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设施土壤环境及调控

第六章设施土壤环境及调控


连作与自毒作用、土传病害间的关系
根系分泌物:通过根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物的总称。 根系分泌物的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1)增加土壤与根系接触程度; (2)对养分有化学活化作用; (3)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改善根际缓冲性能。 但如果根系长期分泌同一种物质就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 和化感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破坏土壤微生物相互间平衡。
化感作用: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特定的次生物质 从而对邻近其它生物(含微生物及其自身)生长发 育产生的有益或有害的影响。
• 化感物质影响作物的方式:
化感物质首先作用于植物根细胞的细胞膜, 通过细胞膜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 代谢活动,最终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 化感物质进入环境的途径: 1、挥发:植物活体的地上部分或枯落物通过分解释放乙烯
•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发现,长时间连作后, 土壤有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的特点
• 设施土壤微生物量较露地土壤有不同程度提高, 且变化幅度大 •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逐渐增加,在设施种植4年左 右达最高,此后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微生物 量磷在2年时即出现最大值。 • 设施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过高,使土壤微生物生 长与活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 设施栽培中应该注意根据作物的需肥性及土壤养 分含量科学计算施肥量,并采取合理的耕作栽培 管理措施调节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微生物对速 效养分的吸收。
、萜类等挥发性物质的形式释放化感物质,直接或间接影响 其他生物生长。
2、淋溶:水溶性的化感物质经雾、降水或露水等淋洗或从
植物表面淋溶转移、扩散到土壤中,对其他植物生长产生直 接或间接作用。
3、分泌:植物通过根系分泌,将化感物质释放到根际土壤
中,直接或间接影响周围其他植物生长
4、腐释:植物残体经腐烂后直接释放出化感物质或由于土
五、土壤生物环境特点
1.作物种类的单一造就了特殊的土壤环境;
2.温度较高,病虫害顺利越冬; 3.连作导致相应土传病虫害加重; 4.真菌种类总量减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有 益微生物受到抑制,但是有害微生物大量发展。
(一)设施土壤中的主要酶类
土壤中主要酶类有:脲酶、转化酶、过氧化 氢酶等。 1、脲酶: 参与土壤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转化,水解尿 素生成氨,其活性影响着土壤氮素的代谢。其活 性随尿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土壤中脲酶活性 过高时,分解过量的氨,会导致挥发。 设施土壤脲酶活性比露地土壤高1一3倍,并 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升高。
三、设施土壤的酸化
化肥、农药作为农业生产 的一大催化剂,在给农作物带 来丰产的同时,也给农业带来 一些负面影响:
1、 引起土壤酸度变化。
2、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3、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
四、设施土壤的连作障碍
连作: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也说连种 。 连作对作物的影响:短时间的连作能够提高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但长时间连作会导致这两项指标的不断下降。 连作障碍:同一种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发生 的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病害严重、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 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 1.土壤次生盐渍化 2.自毒作用 3.土传病害
• 具不良性状的土壤,不但土壤养分含量低,养分不平衡, 而且土壤水、气、热状况也不协调,土壤生物状况也差。 • 可选用轻质、肥沃的耕层土壤,再掺入约为土重1/3~1/2的 腐熟的鸡粪、猪粪或牛粪,充分混匀,配成营养土做回填 土。 • 土壤养分变得丰富,土壤的物理性状变好,土壤生物特别 是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利于幼树成活和生长发育。为了 使良好的土壤空间尽可能大些,可增大树坑,以1~1.5米见 方为宜。 • 对于盐渍土,客土还有隔盐和缓冲盐碱危害的作用。
• 春秋季两次在树周围1~2米处覆盖一层3~5厘米的 碎麦秸、麦糠或碎玉米秸等作物秸秆,可起到抑 盐、保水、平抑地温的作用。 • 秸秆经耕翻沤制后,可转化为土壤有机质,释放 出氮、磷、钾、锌、铁等元素,降低土壤容重, 增大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利于土壤 生物生长发育。 • 最好结合覆盖地膜,使其优点充分发挥。
室内及温室花卉大多栽植在盆内。由于花盆体积有限 ,而植株生长期又长,故对培养土的要求就比露地高得 多。为此,应根据不同种类花木,配制合适的培养土。 要求培养土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培养土有良好的结 构,大小孔隙配合适当,有一定的保水功能,又有良好 的通气性。 • 土壤的毛细管孔隙,靠有机胶体来维持,随着植物生长, 有机胶体不断分解,土壤结构也即将破坏。而砖瓦的保水 保肥的优良性能则可长期保存。 • 利用砖瓦时,先将碎转瓦打成0.5~1.5厘米大小的碎块。种 植花卉时将较大粒的置于盆底,较小的和粉状的置于植株 根部附近,以利根系接触土壤和吸收水肥。
煤渣透气性强,疏水性好,有利根系发育。也有一定 的保水保肥能力。尤其是新产生的煤渣,干净无病虫。据 测定,煤渣中磷、钾的含量与塘泥差不多。 将煤渣中未燃透的黑炭去除,将煤渣敲碎,大块的铺 在盆底,这样有利通气排水,上面则铺以细碎的做培养土 ,再铺以鸡粪等有机肥,最后再在上面铺一层坚硬的渣块 ,以起到防水冲刷及保肥的作用。由于煤渣含磷、钾多, 故追施肥多施氮肥。
