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全册课件【精品】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全册课件【精品】


课程目标: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2、简述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
史实。 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黄易的小说《寻秦记》中写道,主人公项少龙 通过时光隧道从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回到公元前221 年这前的秦国,并有了有一系列的惊奇的体验。如果 你也能通过时光隧道从2009的现在回到战国时期的秦 国,成为一名赢政身边的贴身侍卫,你能亲眼目睹多 少秦始皇的人生经历呢?
促进文化发展 巩固统治,钳制 思想,摧残文化
促进经济发展
交通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 促进交通发展
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基本疆域
二、建立集权统一的国家
资料(秦王嬴政)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 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 成功,传后世。” “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 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获得有关秦始皇的哪些信息?
• 材料: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幸 梁山官,在山上见丞相出行时车骑很多,心 甚不快。当时大概有在其身旁的官中随行侍 者私下告诉丞相。丞相从此便减少了车骑。 始皇知道后大怒。推断“此中人泄吾语”。 于是“诏捕请时在旁者,皆杀之”。
• 这则材料说明了秦始皇怎样的性格特点
正确的统一策略,体现秦始皇 的雄才大略
秦国统一六国的因素有哪些?
1、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统一成为历史必然趋势 2、人民要求:战争带来沉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秦国自身:商鞅变法最彻底,实力最强 4、秦王嬴政雄才大略:爱惜人才,正确的统一方略
秦国统一六国影响
• 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 •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
材料九:大梁人尉缭向秦王提出离间诸侯的 建议被采纳,但尉缭对嬴政的评价却不高, 称嬴政是“ 少恩而虎狼心。”打算不辞而 别,嬴政却再三挽留,委以重任。
秦始皇爱惜人才
一、兼并六国 统一中国
①先灭弱韩:前230年;②离间灭赵:前228年; ③水灌灭魏:前225年;④王翦灭楚:前223年; ⑤北灭燕国:前222年;⑥完胜灭齐:前221年。
新“寻秦记”
• 13岁即位前:你亲见他度过了一个怎 样的童年?这样的经历对他的性格、 行为造成怎样的影响?
• 13—39岁:你觉得他能统一六国吗? 你会帮助他统一六国吗?为什么?他 是怎么做的?
• 39—50岁去世:天下初步一统,但仍 面临着哪些问题?他是怎么处理的?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 纵观一生,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 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 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 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 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 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 ;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 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 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 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 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 不难哉!廷尉议是。” ①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统一是大势所趋

赵齐 秦魏
韩 楚
材料四(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 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
材料五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 战,杀人盈城”。
人民渴望和平,渴望统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材料六: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论衡·书解》
建王朝。
--
建统 国一 家的秦 。多朝
民 族中 的国 中历 央史 集上 权第 的一 封个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 1、概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影响
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政治 地方:郡县制
统一文字:小篆; 文化 焚书坑儒 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
建立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
• 材料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 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材料八、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 术之学……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 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 死不恨矣!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称 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
认为秦王此举有何作用?
作用:增强了皇帝的权威性和独占性,显示其惟 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有利于巩固皇帝的统治 。
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 场宫廷辩论:
秦始皇竭力维护自己的特权和威严,并 且专制、残暴。
一、秦王统一六国
仔细阅读材料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 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
材料一: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 周郑双方反目成仇,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 负伤,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之尊, 与诸侯无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 频繁,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 了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就是其中 的例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人教版高中选修四 历史
全册优质课件
请思考:这首诗反映了 秦始皇的哪些主要活动?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思考:此则史实反映什么时期的什么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长期战乱。
• 材料二: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 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 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 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 材料三:今以众地者,公作(为公田劳作) 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 力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