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第五次作业答案,已整理
第五次作业
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从高到低。
它们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1)生理的需要: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
他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最基本的。
(2)安全的需要:他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
(3)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和关系。
(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题目:意志行动(ABC )。
A:要克服困难B:有目的性C:是有意识的行为D:取决于当前需要
题目:一个人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C)。
A:个性B:性格C:气质D:能力
题目:智力是( C )的综合。
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
批阅:选择答案:C
题目: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 B )。
A:诱因B:需要C:兴趣D:爱好
题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D )。
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心理学第四次作业
主观题,论述题。
(144页)
试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答: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早,并且更多是与人的生理需要与否相联系的体验。
其次,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它往往是由当时的情景所引起,一旦情景改变,就会很快消失。
第三,情绪具有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如人高兴时会手舞足蹈、愤怒时会咬牙切齿、悲伤时会泪流满面、苦闷时会垂头丧气;情感则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较深沉和内隐,很少有冲动性,且不轻易流露出来。
当然,情绪与情感的差别是相对的,有时我们很难对人的情绪和情感作严格区分,情绪和情感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
客观题,多选题。
(163页)
情绪和情感(ABD )。
A: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B:可以影响活动效率C:强度越大活动效率越高D:会引起生理变化
客观题,单选题。
下列哪个不属于创造性测量法的特点(C )。
A:复杂性B:个别性C:抽象性D:不确定性
客观题,单选题(116 )
心理学家(D )发展了创造性系统模型。
A:吉尔福特B:托兰斯C:马丁代尔D:希克森特米哈伊
客观题,单选题。
情绪与情感是以( A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识
客观题,单选题。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D)。
A:气质B:性格C:意志D:情感
心理学第三次作业
主观题,论述题。
(97页)
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有哪些特征?
答:问题解决是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序列。
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征:
(1)目的指向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是目的指向的活动,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终结状态。
(2)操作序列:问题解决必须包括心理学的序列。
(3)认知操作: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
客观题,多选题。
(85页)
思维的基本特征有(A C )。
A:间接性B:目的性C:概括性D:形象性
客观题, 单选题.
把提供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朝着一个方向、寻找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方案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A )。
A:辐合性思维B:再生性思维C:创造性思维D:辐射性思维
客观题, 单选题.
头脑中呈现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说明油比水轻时的样子是(B )。
A:情绪记忆B:情景记忆C:动作记忆D:语义记忆
客观题, 单选题.
在短时记忆中,把几个孤立的项目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单位来识记称为(A )。
A:组块B:编码C:项目D:容量
客观题, 单选题.
记忆过程包括(D )。
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心理学第二次作业
主观题,论述题。
(42页——44页)
知觉的特性有哪些?并作简要介绍。
答:知觉的特性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感觉信息,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区分出来,从而对它们做出清晰的反映。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将知觉对象中的许多个别孤立的部分知觉为一个统一
的整体。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事物的。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对象的物理性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时,知觉形象并不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保持不变。
(1)大小恒常性:是指在日常生活很常见,但是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而是认为它很自然地发生。
(2)形状恒常性:是指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变化时,我们仍然把这个物体感知为一个特定的形状。
(3)明度恒常性:是指物体的光度随阳光照射以及处于不同的光线位置,它的物理亮度随时变化。
(4)颜色恒常性:是指在一定程度的变化范围内,物体照明的颜色改变了,但是我们仍然知为特定的颜色。
(5)方位知觉恒常性:是指知觉恒常性在各个领域非常普遍,例如听声音时,尽管方向发生变化,但是我们仍然知觉为同一声音,这是方位知觉恒常性的表现。
客观题,多选题。
对事物的知觉是(A C D )。
A:受人以往知识经验影响的B:感觉的相加C:不同的人是不同的D:人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客观题,单选题。
决定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是( C )。
A:生理线索B:运动透视C:两眼视差D:结构极差
客观题,单选题。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给以反映的特性被称为(A)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恒常性
客观题,单选题。
绝对感受性是指( A )。
A: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B: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C: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
客观题,单选题。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是( B )。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
心里学第一次作业:
主观题,论述题:
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心理特征时应注意哪几点?
答: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心理特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用的测量工具应适合于研究目的的需要。
2.主持测验的人应具备使用测验的基本条件。
如口齿清楚,态度镇静,了解测验的实施程序和指导语,有严格控制时间的能力;并按测量手册上载明的实施程序进行测验等。
3.应严格按测验手册上载明的方法记分和处理结果。
4.测验分数的解释应有一定的依据,不能随意解释。
观察法、调查法和测验法都属于心理学问题的相关法。
上述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发现两个(或几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即关系的疏密程度;但却不能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
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必须借助于实验法。
客观题,单选题:
心理学是研究(C )和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A:心理结构B:意识C:心理现象D:心理咨询
客观题,单选题:
心理是( B )的功能。
A:心脏B:脑C:脊髓D:神经
客观题,多选题:
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A B C D )。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测验法
客观题, 单选题: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C)。
A:感觉适应B:感觉后C:感觉对比D:联觉
客观题, 单选题:
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是( C )。
A:弗洛伊德B:冯特C:华生D:詹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