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积分复习小结
一、教学目标:1、理解定积分的定义及几何意义,理解定积分的性质,了解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并且熟练计算一些函数的积分;2、体会运用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思想过程;3、掌握定积分的计算方法;4、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会解决问题。
二、学法指导:1、重点理解定积分的定义及几何意义,理解定积分的性质,了解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并且熟练计算一些函数的积分;2、定积分的概念是运用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思想;3、重点掌握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并且掌握定积分算法;难点: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探究归纳,讲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闪烁
1、 解决面积、路程、做功问题3个问题一般通过对 自变量的区间得到过剩估计值和不足估计值,分割的 ,估计值就也接近精确值;当分割成的小区间的长度趋于 时,过剩估计值和不足估计值都趋于 ;误差趋于 。
2、定积分的定义思想:(1) (2) (3) (4) ; 3 、()1
lim
n
i
i
n i f x ξ→∞
=∆∑= ;其中⎰
叫做
a 叫做
b 叫做 ()f x 叫 ;
4、
()b
a
f x dx ⎰的几何意义 ;在x 轴上方的面积
取 ,在x 轴下方的面积取
()b
a
f x dx ⎰的几何意义 ;
()b
a
f x dx ⎰的几何意义 ;
()b
a
f x dx ⎰
,
()b
a
f x dx ⎰
,()b
a
f x dx ⎰的关系 ;
计算
()b
a
f x d x ⎰
时,若在],a b ⎡⎣上()0f x ≥则()b
a
f x dx ⎰= 若在],a b ⎡⎣上
()0
f x <()b
a
f x dx ⎰
= 若在],a c ⎡⎣上()0f x ≥,],c b ⎡⎣上()0f x <()b
a
f x dx ⎰=
5、定积分的性质:
1b a
dx ⎰= ()b
a
kf x dx ⎰
= ()()b
a f x g x dx ±⎡⎤⎣
⎦⎰=
(定积分对积分区间的可加性)
()b
a
f x dx ⎰=
6、如果连续函数()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即()f x = ,则有
()b
a
f x dx ⎰=
它叫做微积分基本定理,也称牛顿—莱布尼茨公式,()F x 是()f x 的 7、计算定积分
()b
a
f x dx ⎰= =()()F b F a -
8、若()f x 在[],a a -上连续,且是偶函数,则有()a
a
f x dx -=⎰
若()f x 在[]
,a a -上连续,且是奇函数,()a
a
f x dx -=⎰
(二)、方法点拨:
1、求由两条曲线围城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解题步骤:(1)、画出图形;(2)确定图形的范围,通过解方程组求出交点的横坐标,为定积分的上下界;(3)确定被积函数函数,特别分清被积函数的上、下位置;(4)写出平面图形面积的定积分表达式;(5)运用微积分公式求出定积分。
2、求简单旋转体体积的解题步骤:(1)画出旋转前的平面图形(将它转化为函数);(2)确定轴截面的图形的范围;(3)确定被积函数;(4)v=()2b
a
f x dx π⎰
(三)、例题探究
例1、给出以下命题:(1)若
0)(>⎰
dx x f b
a
,则f (x )>0; (2)4sin 20
=⎰dx x π
;
(3)应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有
)1()2(1
2
1
F F dx x
-=⎰
, 则F (x )=ln x ; (4)f (x )的原函数为F (x ),且F (x )是以T 为周期的函数,则dx x f dx x f T
a T
a
⎰
⎰
+=)()(0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答案:B A .1 B .2 C .3 D .4
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
例2、求由曲线2
2y x =+与3y x =,0x =,2x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2232123201
:(23)(32)1331(2)|(2)|32231x x dx x x dx
x x x x x x ⎰+-+⎰--=+-+--=1201解由题意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S=
x
y
12
例3、如图所示,已知曲线2
1:C y x =与曲线()22:21C y x ax a =-+>交于点O 、A ,
直线()01x t t =<≤与曲线1C 、2C 分别相交于点D 、B ,连结,OD DA AB ,。
写出曲边四...边形..
ABOD (阴影部分)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S f t =。
解:(Ⅰ)由22
,2,y x y x ax ⎧=⎨=-+⎩
得点()()20,0,,O A a a .又由已知得()()22,2,,B t t at D t t -+. 故()()()222
20
112222
t
S x ax dx t t t at t a t =
-+-
+-+-⨯-⎰
()()3232
01132t x ax t t at a t ⎛⎫=-
+-+-+⨯- ⎪⎝⎭
3
2
332211232
t at t t at a t ⎛⎫=-+-+-+ ⎪⎝⎭
3
2216
t a t a t =
-+. ()()3221
016
S f t t at a t t ∴==-+<≤.
例4、物体A 以速度2
31v t =+在一直线上运动,在此直线上与物体A 出发的同时,物体B 在物体A 的正前方5m 处以10v t =的速度与A 同向运动,问两物体何时相遇?相遇时物体A 的走过的路程是多少?(时间单位为:s ,速度单位为:m/s ) 解:设A 追上B 时,所用的时间为0t 依题意有B 5A S S =+ 即
2
(31)105t t t dx tdx +=+⎰
⎰
3200055t t t +=+ 22000(1)5(1)t t t +=+ 0t =5 (s)
所以 A S =2
055t +=130 (m)
(四)、课堂练习:课本P95页复习题四A 组1、2
(五)、作业布置:课本P95页复习题四A 组4(1)、(8),5、10、11 五、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