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的重视。
近来,中国很多大城市都对智能交通投资不止,掀起一番投资热潮,本文希望通过对德国智能交通的介绍,给国内智能交通建设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1.德国公路交通概述
(1)德国的行政管理体制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欧盟作为巨大的经济体,其巨量经济流也使德国成为欧洲客、货运输的枢纽地区。
德国联邦政府将原来的联邦交通部改为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
这种大部制管理体制,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各个环节与相关行业的密切衔接,有利于资源整合,促进了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
德国公路共分为四个等级:联邦远程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和国道)、州道、市、县道路和城镇公路。
德国公路实行分级管理模式,国家、州、市县分级负责,德国的行政管理系统如下图所示。
(2)发达的综合交通体系
发达的综合交通体系德国政府将交通发展从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系统挖掘各运输方式的潜力,并将其统筹规划建设,以形成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
目前,德国“大交通体系”的模式在世界上属先进模式。
这除了跟体系建设观念有关之外,还与其贯彻整车和“综合集成”思想有关。
与此相适应,在运输流域,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比较紧密,多方式联运比较发达,注重高效衔接和功能互补,充分发挥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整合和优化效能。
公路方面,德国是世界上公路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公路总里程约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约1.28万公里;德国不仅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速公路网络来承担远程的公路运输要求,还拥有覆盖面广、连接纵深的集散网络来提高公路运输的可达性和服务深度。
铁路方面,经过长期的发展,其客运铁路网络布局完善,具有换乘方便、售票系统便捷、发车频率高、服务人性化等特点;已建成层次多样、衔接顺畅、功能互补的轨道交通系统,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客流需求。
水运方面,一汉堡港为核心,与不莱梅港组成双枢纽的“迈向世界的门户”,多瑙河、莱茵河等流经德国,形成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络。
2.高度智能化的公路交通
德国公路信息化程度非常高,交通高度智能化有效地提高了公路网的效率与安全。
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到各种车辆的管理,以及各类交通网络的运行信息,已经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一切均在有条不紊的运行,交通参与者的信息多在较为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中。
通过智能交通干预,可以减少产生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约为25%至30%,道路通行能力提高约10%,可减少最50%的交通堵塞,可以说,不仅提升了公路的使用效能与安全,也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1)完善的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设施
德国高速公路通信信息管理系统由专用通信网络、紧急电话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显示、发布系统和监控管理中心组成。
专用通信网络和紧急电话系统由联邦交通主管部门建设和管理,所有通信信息设施可直接接入,全国统一标准。
高速公路上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交通分析和信息发布以及交通信息化等设施由各州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建设、管理和维护,公共信息对外发布共享。
监控管理中心由公路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与警察部门职责分明。
公路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交通的诱导、疏散和信息发布等交通管理,而警察部门负责道路安全及监督检查等,两者信息共享。
德国拥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各种道路管理和各种监控设施非常完备。
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一般道路,各种交通信息提示牌随处可见,在比较繁忙的高速公路上,平均每2
公里就有一个道路检测站(由感应线圈、能见度测量仪、温度测量仪等设备组成),用于收集交通以及与交通有关的数据,如车型、速度、车量数、降雨量、盐碱度、温度、能见度等交通信息。
科隆市交通控制中心,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电子传感器、红外和超声波流量探测系统、道路气象监控等系统,将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行驶状况(数量、车速)、道路环境状况(路面湿滑度、道路能见度)等数据及时收集智能处理,操作系统简便直观,功能强大。
该中心共有l0名工作人员,两人一班,负责监控科隆市域所有高速公路,除对特殊事件进行人工干预,其他全部自动处理,工作效率非常高。
(2)科学的交通管理
德国公路管理部门针对道路拥堵成因从三个方面改进,一是改进道路施工管理,如施工时间的调整、集中施工以及工期提前奖励等;二是优先排除交通瓶颈和干扰,三是优化交通信息与道路管理,增加远程控制系统,加强道路养护。
此外,则通过法律规定,出行车辆一般状况下不得占用应急车道,货车行驶不得长时间占用小车道,交叉路口并道须拉链式行进,高速行车不得长时间开远光灯等,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了道路的行车效率与安全。
(3)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
德国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的信息化管理中,运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应急通信系统、隧道安全监控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 IS地理信息系统、交通网络控制系统、交通信息发布查询系统等,这些先进的交通通信信息技术手段,为交通管理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技术保证,同时也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4)交通参与者的良好素质
德国交通秩序的井然有序令人印象深刻,而其背后反映的是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
在德国,并没有专门的交通警察,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完全靠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来引导,所有交通参与者共同遵守,显得有序规范;在火车站,也没有专门的检票设备和检票人员,所有人自觉购票,在高速公路堵车时,所有车辆有序排队,少有加塞超车;在无信号灯的路口,车辆必然遵守礼让行人的原则。
3.结语
德国的智能交通不管是在技术还是在管理方面都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们当前公路用地日趋紧张、公路建设趋向饱和的情况下,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并值得思考学习的。
从管理方面多下功夫,提升公路通行效能,交通智能化是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