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经济新闻采写详解
天津文交所操盘手转战山东
艺术品金融:屠春岸是天使还是魔鬼 2011-9-22《南方周末》
天津文交所的大起大落是前车之 鉴,但后来者对艺术品证券化的 运作前景却不敢乐观。
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品领域与 金融市场领域,是两个截然不 同的世界,因为投资者的巨大 需求,突然间架起了无数的桥 梁,这就是文交所。可惜,大 多数的桥梁不是通向艺术品世 界的,这是我们这个阶段共同 的悲哀。 ——屠春岸在微博中 如此写道 ❘本报资料图❘
人文关怀,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 想。在采访新闻事实时必须坚持以人为 本的原则。 ① 首先从人的视角关注经济发展。 经济新闻要善于揭示经济发展同人的 生产能力、个人素质之间的互动关系。 ② 其次注意在经济生活中关注人的 精神、伦理道德。
(6)群众的经济生活
(7)边缘经济新闻 (8)经济消息
3.经济新专业性很强的报道。在对经济 领域发生的情况进行报道时,往往要涉及到一些业务性 问题,而经济述评等深度报道,不仅要求介绍较丰富的 专业知识,还须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因为在许多经济 观察的背后,往往是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问题和经济理论 问题。 如,经济评论《回答紧缩银根是否过度了》,就涉及到 金融学、经济学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
④相对保密性
有些经济信息由于直接关系到国家进出口计
划、新技术新工艺,不到一定的时候不宜报道, 因此,经济新闻必须注意保密,注意做到内外 有别,重大问题在报道前一定要请示有关主管 部门。
⑤ 信息前瞻性 不仅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经济事件或经济现 象,还要告诉受众将要发生什么,对经济事件或 经济现象进行科学的预测,提出前瞻性建议。 比如,2000年中国互联 网正被资本和传媒竞相 追捧时,《财经》杂志 记者胡舒立撰写了财经 观察《全球科技股灾之 于中国的三个警示》。
银监会上述负责人称,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银 监会认真履行牵头组织职责,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切实加强金融监管, 推动落实中央各项扶持政策。目前,农村信用社整体运营健康平稳, 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监管标准,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有效发 挥了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
3.以人文关怀关注经济生活
② 经济新闻:传递人类社会最新经济关系、经济活
动和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的信息,是反映人们在经济活 动中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
2、经济新闻的报道题材包括的内容:
(1)工业、农业、商业等经济部门所开展的各类有价值的
业务活动。
(2)党和政府新近颁布的各项经济政策。 (3)各级党政部门围绕着经济建设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 (4)经济领域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气象。 (5)各地经济部门和单位搞活经济工作的新经验、新措施。
比如,2001年《经济日报》西部大开发报 道中推出的《眼皮底下的钱为啥不赚》,就 是批评银川机场附近吃饭难、住宿难、打车 难的现象。
2.以社会责任采集传播经济信息
① 任何记者必须面对“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与选择事实的有限性”的矛盾。 记者所挑选、报道的新闻事实,往往成 为社会的关注点,记者的报道甚至会影响他 所报道的经济。 ② 经济新闻的重要性决定了其社会责任也 异常重大。 失实的经济新闻可能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 ②政策指导性
许多经济新闻,旨在配合党和政府一个 时期内的经济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其内 容本身带有很强的政策性。 如:关于农村 税费改革的报道; 关于宁波、杭州等地率先取消农业税的报道; 关于温家宝总理许诺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报 道,无不显示着国家对”三农问题“政策的 变化。
③服务实用性 首先,注重对经济政策的及时传递和科学 阐述,从而赢得受众好评。 比如,2004年2月27日,《民营经济报》刊 登报道《贷款难度加大,融资成本提升》 。 其次,通过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经济问题 的分析,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观点,从而推进 制度的创新。
银监会称九成农信社濒临倒闭报道失实
2011-07-2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静瑕 发自北京
昨日(7月19日),银监会针对有报道 “九成农信社濒临倒闭” 的消息,作出澄清。银监会有关负责人称该报道严重失实。
针对该消息,记者查阅了报道原文 《银行破产立法重启》,其中 提到“现实中,部分地方银行尤其是农信社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 并不在少数。目前,农信社近3000家,经营状况较好的农信社只有几 百家,不到总量的十分之一。”然而在被网站转载之后,“九成农信 社濒临倒闭”被用于文章标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经济新闻的采访 (一)经济新闻采访的原则
1.用经济规律解读经济现象
① 在采访观念上,要摆脱政策宣传的模式,对 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客观记录。
② 在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上,既要反映成就还要 发现问题,对经济发展起预警作用。 ③ 在新闻事实的认识视角上,既要把握经济现 象又反映经济规律,对经济活动起指导作用。
----警示之一,针对于一意为国内网络公司海外上市施 行各种管制的政府主管部门。 历史给予中国网络公司的机会毕竟是有限的,一意对其 海外上市进行阻碍,将致坐失良机,更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行 业的兴起。从当时到现在正好两个月,主管部门在政策行为 上未有明显松动,而国际上的科技股灾已经来临。仅从新浪 此次上市的股价表现,可知市场对中国网络股的热情已大幅 降温。笔者的话不幸言中。 ----现在,应当是对主管部门过度管制进行检讨的时候 了。采取政策措施迅速亡羊补牢,或许可使中国公司在近中 期的市场中获得一些机会,但丢失之“羊”直接统计也可达 数亿美元,间接统计更难以估算,中国新经济的成长遭受重 大损失已成事实。 ……
第四章
经济新闻采写
一、经济新闻的内涵和特点 二、经济新闻的采访
经济新闻采访的原则;
经济新闻采访的方法; 经济新闻采访的要求。 三、经济新闻的写作
一、经济新闻的内涵和特点
1.经济新闻的内涵
• ① 经济的内涵: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上层建筑
赖以建立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下的定义。 • 经济新闻中的“经济” 一词,指的是经济学中所研究的 “经济”,即社会生产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的社会生活全过 程,如经济关系、经济工作(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经济生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