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武术教材教法与案例分析
B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的选取
1 、内容选取要符合地区特点和学校的实际。 2 、内容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举例 南宁市南湖小学各水平段武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水平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基本掌握武术的手 型和步型
2.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灵 敏性,柔韧性
3.激发学生对学习武术的兴 趣,培养同伴间友好相 处,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基本手型、步型: 拳、掌、勾、弓步、 马步、仆步
2.基本功:正压腿, 侧压腿,后压腿, 正踢腿
3.基本动作:武术 操、组合动作、武 术游戏
水 1.通过武术的学习,使学生了 1.基本手型、步型:
平 解学习武术的意义、健身 拳、掌、勾、歇步、
二 原理和健心功能
虚步
2.在武术学习过程中,提高自 2.基本功:里合腿、 学,自练与自评的能力, 外摆腿、弓步冲拳、 增强学好武术的自信心 蹬腿冲拳、仆步穿掌
2 .中小学武术教材发生变化: 理念、教学目的和目标、教材内容
3 .中小学的武术场地器材设施 :远远不能满 足教学的需要
4. 领导不够重视或害怕发生安全事故
影响我国中小学武术发展的因素
1 受竞技武术的影响(高、难、新) 2 中国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严重制约着中小学武术的
发展。(重文轻武、门派斗争) 3 外来强势体育项目对我们传统体育项目的冲击, 影
二、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如何选取
从表中不难看出,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我
国的武术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变化,其中主要以武术
套路为主,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仅仅通过教授武术
套路恐怕很难将其精髓发扬光大。在对中小学生的
调查中发现,他们最喜欢的是武术中的散打项目。 究其原因是散打的武术技击性强、实用(但受应试教 育的影响和稳定压倒一切,该项目目前很难在中小 学开展)。虽然武术套路中含有技击性和攻防动作, 但是其技击性远不如散打,而且武术套路教学易忘, 枯燥无味,不受中小学生欢迎。
示范: 1.完整示范法 2.分解示范法 3.示范面与示范位置的选择 示范面: 示范位置: 示范速度:
讲解:
1.讲解的内容: 基本技法、动作规格、攻防含义、关键环节、
易犯的错误 2.讲解的方法: 术语化讲解、形象化讲解、单字化讲解、口
诀化讲解
<二>练习法 练习方法:1.模仿练习2.反复练习3.默想练习计 练习形式:1.集体练习2.分组练习3.单人练习 <三>评价法 新课标“评价建议”主张评价方法多元化,建议采
可以选为学校体育课的武术教学内容。关注
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
内容,开发和创编一些与本地有关的特色拳
种。武术组合动作的创新、技术动作用法的创新。(趣味武术)三、武术教学方法的运用
新课程标准倡导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教师要了解 武术教学的特点与要求。
<1>指导法
目录
一、武术的内容与分类;武术的特点与作用 二、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如何选取 三、武术教学方法的运用 四、中小学武术课程教学设计。 五、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六、中小学武术课案例分析
中小学武术教材教法与案例分析
一、武术的内容与分类;武术的特点与作用 1、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2、武术的特点 3、武术的作用
3.学习武术的基本功、组合动 作,激发与增强民族自豪
感和学习武术的主动性和 兴趣性
3.简单套路:五步拳, 少年拳第一套,初级 长拳第一路
水 1.学习武术套路动作,使 1.基本套路:初级
平 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传 长拳第二路、少年
三 统体育文化。
拳第二套、健身拳。
2.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体 2.基本功:各种压
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单元 1.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及五
教学
步拳。
目标 2.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及协调能力,
体育新课程背景下关于中小学武术现
状与对策的几点思考
一 、在新课程背景下, 我国中小学武术的现 状
武术师资不足、教材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场地设施不足
1. 中小学的武术师资: 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中, 专业的武术教师很少, 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业 的武术教师。对上海的中小学随机调查了20 所中小学( 其中小学 7 所) , 武术教师情况见 表
A 课程标准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根据各个学习领域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以及体
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 以下要求: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3.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4.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5.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6.简单易行
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评价的有效方法。善用形 成性评价。
1.观察与提问 2.抽查与测验 3.教学比赛
四.中小学武术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 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时) 教学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设 计工作。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 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等。 根据新课标,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要体现 “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要符合学生身心 发展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 需求,要适合本校教学实际条件,要重视健 康教育。
响着我国中小学武术的发展。 4 .高校培养体育师资的武术教材和教学内容已经不
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打练结合) 5. 高校中小学武术师资的培养(高考取消专项、高校
选练武术人数少)
三 、对策
1 .武术本身的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 2 .解决好中小学体育教师武术师资的培养与
体育师资武术教材和教学内容问题, 更好地为 我们中小学服务 3 .借新课程改革的东风, 4 .将武术从体育课中分离, 独自成课, 名为国 术。 5 .加大场地器材投入和建设。
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腿、踢腿,基本的
3.提高安全意识,形成遵 跳跃动作(大跃步 守纪律,克服困难,刻 前穿、腾空飞脚等)
苦习武的良好品格和高 3.简单器械教学:
尚武德
器械基本用法(刀、
剑、棍)
C.教学内容要有所创新
只要是符合武术基本特点的,符合武术
运动规律的、科学的、能强身健体的,通过
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一些有用的武术技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