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

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

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浅谈
【摘要】从建筑设计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古代采用的木结构建筑,还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结构建筑,无论是东方的典雅建筑,还是西方的简约大方的建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建筑设计,钢筋混泥土结构,自然,木结构,著名建筑设计师。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插画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人体艺术等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其中,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了一门炙手可热的专业,为现代的艺术发展做了重大的贡献。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师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可以说,每一栋建筑,都是建筑设计师们情感和思想的诠释。

在古代,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并没有很明确的界限,社会分工比较单纯,在中国,建筑通常以木结构为主,木匠根据主人的要求,并加上了自身的创造性,积累的中国古建筑的文化。

而在近代,建
筑设计已经成为专门学科,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建筑设计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其涉及建筑学、结构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园林绿化等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

当然,每一个建筑师都会遇到一定的瓶颈,例如如何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需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投资者和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等。

建筑设计是一种需要有预见性的工作,在设计之前,首先要掌握和了解客观情况,如自然条件、地形、气候、自然环境等。

还要考虑交通、供水、供电、排水、供天然气等情况。

每个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要节省通道面积,收到经济效益,而且可使房屋内部使用者来往方便,省时、省力。

当然,每个地方都会形成其各自特色的建筑风格,否则则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而在当前,电子计算机的利用越来越广泛的深入,从而使得利用电子计算机帮助设计师辅助解决一些复杂问题和绘制图纸带来了方便。

早期在德国,创立了最早的建筑类学校——包豪斯。

包豪斯的崇高理想是“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

艺术家的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

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和所有工艺技师共同奋斗,才能得以自救。

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幢建筑是各种美感共同组合的实体。

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可能灌注入建筑的精神。

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建筑风格来思考,包括不同时期出现
的比较的著名建筑师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种风格:第一是现代主义风格,它抛弃了以往仅仅对贵族有钱人做设计的思想,开始将设计走向人民大众,并且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用现代材料、现代的技术去做,包豪斯的出现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主要的建筑师有格罗皮乌斯、勒柯步西耶。

第二是国际主义风格,二战以后很多设计师跑到美国,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逐渐产生了一种新的风格,由于美国中高阶层人数较多,建造的建筑大多为企业单位,主要特点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玻璃幕墙。

由于这种风格盛行长达三十年之久,故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

第三是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这个时期,有一小部分建筑师开始厌倦了国际主义风格这种单调的建筑风格,开始寻找建筑符号以及美国的自身文化,于是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后现代主义风格。

第四是新现代主义风格,在西方,一直有着一批建筑家,强调建筑的形式上和功能上的完美性和合理性。

特别是包豪斯校舍建筑群。

1929年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是这个时期典型的建筑楷模,发展白色的、无装饰的、高度功能主义形式的风格。

而在六七时年代出现在纽约的“纽约五人”这个建筑集团以后,新现代主义风格在西方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无论在哪个时期,建筑设计师们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每一个建筑师都在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建筑的情感。

美国的著名建筑师赖特走着一条独特的道路,他有着崇尚自然的建筑观,他的草原式住宅反映了人类的活
动目的、技术和自然的综合,他强调建筑师与自然一起去创造,认为技术应服务于艺术,他觉得住宅应该有轮船、飞机、汽车的流线型。

可以说,赖特的建筑作品充满着天然气息和艺术魅力,他不仅尊重于材料的天然特性,而且对材料的内在性能有所研究。

其代表作品“流水别墅”是他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

整个构思大胆独特,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著名现代建筑。

同赖特的经历一样,弗兰克.盖里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来打破传统习俗,他在早期探索铁丝网、波形板、金属板等廉价材料在建筑上的运用,并采取拼贴、错位、模糊边界、去中心化、非等级化等各种手段挑战人们的想象力。

而相对于西方,东方的建筑设计也发生了各式各样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层出不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

如安藤忠雄、伊东丰雄、贝聿铭等。

出生于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并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他前往各国观察建筑并进行学习。

他的建筑理念是将东西方的文化融合,但安藤忠雄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他主张建筑必须具有三要素,为可靠真实的材料、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及人工化的自然。

光和风在他看来,被引入一些简单的几何体中,他认为建筑必须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与城市和社会发生关联,避免沉溺于诸如历史性或符号学之类的处理技巧。

同时考虑力场和墙以及层叠的风景。

著名的代表作品有沃斯堡现代美术馆、住吉的长屋、新笛洋美术馆等。

而中国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则是贝聿铭。

作为一个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他
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一个建筑艺术家,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与现代艺术融为一体。

他对于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他在事业上有着非凡的成功。

他主张建筑构造时讲究意境,为了体现与建筑的联系,他会在庭院里设计出让人看到周围景致的地方。

贝聿铭的作品成就也是辉煌的,其代表作品有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中银大厦、澳门科学馆等。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

在过去的社会里,人类利用大块石材来建造房屋,因为石材坚硬无比,例如当时所建造的埃及金字塔。

直至后来,砖瓦逐渐取代了石材的地位,砖瓦所塑造的建筑典雅非凡。

伴随着建筑材料的日益丰富,木材逐渐成为了另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我国,故宫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后来,水泥的出现使得建筑材料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

继工业革命以后,钢材受到了世界的重视,紧接着,钢筋混凝土、钢骨混凝土等令建筑产生了飞跃的发展。

与此同时,玻璃等采光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从而出现了玻璃墙体。

现代世界的人口急速增长,建筑用地也日益紧张,人类渴望的不仅仅是舒适美观,更有渴望居住环境能和谐自然。

质轻高强材料、高耐久材料等的产生以及性能深化已经刻不容缓,“绿色环保建材”的要求也应运而生。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材观,研究环保美观材料、耐火防火材料以及材料智能化,将材料的优良性能与环境协
调,构建和谐自然的居住环境,是现代建筑工程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和责任,也是建材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是一门复杂的学科,综合性强。

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熟知其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了解设计、施工工艺、工程结构等基础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建筑知识,多阅览建筑类书籍,以便我们更好的掌握建筑设计的精髓。

参考文献:李宏,《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1999年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