有血栓形成D.二者均降低,临床有血栓形成E.二者均正常,临床有血栓形成20、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结果为活性减低时,符合下列哪项疾病()A.血小板增多症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血小板无力症E.以上都对21、下列哪种物质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记物()A.FDPB.TFC.TFPID.vWFE.D-二聚体22、下列不符合原性纤溶亢进特点的是()A.血浆ELT明显缩短B.t-PA活性降低C.纤维蛋白肽B-β1-42水平增高D.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减低E.血浆FDP明显增高23、白陶土能激活的凝血因子是()A.ⅠB.ⅡC.ⅩD.ⅢE.Ⅻ2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异标记染色体是()A.t(8;14)B.t(15;17)C.t(11;19)D.t(9;22)E.t(6;9)25、MIC组命名的AML-M2标志染色体畸变是()A.t(9;22)B.t(15;17)C.t(8;21)D.t(8;22)E.t(1;19)26、基质细胞不包括()A.纤维细胞B.网状细胞C.内皮细胞D.脂肪细胞E.红细胞27、在干细胞培养中,加入EP后可形成下列何种集落()A.CFU-GB.CFU-MC.CFU-ED.CFU-MegE.CFU-GM28、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A.胞体由大到小B.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C.核仁从有到无D.颗粒从无至有E.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29、不是人体的造血器官()A.骨髓B.胸腺C.淋巴结D.肝E.皮肤30、人类最早的造血地点是()A.卵黄囊B.肝C.骨髓D.脾E.胸腺3%C.可见粒细胞巨形变,见巨形血小板D.浆细胞增多E.可见多染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60、下列哪项不属于溶血性贫血的特征()A.周围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B.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C.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D.尿胆红素阳性E.骨髓有核红细胞增生活跃61、下述哪项不是血管外溶血()A.丙酮酸激酶缺陷症B.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不稳定血红蛋白病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62、再障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非主要因素的是()A.物理因素B.造血干细胞异常C.造血微环境缺陷D.免疫机制异常E.遗传倾向63、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脆性增加主要见于()A.PNH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海洋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64、下列组合哪项不符合PNH的实验室检查()A.PNH--蔗糖溶血试验阳性B.PNH--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C.PNH--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D.PNH--属于红细胞膜异常溶血性贫血E.PNH--不属遗传性疾病65、下列哪项属于血管内溶血()A.PNHB.8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脾功能亢进66、下列哪项叙述符合PNH()A.是一种遗传性血细胞膜缺陷性疾病,主要受累的是红细胞B.为大细胞正色素性或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多数降低C.常以酸化血清溶血试验作为其筛选试验.而确诊主要靠蔗糖溶血试验D.NAP积分值常增高E.常于清晨发现酱油色尿67、某患者诊断为(G-6-PD)缺乏症伴血管内溶血。
下列哪项不是该患者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A.尿含铁血黄素(Rous)试验(+)B.高铁血红蛋白血症C.网织红细胞升高D.血浆结合珠蛋白降低E.血浆内游离血红蛋白升高68、患者,贫血临床表现,血红蛋白65g/L;网织红细胞13%;骨髓幼稚红细胞增生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身溶血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能纠正,加ATP能纠正。
根据上述,最可能的诊断是()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G-6-PD酶缺乏症C.PK酶缺乏症D.不稳定血红蛋白病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9、下列哪一组不符合溶血的特殊检查()A.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缺乏症B.Ham试验--PNHC.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D.异常血红蛋白区带--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PK酶缺乏症70、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B.PNH--酸溶血试验阳性C.PK酶缺陷症--自溶试验增高,加葡萄糖不能纠正D.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电泳,HbA减少E.慢性血管内溶血--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71、胎儿水肿综合征与下列哪种血红蛋白有关()A.HbSC.HbBartsD.HbEE.HbF72、下列哪种试验用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断()A.高渗冷溶血试验B.蔗糖溶血试验C.酸溶血试验D.冷凝集素试验E.冷溶血试验73、关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机制。
