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大东方分校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试题
2005年10月
姓名:班级: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2、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基础环节
B、中间环节
C、最终环节
D、必要环节
3、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4、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5、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6、标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中最大变量值和最小变量值之差决定的是()。
A、标准差系数
B、标准差
C、平均差
D、全距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2、普查是一种()。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非全面调查
E、全面调查
3、如下指标中强度相对指标是()。
A、人口密度
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4、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概率抽样
E、非概率抽样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人口总体中,总体单位是,“文化程度”是总体单位的。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
两种。
3、平均指标中的位置平均数是和。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5、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
2、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
3、对有限总体进行调查只能采用全面调查。
()
4、如果调查间隔的时间相等,这种调查就是经常性调查。
()
5、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基础。
()
6、统计表的主词栏是说明总体的各种统计指标。
()
7、算数平均数的大小,只受总体各单位标值大小的影响。
()
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9、优良估计的无偏性是指: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
10、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有何区别?
2、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的运用条件是什么?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2)一季度三个车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3、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4、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人数如下:
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
试根据上述资料,要求:
(1)分别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配数列。
(2)根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
5、某企业生产某产品10000袋,为检验其包装重量是否达到标准,检验员甲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200袋进行检查,检验员乙按简单随机不重复方法抽取100袋进行检查。
样本标准差均为2克。
试求两种不同抽样方法下包装平均重量的抽样平均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