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
全球性大气环流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①低纬环流:赤道上升气流→高空高压→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30°N上空成西风→积聚下沉→近地面高压(副高)→水平流向赤道(东北信风)→在赤道与南半球水平气流辐合上升。
②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30°N上空下沉→近地面副高→向北流偏转成西风→60°N与极地东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向南偏转成西风→30°N上空下沉→中纬环流
极地上空下沉→极地冷高压→水平偏转成极地东风→60°N与中纬西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水平向北运动偏转成西风→极地上空下沉→高纬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风带风向气压带属性
(影响气
候)
北半球南半球成因特征气流
极地高气压带(2个)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
极地东风带(2个)东北风东南风冷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
中纬西风带(2个)西南风西北风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
低纬信风带(2个)东北风东南风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1个)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
移动。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全球气压带风带纬度位置7月偏北,1月偏南。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随直射点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的气候状况。
季风环流: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季风环
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东亚和南亚。
东亚由于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所以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而南亚由于冬季受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因此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我国由于面向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成为世界季风最显著的地区。
项目成因
冬季风夏季风
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
东亚季
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
西伯利
亚、蒙古
西北
风
寒冷
干燥
副热带太
平洋
东南
风
温暖湿
润
南亚季
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
节移动;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
亚、蒙古
东北
风
低温
干燥
赤道附近
印度洋
西南
风
温暖湿
润
(2012四川卷)36. (36分)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南海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当图10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
(2分)
气候成因与特征
气候
因子
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及表现影响气温的因素及表现
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简称“太、大、下、人”)四个方面入手,要注意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2四川卷)表1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
读表回答6-7题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重要气候记忆表格
气候类型从上到下依次(1,热带雨林 2,热带草原 3,热带季风 4,热带沙漠5,亚热带季风 6,地中海气候 7,温带海洋气候 8,温带季风 9,温带大陆性气候 10,冰原气候)
(2012天津卷)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图5),回答8~9题。
8.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
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
射弱,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少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地势高
全年酷寒降水少
9.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5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降水类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
a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或最
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
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
最高
南半球
b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
0~15℃之间
亚热带、温带海洋
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
-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10℃寒带气候
C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年内
分配情况
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
>2000㎜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700~1000㎜
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
750~1000㎜
热带季风气候
1500~2000㎜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1000㎜
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300㎜
温带季风气候
500~600㎜
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300~1000㎜
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
<200毫米
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
候<250㎜
先从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哪个温度带;然后从海
陆位置看位于大陆西岸还是大陆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
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2012年浙江卷)2.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第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3.
5
24.
5
23.
5
22.
19.
16.
5
16.
5
17.
19.
20.
21.
5
22.
5
降雨量
(mm)
118 128 113 91 59 36 26 39 63 85 121 124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010全国大纲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
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
萄产地。
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
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