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2 3 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跨河大中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送审稿)安庆市水利水利规划设计院二〇一六年四月目录1 概述1.1 项目背景1.2 评价依据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2 基本情况2.1 建设项目概况2.2 河道基本情况2.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他设施情况2.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3 河道演变3.1 河道历史演变情况3.2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4 防洪评价计算4.1水文分析计算4.2 雍水分析计算4.3 冲刷分析5 防洪综合评价5.1 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5.2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5.3 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影响分析5.4 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5.5 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及其它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影响分析5.6 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5.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是否得当5.8 项目建设对第三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6 防治与补救措施7 结论与建议7.1 结论7.2 建议附图图册备注:文件中高程系除特别注明以外均为黄海高程系1 概述1.1 项目背景目前怀宁县境内高速公路及国省道有合安高速、沪渝高速、济广高速、G318、G206、S238、S360等。
新县城高河镇通往西南部、东南部、南部的国省道及乡镇道路等级较低,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根据安徽省“十三五”省道网初步规划,怀宁县境内主要有G206、G318、S344、S340、S238(原S212)、S242等。
其中本项目为安徽省“十三五”国省道S238怀宁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S238从北至南串联了舒城县、桐城市、潜山县、怀宁县、望江县、太湖县、宿松县的重要乡镇。
S23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是加快怀宁县文化产业区旅游发展的需要,是优化怀宁县城西南出入口的需要,是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区域路网结构的需要。
安庆市公路管理局怀宁分局委托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S23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设计任务。
项目建议书已于2016年1月编制完成,现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项目起于怀宁县城育儿路(纬六路)与S209相交处,向西南沿秀山乡和公岭镇之间穿过,然后一直向南在三桥变电所西侧与G318相交;路线穿越G318后,沿S238(原S212)及清河乡西侧岗地布线,在龙泉村西侧S238向南沿黄龙镇东侧山脚坡地展线后,利用S238山体垭口后,沿平山镇西侧山间岗地布设;然后顺接在建的皖河大桥及其连接线,向南经麻塘湖大坝下游顺接S238,在雷埠乡附近沿雷埠乡东侧布线,终于县界,路线全长51.067km。
图1.1 本项目工程位置示意图本项目本项目沿线跨越菜子湖流域的高河大河支流查湾河、枫林河;皖河流域白洋湖支流毛彼河、土桥河、清水河、古泉河,珠流河支流刘洼水库泄洪河,皖河干流及泥塘沟河。
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下简称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对于重要的建设项目,应编制更详尽的防洪评价报告。
怀宁县水利局委托,我院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查勘、野外大断面测量等外业工作;收集有关资料、区域情况调查等外围工作,并进行设计洪水等各类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S23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跨河大中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1.2 评价依据1、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74号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88号令);(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国务院第3号令);(5)《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原国家计委、水利部;(6)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省人大常委[2003]第七号);(7)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省人大常委[1999]第十一次会议通过);(8)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2004年6月21号省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第二次修订)。
