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升和毫升 1教案 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升和毫升 1教案 冀教版

认识升和毫升
教材说明:
认识“升”和“毫升”。

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第一个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容量(容积)的概念。

教材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空杯子,提出
“()”的问题,同时通过书中同伴的交流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先把
(),再(),然后
()。

二是先把(),再
(),观察、比较(),判断()。

在“倒水”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兔博士的话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容量大。

”教材的这些内容,不是教师教学的文本,而是课堂教学的指导和学生活动结果的预设。

在课堂活动中,不要先介绍(),而要(),在分组“玩”的过程中,()。

第二个数学活动,首先()。

教材出示了两个()不同、()相同,而且装饮料的()也一样的两个杯子。

通过兔博士的话提出“()”的要求。

同样教材通过两个同伴谈话的介绍,把这两个杯子的饮料分别倒入同样大的杯子里进行比较,同时,介绍用量杯和量筒可以测量饮料多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认识量杯和量筒。

在认识了不同测量工具、知道了升和毫升及它们的字母表示后,教材设计了“()”,让学生学习读量杯的刻度,了解饮料的多少。

最后,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1题是直接读出量杯和量筒液体的多少,并填空;第2、3题都是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活动,其中第3题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使两个杯子里的水变的同样多。

教学活动中,用量杯和量筒测量饮料多少的方法,学生如果提不到,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进行。

另外,教师还可以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品,让学生练习认读液体的净含量。

本课在学生“玩水”时,提醒学生注意,节约用水,不要弄湿其它物品,并注意安全。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了解升和毫升怎样的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
两个完全相同的空杯子,两个粗细不同、高度相同的杯子,量杯、量筒。

每个组两个高矮粗细都不同的杯子,一个水盆或水桶。

教学方案:
测量饮料的多少?引出量筒和量杯,让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初步了解各种测量工具。

师:现在,老师就发给每个小组一组测量工具,仔细观察,待会儿给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1:量筒是直上直下的,量杯是上粗下细。

生2:量杯和量筒上边都画有刻度。

量筒上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生3:量杯和量筒上都有mL这样的字母。

生4:量筒有粗细之分,细高的量筒刻度之间的间隔大,测量时会更精确。

生5:我看到了三种量具分别可以测量不同的液体,一个最多能测量100毫升,另一个能测量250毫升,最大的量杯能测量1000毫升。

……
学生一边说,教师在实物投影上一边演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