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图校审细则

总图校审细则

第四节各阶段设计文件的校审细则一、总体设计校审细则(一)设计输入、输出及多个设计单位内外相关文件1.输入(1)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和批文(核准文件)。

(2)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土地预审的批复文件。

(3)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

(4)主管部门和业主对总体设计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纪要、批复文件)。

(5)厂址和建厂条件,区域规划情况。

(6)厂外工程意向协议。

(7)与有关部门签订的依托社会和老企业项目的有关协议。

(8)引进项目(装置)与外商签订的引进合同和会议文件等。

(9)开工报告。

(10)《石油化工大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内容规定》及其相关技术标准。

(11)其他有关重要文件。

2.输出(1)本单位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专业:项目经理、设计经理及工艺、设备、管道、电控、土建、概算等专业,一次条件,二次条件。

(2)各设计协作单位一次条件,二次条件。

(3)各次总体设计协调会总图输出设计图纸及文件。

(二)厂址和厂条件1.厂址概况(1)核对下列内容,校审地理位置图、区域位置图,工厂地理位置、区域位置是否符合国家批准(核准)的文件规定。

(2)当地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象、地质条件、地震烈度等,有无疑问或缺项;指北针和风玫瑰图表示的是否正确。

(3)生产区、居住区、水源地、给排水走向、总变电站及高压输电线路、铁路、公路、码头、渣场等的位置和名称是否正确。

(4)厂区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间距是否符合我国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机场航道、军事设施等的标准和规范。

(5)是否符合防洪标准(GB 50201),区域防洪设施能否保证工厂安全。

(6)项目占用土地和现有村庄(或居民点)拆迁的情况。

(7)区域规划情况,地区和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规划概况。

(8)地区协作配合条件和生活福利设施条件概况。

2.建厂条件核对项目供水、供电、供汽、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发展规划,可供本工程的情况,原料、燃料供应,施工建设条件等,特别是数据应一致。

(三)总图运输1.厂区总平面布置(1)核对厂区位置,占地面积及其地形、地貌、水文、交通情况。

(2)总图布置原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是否结合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并贯彻了工厂设计改革的精神,执行关于工厂设计的若干规定。

(3)工厂的主要组成(含厂外)和占地面积表是否正确。

(4)凡新征厂区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五项控制指标,应核查: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 >30%,绿地率,以及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系数<7%。

(5)厂区总平面布置说明是否周到合理。

(6)主要工程量表(含厂外)是否正确,是否有漏项。

(7)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是否符合我国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特别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根据说明或表格逐一核查,主要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总体布置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石油化工全厂性仓库及堆场设计规范》以及其他有关的必须执行的标准、规范。

(8)厂区总平面布置图的图面。

①总体设计总平面布置图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参照深度规定示意图。

②装置区、罐区、公用工程、火炬区、铁路、道路、装卸区、主管廊、生产管理和绿化区等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生产工艺、管理、安全、消防、环保、安装检修等要求。

③厂内铁路联络线/装卸线、汽车运输线与水运码头的联系是否经济合理,能否满足货物装卸及行车需要。

④全厂坐标网系统及换算是否正确,铁路、道路、街区、建(构)筑物(包括围墙、大门、主管廊)等的坐标标注是否正确。

⑤图面表示的风(风向、风速)玫瑰图依据的数据是否可靠,其绘制是否合乎标准。

注:当工程坐标方向与大地坐标方向一致时,应采用正北向N;当工程建筑坐标方向与大地坐标方向有偏角时,应加注工厂北PN,并注明角度(α)。

⑥图例、图表是否标准完备;图注是否全面恰当;图签内各项是否正确。

2.厂区竖向布置及土方工程(1)竖向设计原则及竖向布置说明是否符合有关规范与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满足工艺生产、防火安全、交通运输、场地排水等的要求。

(2)标高系统的换算是否正确,设计标高的选定是否合理。

(3)估算的土方、石方量是否合理。

(4)余土的去向及缺土的取土来源是否可靠,其对环境的影响应予以说明。

3.工厂运输(1)全厂运输。

①运输原则、运输方案是否合理。

②运输量表和运输方式是否正确。

③运营管理方式是否符合工厂设计改革的精神。

④运输工具的配置原则是否合理,核查运输工具配置一览表。

(2)铁路运输。

①运输方案的说明,包括厂内铁路专用线的设置是否合理。

②铁路运输能力、技术条件。

③运输设施和设备配置、厂内外的交接方式。

④计量和管理体制等是否合理。

(3)水路运输(包括海运)。

①码头的位置、数量、吨位、吞吐能力和装卸方式。

②后方陆域设施及其与工厂的关系。

③计量和管理体制是否合理。

(4)公路运输(含集装箱运输)。

①厂内道路布置、形式、宽度、路面结构、净空高度与厂外公路的连接以及桥涵的布置。

②货物运输量。

③运输设施和设备配置。

④计量和管理体制是否合理。

(5)管道运输。

①管道运输的管径、能力、厂内设施。

②计量和管理体制是否合理。

(6)工厂内部倒运是否经济合理。

4.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图主要经济指标是否正确,有无漏项。

5.厂外工程(1)厂外工程的项目是否准确,分工是否落实。

(2)厂内、外工程的界面条件是否正确,有无漏项。

(四)总图工程设计规定1.说明工程设计规定一般由专业负责人编制,经校审后,在本专业工程设计开始前完成。

本规定须经评审/确认。

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按照确认后的工程设计规定开展工作。

一般工程项目应尽量选用通用设计规定,当对通用的设计规定有少量修改或补充时,则列人设计规定汇总表中;当通用设计规定有较多的内容不能适用于工程时,才编制工程设计规定。