2、技术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划文件(1)《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办建管[2004]109号,水利部);(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13年版);(3)《防洪标准》(GB50201-2014);(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5)《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6)《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15);(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9)《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3、技术资料(1)《S23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月);(2)《S238怀宁段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4月);(3)《安徽省菜子湖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修订本,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年2月);(4)《皖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报批稿,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8年5月);(5)《安庆市中小河流进一步治理规划(2015~2020年)》(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5年10月);(6)《怀宁县皖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03年1月);(7)《怀宁县官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修订本,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08年3月);(8)《安徽省怀宁县青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2年4月);(9)《安徽省怀宁县刘洼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2年5月);(10)《安徽省安庆市麻塘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2年9月);(11)《安徽省怀宁县泥塘沟河中段防洪工程初步设计》(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2年10月);(12)2016年4月实测河道横断面。
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1.3.1 技术路线1、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等资料,掌握工程工程地质勘测、工程布局、工程结构及工程主要设计参数;2、收集各桥梁所在河道有关水文、河道历史、现状、规划治理等方面资料;3、各跨河桥梁所在河段设计洪水采用相关水利规划及各单项工程设计中成果,对现有水利规划及各单项工程设计未涉及到的河段采用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1984年5月编制的《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以下简称《84年计算办法》)。
4、各跨河桥梁桥址处设计水位采用相关水利规划及各单项工程设计中成果。
对现有水利规划及各单项工程设计未涉及到的河段,分析计算各桥位处设计水位:河段顺直、断面规整、河底纵坡均一时,采用单端面水位流量关系计算设计水位;河段上下游有卡口、人工建筑物或断面不规整、河底纵坡有明显曲折时,按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方法推算设计水位。
5、依据《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中推荐公式进行冲刷计算,依据《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中推荐经验公式进行壅水分析计算;6、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以及其它有关河道、堤防管理规范对各拟建桥梁进行防洪影响评价。
1.3.2 工作内容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结合本项目各跨河桥梁及所跨河道基本情况,本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进行水文分析计算(洪水、水位),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各桥梁雍水高度及雍水长度,分析建设项目对河道行洪的影响;2、分析桥梁梁底高程及桥梁布置的合理性;3、通过对本河段地形、地貌、河床基岩组成等河道地形资料的分析、预测河道河势变化趋势;4、对各跨河桥梁的桥下一般冲刷及墩台局部冲刷计算,分析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及堤防渗流稳定的影响;5、分析项目建设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等;6、针对该项目各跨河桥梁的建设对所跨河道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一些相应的补救措施及合理化建议。
2 基本情况2.1 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怀宁县境内,路线起于县城育儿路(纬六路)与S209相交处,向西南沿秀山乡和公岭镇之间穿过,然后一直向南在三桥变电所西侧与G318相交;路线穿越G318后,沿S238(原S212)及清河乡西侧岗地布线,在龙泉村西侧S238向南沿黄龙镇东侧山脚坡地展线后,利用S238山体垭口后,沿平山镇西侧山间岗地布设;然后顺接在建的皖河大桥及其连接线,向南经麻塘湖大坝下游顺接S238,在雷埠乡附近沿雷埠乡东侧布线,终于县界,路线全长51.067km。
本项目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为24.5m,路面宽21.0m。
图2.1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项目沿线跨越菜子湖流域的高河大河支流查湾河、枫林河;皖河流域白洋湖支流毛彼河、土桥河、清水河、古泉河,珠流河支流刘洼水库泄洪河;皖河干流及泥塘沟河。
项目沿线新建跨河桥梁18座(其中中桥13座、小桥5座)、涵洞204道。
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00年一遇。
2、涉河建筑物设计方案本项目新建跨河中桥13座、小桥5座,其中5座中桥所跨河道均为小排水沟,河道宽度5~8m,桥址以上集水面积较小,且桥梁墩台不侵占河道断面,基本无防洪影响,不作为本报告防洪影响评价分析内容。
本项目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砼(后张)简支T梁。
清水河中桥下部结构0号桥台采用柱式台,3号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其余桥梁下部结构均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
本报告防洪影响评价的8座中桥设计方案详见工程特性表2-1。
本项目共设置涵洞204道,其中新建钢筋混凝土箱涵53道,钢筋混凝土圆管涵132道;拼宽混凝土箱涵4道,钢筋混凝土圆管涵15道。
3、主要涉河建筑物施工方案本项目新建跨河桥梁共计18座,全线桥梁工程量较大,开工后应立即抓紧基础施工避免受降雨、洪水影响。
桥梁桩基施工时四周要做好排水沟,防止下雨时造成地表松软。
对于水深较大的地方采用麻袋围堰,围堰应尽量减少占用过水面积且避免雨季施工。
当有暴雨的时候,应及时做好施工导流措施。
在桩基施工计划时要充分考虑雨期对施工的影响,预留足够富余调剂时间,对选择雨期施工的项目要进行详细勘察,并编制雨期施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