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10 河流地貌的形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10 河流地貌的形成

疯狂专练10 河流地貌的形成河流地貌的成因、影响、意义。

(2018·全国高考真题)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分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砂砾。

湖底沉积物一年中由粗和细两层组成,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考点说明考点透视考点突破1.该湖湖滨杂草湿地广布,其中杂草湿地面积宽广的是A.甲B.乙C.丙D.丁2.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湖泊沉积层可还原古代气候环境,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A.冬季风力偏大 B.夏季降水偏多C.夏季气温偏高 D.冬季光照较强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

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

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图5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A.云贵高原 B.东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5.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A.凹岸侵蚀 B.凹岸堆积 C.凸岸侵蚀 D.凸岸堆积6.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一般的河流只有一个入海口,但珠江却十分有趣,它有八个入海口,俗称“八口入海”。

下图示意珠江口八大门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环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与珠江“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密切相关的地理要素是A.地形与气候B.地壳变动C.地转偏向力D.人类活动8.珠江口海岸线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速度一直较慢,主要原因是A.径流速度快,沉积速度慢B.径流量小,搬运能力弱C.植被覆盖好,河流含沙量小D.人口密集,地面沉降速度快9.与鸡啼门相比,虎门附近浅层沉积地层中A.砾石巨大B.火山灰较厚C.低等植物较多D.海洋生物较多如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水平面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0.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①面积不断增大②坡度逐渐减缓③向东南方向扩展④增速先慢后快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1.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12.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A.三角洲面积缩小B.河口盐碱化加剧C.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生物多样性增加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

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a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A.涨潮时海浪堆积B.退潮时海浪堆积C.河流堆积 D.海浪和河流共同堆积14.我国与图中潟湖形成相似的是A.洞庭湖B.鄱阳湖C.洪泽湖D.太湖15.若此后潟湖演变成淡水湖,最可能是A.地壳下沉 B.大规模海退C.气候变干 D.全球变暖里海为一封闭海盆,水平面变化主要受制于伏尔加河径流量。

近百年来里海水平面升降幅度大,1930-1977年,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

伏尔加三角洲位于里海北部,以多汊道著称,下图示意伏尔加三角洲分区及相邻各地形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三角洲顶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c为下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洲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鱼类洄游水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伏尔加三角洲多汊道,与其形成相关的是A.地势起伏较大 B.河道下切严重C.水量变化较大 D.人工开挖排水渠17.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些大型水库用于农业灌溉等,水库建成后的伏尔加三角洲地区A.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缩小B.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大C.下三角洲平原侵蚀加剧 D.前三角洲面积可能减小18.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三角洲上A.主要汊道河床变宽、缩短B.与主要汊道相邻的汊道将萎缩废弃C.人工鱼道的作用减小D.生物多样性增加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

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河水流量②地壳运动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0.该断面4~6月河水深度持续增加,原因有①河水流量持续增加②气温升高,降水量持续增加③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④水量增加,含沙量减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1.据图判读该河段流量最大的时间是A.5月B.6月C.7月D.8月壶穴是指基岩路面上一些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凹坑,经过砂砾冲刷与磨蚀基岩坡面上原先的构造和岩性薄弱部位而逐渐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

不少壶穴底部不平,中央高,周围低,坑中有中央岛。

下图示意北京西山峰口庵石灰岩基岩路面上山地壶穴的形态特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形成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冻融作用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23.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主要形成于路旁边坡一侧的主要原因是A.坡度较缓,地表径流下渗较慢B.冲刷砂砾多,基岩磨蚀作用强C.基岩破碎,易形成原始凹坑D.基岩多气孔,易形成原始凹坑24.影响壶穴中央小岛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侵蚀强度差异B.泥沙沉积差异C.壶穴深度差异D.砂砾粒径差异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A.祁连山后退B.河流侵蚀作用减弱C.祁连山上升D.河流搬运作用减弱26.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降水稀少C.光照不足D.缺乏土层27.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气候凉爽 B.降水丰富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参考答案考点透视【答案】1.A2.A3.D【解析】1.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且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可判断只有T0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平坦面面积仍在扩大。

其它平坦面河水不会淹没,因此面积不会扩大。

故选A。

2.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沉积颗粒越大说明流速越大,因此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

故选A。

3.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T3、T2、T1、T0,说明T2和T1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径流了间歇性抬升。

故选D。

考点突破【答案】1.A2.A3.C【解析】考查等深线的判读,外力作用与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根据图中等深线,湖泊西南部等深线稀疏,湖水较浅,且有河流注入,库赛河是其接纳的最主要的地表径流,库赛湖西南部流水搬运沉积特征明显,湖滨湿地广布,故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的西南部,因此甲地是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分布区,A正确。

其它位置等深线较密集,不易形成湖滨湿地,BCD错误。

故选A。

2.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粗颗粒砂砾,粗颗粒沉积物在冰面堆积,春季,当湖面冰层融化后,颗粒物才能沉入湖底形成粗颗粒层;细颗粒层具有流水搬运沉积特征,该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形成细颗粒层;故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季节是春季。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3.结合前面分析,湖泊沉积层细颗粒为夏季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冬季风力偏大影响粗颗粒层,A错误。

该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B错误。

夏季气温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

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该年古代气候环境比往年夏季气温偏高,C正确。

冬季光照与沉积层无关,D错误。

故选C。

【答案】4.B5.A6.D【解析】4.本题考查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因此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东北平原,ACD错误,故选B。

5.河流形成的早期,河岸比较平直,此时期的河流侧蚀比较明显。

河流水在侧蚀过程中可能遇到河流两岸岩石软硬不同,较软的一岸侵蚀严重,逐渐形成凹岸,另一岸为凸岸。

此后河流凹岸不断遭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河道向凹岸一侧不断弯曲),.所以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凹岸侵蚀,BCD错误,故选A。

6.牛轭湖形成后,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排除AB,故选D。

【答案】7.A8.C9.D【解析】7.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且受台风影响,降水集中,加之流域内地势较低,珠江下游低洼区极易泛滥,分叉溢流,从而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A对;珠江水系特征的形成主要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受地壳变动影响较小,B错;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珠江口“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形成影响较小,C错;人类活动方式也会对河流的水系特征施加影响,但不是珠江口“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D错。

据此分析选A。

8.珠江流域下游地势低,径流速度不快,A错;流域降水丰沛,径流量大,B错;流域气候湿热,植被繁茂,河流含沙量小,泥沙沉积少,致使珠江口海岸线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速度较慢,C对;该地区人口虽密集,但由于地表水丰富,对地下水的开采并不是很大,地面沉降问题不突出,D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