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与评课 ppt课件
传统评课存在的弊病
评课过程形式化:旁观者多,发言讲套话,有形式少 内容。
评课内容表面化:就事论事,少深入透视,不揭示问 题,也不提合理化建议
评课结论两极化:一味附和或一概否定 评课效果零散化:缺乏统一讨论焦点,各执一点,缺
乏预先准备 评课对象教师化:评课重“教”轻“学”现象普遍
好课看什么?
有效:学有成效,追求高效 科学:符合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个性: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创新:不断求新,动态生成
这样的课不能算“好课”
“中评不中用”的课--只以教师为评课 视角
“教师唱主角”的课--只以教师为课堂 支配
“只达到认知目标”的课--缺乏生成, 忽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历史教学
观课与评课
神木八中
2007.7.17
课堂质量观之一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的质量不 仅是知识传递的质量,而且包括智慧 发展的质量,情感体验的质量。(三 维目标的统一)
观课的主要方法
听:一听教师怎样;二学生怎样。 看:一看教师;二看学生;三看师生。 想:一想教师;二想学生;三想教学效果
记:一记听课的执教者情况;二记教学的 主要过程及细节;三记本节课教学思路、 德育渗透;四记学生活动的状态;五记对 这课的简要分析。 谈:与个别学生的谈话,了解反馈信息
关注生活、关注时局
通过历史教学积极正面引导学生,学会 关注生活、关注时局、关注道德,是实现 历史学科人文性和综合性学科特点的必然 趋势。
政治教学
《思品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有四条: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二)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关注社会时事、社会生活热点。 2、注重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注重专业术语的养成。 4、注重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 5、注重学生实际行为的操作。 6、考题始终围绕着:“是什么——为什
重视地图教学
能够识读历史图表,正确计算历史年代; 能够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材料及信息;能 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整理, 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能够初步运用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评价重要历 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掌握从不同 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 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客观分析和解释社会 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么——怎么办”的主线。
新学期地 理开场白
初中地理
地理 包括 哪些 内容
怎样 学好 地理
—— 态度 决定 一切
怎样
学好
地 理— —方 法保
障成 效
学具准备: 地球仪(中等大小,上课使用)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贴书房墙上)
1、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个学校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课时安排 少,完成教学任务落不到实处。
学生兴趣不高,悟性、识记水平底,基础 不扎实;部分学生不配合老师教学,总认为 历史是一门副科,无所谓的态度。
史实严重缺失,知识混淆,基本概念含混 不清,没有整体史观。
2、平时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审题不准、答非所问,历史概念不清。 缺乏条理性和概括能力,对材料的解读
突出历史学科时序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有两个最 显著的特点:一是教学内容逻辑的时序性,即是历 史课程必须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呈现。 二是教学内容逻辑的整体性,即是历史课程必须全 景式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面貌。这种整体性的反 映,既是指历史的时空(时间上的古代、近代和现 代,空间上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各国历史),也指人 类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能力、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较弱。 书写潦草,错别字多,用词不规范等。
材料题的答案呈现三要求
(1)紧扣题意,简明扼要 (2)条理清楚,字迹工整 (3)书写完整,语言规范
格式: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语言:规范化、科学化、简洁准确化
教师教学: 关注教材中的目录,单
元标题、单元导读,每课导读,课文大 字、小字、图片、地图、材料、课中练 习、课后习题、单元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