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铁摄入过多B.铁利用不良C.血红蛋白合成障碍D.红细胞无效生成E.本病有遗传性74、下列哪项不属于血红蛋白病()A.HbM病B.HbS病D.HbBartsE.HbE病75、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含景为()A.100g/L~80g/LB.120g/L~100g/LC.90g/L~60g/LD.30g/L~60g/LE.124g/L~60g/L76、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骨髓病性贫血屑下列哪项()A.正常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大细胞性贫血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单纯小细胞性贫血77、MCV110fl,MCH36pg,MCHC340g/L,其贫血属于()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78、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B.酸溶血试验C.抗人球蛋白试验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E.Hb电泳分析79、不属于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为()A.多见于男性B.常有家族史C.遗传形式多为不完全X染色体性连锁隐性遗传,极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大细胞性贫血E.部分病例对吡哆醇治疗有效80、未衰老的红细胞过早破坏与下列机制有关,但除了()A.脾功能亢进B.红细胞内血红蛋白聚集或沉淀C.红细胞内酶异常D.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减少E.红细胞膜附着有不完全抗体或补体81、铁代谢障碍性疾病不包括()A.缺铁性贫血B.慢性感染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钩虫感染性贫血E.长期痔疮出血82、红细胞内葡萄糖主要是通过哪条途径代谢()A.磷酸戊糖途径B.三羧酸循环C.谷胱甘肽途径D.无氧糖酵解途径E.其他途径83、血红蛋白是由()A.两对珠蛋白肽和二个亚铁血红素组成B.两对珠蛋白肽和三个亚铁血红素组成C.两对珠蛋白肽和四个亚铁血红素组成D.一对珠蛋白肽和二个亚铁血红素组成E.一对珠蛋白肽和四个亚铁血红素组成84、血红素其合成场所在()A.有核红细胞线粒体内B.有核红细胞的溶酶体内C.有核红细胞和肝细胞的高尔基体内D.有核红细胞和肝细胞的线粒体内E.有核红细胞和肝细胞的溶酶体内85、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A.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B.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C.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D.血清铁蛋白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E.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86、患儿,10个月,面色苍白,面肌震颤,红细胞计数2.1×1012/L,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主,血清维生素B12280μg/L,红细胞叶酸40μg/L,应考虑为()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生理性贫血D.营养性混合性贫血E.恶性贫血87、正常人每天需要维生素B12()A.5~10μgB.10~20ttgC.20~25μgD.2~5μgE.25~30μg88、判断体内铁贮存量最敏感的指标是()A.可溶转铁蛋白受体B.转铁蛋白饱和度C.铁结合力D.铁蛋白E.转铁蛋白89、人体内维生素B12贮存量为()A.1~2mgB.2~3mgC.3~4mgD.4~5mgE.5~10mg90、成人主要血红蛋白(HbA)由哪几条肽链组成()A.两条α和两条β肽链B.两条α和两条δ肽链C.两条α和两条γ肽链D.两条β和两条δ肽链E.两条β和两条γ肽链91、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MCV及RDW的变化是()A.RDW正常,MCV正常B.RDW正常,MCV升高C.RDW正常,MCV降低D.RDW升高.MCV降低E.RDW升高,MCV升高92、关于珠蛋白合成障碍,可能导致下列哪些情况发生()A.红细胞形态异常B.Hb稳定性差C.Hb功能改变D.红细胞功能改变E.以上都是93、诊断缺铁的重要指标之一是()A.骨髓可染铁消失B.转铁蛋白C.铁结合力D.血清铁E.铁饱和度94、人的红细胞膜脂质是由以下组成()A.甘油磷脂B.鞘磷脂C.胆固醇和中性脂肪D.糖脂E.以上全部95、下面哪项可见总铁结合力升高()A.肾病综合征B.肝硬化C.恶性肿瘤D.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E.缺铁性贫血96、红细胞膜结构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是()A.韧性和膜的对称性B.粘性和膜的对称性C.粘性和膜的不对称性D.流动性和膜的对称性E.流动性和膜的不对称性97、红细胞膜蛋白有遗传性缺陷常见的有()A.收缩蛋白B.4.2蛋白C.带3蛋白D.4.1蛋白E.以上全部98、下列哪些说法不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A.中性粒细胞核左移B.DNA合成减缓引起巨幼细胞贫血C.严重巨幼细胞贫血时可见全血细胞减少D.可见无效红细胞生成E.多起源于营养不良99、不属红细胞外在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的是()A.自身免疫性B.脾功能亢进C.酶缺陷D.