2.校审细则(1)工程设计规定中总图运输专业执行的规范和标准是否适用于本项目,并与其他专业的工程设计规定相协调。

(2)坐标标高系统及其换算关系是否正确。

(3)对总平面布置的各项规定是否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关于总体设计的协作是否符合该项目的实际需要。

(4)对竖向设计的各项规定是否正确合理,应特别注意装置内铺砌地面最高点±0.00 的确定。

(5)架空管线、管架跨越铁路、道路的最小净空要求是否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6)厂内道路的设置,其宽度、转弯半径、坡度、与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等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和项目具体情况的要求。

(7)厂区地面铺砌的规定是否恰当。

(8)铁路的布置、建筑限界等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

(9)厂区绿化是否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五)图纸目录(1)图纸目录上的图纸名称和编号应与设计图纸上的一致。

(2)图纸目录上各项是否按照公司和工程项目的规定填写完整。

二、基础设计/初步设计校审细则(一)总图运输初步设计说明书1.设计依据(1)与总图运输有关的文件。

①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所附的厂址选择报告、有关协议等是否齐全。

②采用的法规和标准规范是否恰当,有针对性。

③《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及其相关技术标准。

(2)设计基础资料是否齐全、准确。

①地形测量资料及地貌情况。

②与总图设计有关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江河湖海的水文资料。

③气象资料(核对,有无问题)。

a.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b.全年及夏季主导风向频率(16个方向和静风)。

c.年平均风速(16个方向),最大风速。

d.年平均降雨量、最大降雨量。

④本地区的地震烈度。

2.厂区概况(对照厂区位置图、区域规划图)(1)工厂地理位置,厂区四周及其与工业园区、居民区、农村、公共设施的联系。

(2)当地交通运输现状及规划。

(3)厂区地形、地貌、场地类型、最高及最低海拔标高、坡度和坡向。

(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概述。

(5)厂区占用土地面积、占用耕地、山林、湖塘等的面积;现有居民房舍及其他设施的拆迁数量。

(6)指北针或风玫瑰图依据的数据是否正确,绘制是否合格。

3.总平面布置说明(对照总平面布置图)(1)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是否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总图的主要依据。

(2)街区的划分、通道宽度的确定,装置区、罐区及防火堤、公用辅助设施、铁道、道路、管线、生产管理及绿化等的布局说明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了生产、管理、安全、消防、环保、施工安装(包括大件运输)、人货流组织以及环境应急处置措施的要求。

(3)总平面布置中工艺装置或设施、罐组及罐间距、相邻设备、建筑物或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是否满足防火规范的规定。

(4)厂区布置是否考虑了主导风向、建筑朝向等有利于环境保护。

(5)总平面布置对主要建(构)筑物适应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的说明,厂区的防洪标准及防洪涝措施是否准确到位。

(6)是否体现了工厂设计模式改革的精神,做到一体化、统筹规划,并贯彻了节约用地的原则。

(7)总平面布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①各项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标准规范。

②项目的土地利用是否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规定:投资强度X X万元/公顷,容积率炼油≥0.5、化工≥0.6,建筑系数≥3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占地小于或等于总用地面积的7%,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等。

(8)核对图面。

①全厂坐标系统及其换算是否正确,道路、街区、建(构)筑物(包括围墙、大门、主管廊)等的坐标标注是否正确。

②图面表示的风(风向、风速)玫瑰图依据的数据是否可靠,其绘制是否合乎标准。

[注意:当工程坐标方向与大地坐标方向有偏角时,应加注工厂北PN,并注明角度(α)。

]③图例、图表是否标准完备;图注是否全面恰当;图签内各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

4.竖向布置(参照土方估算图)(1)竖向布置原则是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对高程的要求,是否符合依山就势、因地制宜、节约土石方的要求;厂区标高的选定是否适应街区建(构)筑物及管线埋设深度的要求;高填深挖时,须提出防止滑坡、边坡失稳的措施和余土处理方法;所选定的场地标高及排水方式能否保证场地不受洪水与地区积水的威胁。

(2)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阶梯式、混合式)的确定及图示方法是否合理。

(3)建筑物的士0.00与绝对标高的关系是否表示清楚。

(4)核对土石方工程平衡表、填挖数量及平衡程度、缺土来源及余土去向。

(5)说明中对洪水及周围高地对场地的影响是否确切,对山洪、急流的防护措施是否正确。

5.工厂运输(1)核对全厂货物运输量及全厂运输量总表、运输方案是否合理。

(2)核对铁路运输量表及车辆周转表。

①线路设计(包括厂内线与厂外线的连接与分界)、工厂站和厂内接发线等线路的布置、有效长度和线路总长是否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