2、转化酶: 促进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能提高土壤的 生物活性。转化酶活性高,说明土壤生物活性好、 肥力高。 研究发现设施土壤转化酶活性有随种植年限的 延长而降低的趋势,其高低因作物种类及种植年限 而异。
3、过氧化氢酶: 能破坏土壤中生化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减 轻对植物的危害。 过氧化氢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阳离子 代换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的呼吸强度和微 生物数量也有一定关系。 设施土壤内部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比较稳定。
二、设施土壤的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 或过程,也称盐碱化。 土壤盐分积累是设施栽培最突出的问题,是设施栽 培中最大的土壤障碍因子。由于设施栽培作物种类单一, 加上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及管理方法,使土壤次生盐渍化 日趋严重,最高可达露地土壤的20倍以上。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 1、不合理施肥:如(NH4)2SO4 2、缺乏降雨淋溶 3、连作 过量积累的硝酸盐会引起果菜硝酸盐含量超标,危 害人体健康。
• 设施土壤中的细菌,尤其是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
细菌的数量与露地相比有较大增加;
• 种植时间短,真菌数量较多,反之,真菌数量减少,但有 害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 放线菌含量较高的土壤中,作物发病较轻,这与放线菌大 多能产生抗菌素,刺激植物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有关。 种植年限长的设施土壤中放线菌数量较种植时间较短的土 壤少
木屑质轻疏松,孔隙度大,是改良粘质土的良好材料 。使用前在木屑中放入一些饼肥成鸡鸭粪,在缸中加水发 酵腐熟,以后挖出晾至半干。 然后在土中掺入1/3腐熟木屑,并均匀混合,这样可增 加土壤的通透性。经1~2个月,木屑又会被土壤中的好气 性细菌分解为腐殖质,从而也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木 屑还能不同程度地中和土壤的酸碱性,大大有利于花木的 生长。
2、白粉病
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 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 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霉 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 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 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 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 到损失。
黄瓜白粉病
西瓜白粉病
3、菌核病
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 病害。发病部位由菌丝体集结成 结构松紧不一,表面光滑或粗糙, 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菌核。 菌核病是土传病害,以塑料 棚黄瓜受害最重,从苗期至成株 期均可被侵染。主要危害果实和 茎蔓。 发病组织出现腐朽、表皮易 剥、茎内中空、碎裂成乱麻状等 症状,最终枯死。
• 合理施肥
施肥应根据花卉生长的需要,苗小时宜淡,宜少;苗 大时可适当增加浓度和施肥次数。花卉是通过根系从土壤 溶液中吸收养分的,如施肥过多,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这 样根内细胞的水反被过浓的土壤溶液吸出体外,致使根系 “烧死”。 有机肥料还要经过充分腐熟才能施用。因树叶、菜叶 、鱼内脏等有机肥,在腐烂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热 量。如不充分腐熟就直接放到花卉根部,就会在其腐烂、 发酵、放热的过程,将根“烧死”。
作物对土壤环境的要求
• 蔬菜作物所需土壤养分的特点
1、喜肥:
将各种蔬菜吸收养分量的平均值与小麦吸收养分量进行比较, 蔬菜平均吸氮量比小麦高4.4倍。吸磷量高0.2倍,吸钾量高1.9倍,
吸钙量高4.3倍,吸镁量高0.5倍。
2、喜好硝态氮,对钾和钙的需求量大,蔬菜对缺 硼和钼比较敏感。 3、根系需氧量大
(二)设施土壤微生物的特点
1、设施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的相对数量无较大变化,仍 以细菌居多,约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一90%,是分 解各种有机物质的主要种类,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最 少。 2、设施土壤与露地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有明显差别,但在 微生物总数与设施年限关系,有着不同的研究结果。 一种认为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 微生物总数越多 另一种认为设施栽培下土壤微生物数量虽然高于 露地,但种植年限越长,其数量反而越低
土传病害的防治
1、轮作 2、选用抗病或耐病的蔬菜品种 3、改进栽培方法 (1)深沟高畦栽培,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 (2)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 (3)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并在病株穴内撒施石灰; (4)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 (5)嫁接防病,利用砧木嫁接换根,可有效预防土传病害。 4、土壤消毒 5、药剂防治
第一节 设施内土壤环境特征
设施内部农业生产的环境特点 • 温度高 • 湿度大 • 气体流动性差 • 光照弱 • 种植强度大 • 施肥量大 • 根系残留多
一、设施土壤性质特征
设施土壤耕层结构性好,毛细管孔隙发达,持 水性强,有益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但长期过量 使用化肥,土壤板结,通气透水性和耕性差,湿 粘干硬。 大棚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比露地土 壤高,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设施土壤养分不 均衡,长期轻K和微量元素。
壤中的微生物的转化作用,将原来没有活性的物质变为有活 性的物质后进入土壤环境中,影响周围植物的生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