铅中毒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00、红细胞膜主要由哪类蛋白质和脂质组成()A.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1:1B.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1:2C.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1:3D.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1:4E.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1:5101、收缩蛋白的a链用限制性胰蛋白酶消化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A.4个肽段B.5个肽段C.6个肽段D.3个肽段E.2个肽段102、红细胞膜骨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锚蛋白B.带3蛋白C.4.1蛋白D.4.2蛋白E.收缩蛋白103、下列哪项不符合叶酸生理()A.人体本身合成部分B.不耐热C.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D.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中E.正常人每天需要200μg104、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不能确诊的疾病是()A.急性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多发性骨髓瘤D.缺铁性贫血E.慢性白血病105、不属于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要点是()A.PNH酸溶血试验阳性B.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C.蔗糖水溶血试验阳性D.网织红细胞增高E.蛇毒溶血试验阳性106、下列疾病中除哪项外常可见靶形红细胞()A.缺铁性贫血B.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HbS病D.肝病E.巨幼细胞性贫血107、下列哪项贫血易引起神经及精神方面的异常,出现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A.叶酸缺乏巨幼细胞贫血B.恶性贫血C.抗叶酸药物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D.N5-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巨幼细胞贫血E.小肠部分切除后巨幼细胞性贫血108、下列哪项是血清铁降低,骨髓细胞外铁增高、内铁减少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A.缺铁性贫血B.慢性感染性贫血C.再生障碍贫血D.溶血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贫血109、下列哪项是缺铁性贫血早期检测指标()A.血清铁B.血清铁蛋白C.总铁结合力D.转铁蛋白E.转铁蛋白饱和度110、下面哪一项说法不是影响红细胞膜稳定的因素()A.红细胞膜蛋白遗传性缺陷影响膜稳定性B.氧化损伤不影响膜稳定性C.细菌毒素影响膜稳定性D.酶代谢异常影响膜稳定性E.自身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影响膜稳定性11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期()A.贮存铁下降,早期出现血清铁蛋白下降B.贮存铁更进一步减少,铁蛋白减少,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和游离原卟啉升高,出现一般症状C.除上述特点外,尚有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并出现多个系统症状D.内因子缺乏E.铁粒幼红细胞增多112、外周血涂片观察成熟红细胞形态对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没有意义()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遗传性椭圆红细胞增多症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113、再障患者骨髓病理组织学检验发现造血细胞减少,尤其是()A.巨大原始红细胞B.巨大早幼粒细胞C.巨大血小板D.巨核细胞E.以上都不正确114、下列哪项不属于增生性贫血()A.缺铁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115、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于()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白血病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116、外周血中出现巨大原始红细胞的疾病是()A.再生障碍危象B.骨髓纤维化C.恶性肿瘤骨髓转移D.红白血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117、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A.网织红细胞减少B.全血细胞减少C.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D.骨髓有核细胞增生降低E.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成熟障碍118、下列不正确的组合项是()A.骨髓病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119、下列哪项符合再障的临床检验()A.细胞内、外铁减少B.血清铁增高C.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增高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E.以上都不正确120、男性,15岁,头昏乏力,牙龈出血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