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4.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利益考虑 C.日本认罪态度好 B.美国的利益考虑 D.中国政府的宽容
)
B
5.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D 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 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 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 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 来的压力。 • 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 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 我相信,我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 的支持,这对于经济安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来 说,是必要的。 • ——杜鲁门致国会之咨文
不同点;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 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雅尔 塔体系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 而雅尔塔体系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
“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这只有这 样做才能达到:在现时,即一九四六年,在 联合国普遍权威之下,就所有问题同俄国达 成良好的谅解;并且通过这个世界性组织, 在讲英语的世界及其一切联系地区的全力支 持下,使上述良好的谅解在许多和平的年份 中维持下去。
“请不要把不列颠帝国和联邦的坚持的能力加 以低估。……如果在美国的人口之外,再加 上英语联邦的人口,再加上这种合作关系所 涉及的在空中、海上、科学和工业各方面的 合作,那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靠不住的力 量均衡,致使野心家和冒险家情不自 禁。……倘若英国所有道义上、物质上的力 量和信念,都同你们的力量和信念兄弟般的 联合在一起,那么,就将不仅为我们、为我 们的时代,而且也将为所有的人,为未来的 世纪,带来一个广阔的前程,这是明确无疑 的。”
原则上——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将两种社会制度纳入同一 国际关系格局,相比一战后的凡华体系具有进步性。 实质上——是苏美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 两分天下的划分,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三月,有50个创始国,总部设在纽约。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组织的根本法,而且也是指导 国际关系的基本法则。 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 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成立之初虽一度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但作 为当代世界最大、最具权威、最有影响性的全球性组 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上的积极作用仍然不可替代,特 别是在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 大作用的今天,更是如此。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
一、美苏争锋
一、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一)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既是雅尔塔体系得以确立的背景,又是两极格局形 成的背景
(二)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和评价
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 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 时期。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德、日、意
法国 依 赖 英国 美国
马歇尔计划
材料三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 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 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 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 府的未来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 治疗。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 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 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上一次,我曾目睹大战来临,对自己本国同 胞和全世界大声疾呼,但是人们都听不进。 近至1933年,甚至1935年,或许还能把德国 从后来落到它头上的可怕命运中拯救出来, 使我们大家都免遭希特勒强加于人类的苦难。 “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 久使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 大战,更容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 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而德国本来可 以至今是一个强大、繁荣、受尊敬的国家。 但是,谁也听不进。于是所有我们这些国家, 一个接一个都被卷入可怕的漩涡中了。
工业生产量
外贸出口额
黄金储备
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 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雅尔塔体系 概念:
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 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主要内容:
①处置战败国。 ②重新划定欧亚政治地图。 ③建立联合国。
评价:
• 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其不仅 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1955 年 华 沙 条 约 组 织 成 立
1949 年 北 大 西 洋 公 约 组 织 成 立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形 成
什么是“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 标志是什么?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冷战政策,是指以武力为后盾采取除军事进攻 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对社会主义国 家进行遏制, 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 并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即亚、非、 拉美国家。
杜鲁门主义
• 材料二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近来在违反其意 愿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极权政制。美国政府曾经 屡次提出抗议,抗议在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 亚使用压力和威胁,因为这违犯了雅尔塔协议。 我还须指出,许多别的国家,也有相似的发展。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 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 自由的选择。 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其特点为自 由制度,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人自由之保 障,言论与信仰之自由,免于政治压迫。
•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 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 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以杜鲁 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 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 •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它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 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 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美国作为 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在此后 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 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中国与联合国
1970年12月,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 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
2004年日本首相再次参 拜靖国神社
(四)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1、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和纽伦堡审判
这是一次正义和全面公正的审判,使纳粹战 犯受到应有的惩罚,起到了警世作用,有利 于防止纳粹势力再度复活。
2、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和东京审判
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 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解;而雅尔塔体系则是两个战胜国之间 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⑤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 间的矛盾;而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矛盾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 的矛盾。
1、下列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
• (2008宁夏) 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 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 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 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 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 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 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 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 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 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 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 伯林看 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 ——摘编自(英)弗· 斯· 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 局》 •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D.没有进步作用
6.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抗形式主要是(
A.战争 B.冷战 C.经济封锁
)
B
D.思想渗透
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 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 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 (1)“重蹈德国的覆辙”是怎么回事?
• 【解析】 • 此题以二战作为背景,考察战争的破坏性影响及 战后重建的相关知识点。第一问应该非常明确的 是战争是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再加上 自然灾害,使得欧洲变得脏乱、寒冷、饥饿,寥 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第二问马歇尔计 划对欧洲的影响,要从美国加强对欧洲援助的目 的出发,思考其对于欧洲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 的影响,同时特别要注意题中的材料强调的是欧 洲的联合一致,将二者结合考虑,形成文字。 • 【答案】 •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严重 破坏;1947年冬季的恶劣气候使民众生活进一步 恶化,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
总体来讲是正义和公正的,但在美国的庇护 下,一些侵华战犯得以逃脱,为以后日本军 国主义势力东山再起留下祸根。
三、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和原因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基础—— 美苏均势
二战结束后,美苏意识形态和国 主要原因—— 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 盟关系破裂
• 材料一 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应邀访问美 国期间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 《和平砥柱》的演讲。在演讲中,丘吉尔对苏联大加攻击。 他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斯德丁 )到亚得里 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 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 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 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 制。”“几乎在每一处都是警察政府占了上风。到目前为 止,除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外,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 丘吉尔还指出,在铁幕外面,共产党的“第五纵队”遍布 各国,“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 险”。丘吉尔呼吁英美联合起来,建立“特殊关系”,推 动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 ──丘吉尔1946年在美 国富尔顿的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