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1. (2分) (2018高三上·瓦房店月考) 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法拉第有“电学之父”的美誉.下列陈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 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来研究电和磁的现象B . 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来描述电场和磁场C . 法拉第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D . 法拉第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2.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如图,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处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小球静止于A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0°,现用力将小球缓慢拉到最低点B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球将回到A处停下来B . 小球将在A,B之间往复摆动C . 场强的大小为E=D . 小球从B向右摆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为mgl(1﹣)3. (2分) (2019高一下·蒙山月考) 两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球心相距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10-6N,若它们的质量、球心距离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的万有引力为:()A . 4×10-6NB . 2×10-6NC . 0.25×10-6ND . 10-6N4. (2分)(2016·济宁模拟) 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过程中,对比甲乙两辆车的运动,两车在计时起点时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 甲车任何时刻加速度大小都不为零B . 在t=3s时,两车第一次相距最远C . 在t=6s时,两车又一次经过同一位置D . 甲车在t=6s时的加速度与t=9s时的加速度相同5. (2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2.0 J,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1.5 J。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粒子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少2 JB . 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3. 5 JC .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 JD . 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 J6. (2分)质量为m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受到向心力为B . 受到的摩擦力为C . 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D . 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7. (3分) (2018高一下·丘北期中) (多选)某质点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0~6 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 在6~14 s内,质点位移是24 mC . 在10~14 s内,质点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 . 在t=2 s末,质点的速度为3 m/s8. (3分) (2020高三上·汕头期末) 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如图所示,斜面上放一质量为、长的薄板。
质量为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位于薄板的最下端,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开始时用外力使、静止在斜面上,某时刻给滑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同时撤去外力,已知重力加速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在滑块向上滑行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B . 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0.5sC . 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JD . 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J9. (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理想电压表、示数为、,其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和;流过电源的电流为I ,其变化量的绝对值为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灯泡电阻不变化A . 小灯泡变暗,、变亮B .C . 不变D . 不变10. (3分) (2017高二上·定州期中)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A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光滑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θ=30°,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则()A . 斜面体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mgB . 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mgC . 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的大小为(M+m)gD . 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mg二、填空题 (共2题;共12分)11. (5分)(2020·泉州模拟) 图甲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从A处自由下落,毫秒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下小铁球经过光电门B的挡光时间t,小铁球的直径为d,用作为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1)用游标卡尺测得小铁球的直径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mm;(2)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A . A距地面的高度HB . A,B之间的高度hC . 小铁球从A下落到B的时间tAB(3)要验证小铁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只需验证等式________是否成立即可(用实验中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4)某实验小组测得小球动能的增加量ΔEk总是稍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12. (7分) (2017高二上·清水期末) 某同学为了测定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的电阻率,现设计如下(1)先用一个有三个倍率的多用电表粗略测量该导体的电阻,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该导体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__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2)图乙中给出的是用分别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导体直径和用游标卡尺测量该导体的长度上时的示数,直径应为D=________mm,长度应为L=________cm.(3)为了更准确的测定该导体的电阻,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如下:A.伏特表(3伏,内阻约为3千欧)B.伏特表(15伏,内阻约为20千欧)C.安培表(0.6安,内阻约为1欧)D.安培表(3安,内阻约为0.2欧)E.滑动变阻器(20欧,最大电流1.0安)F.滑动变阻器(100欧,最大电流0.60安)G.3伏电池组H.电键、导线若干①电路实验时应选用器材:________(填序号)②在如图丁虚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________.三、计算题 (共4题;共50分)13. (10分) (2016高一上·宜宾期中) 4×100m接力赛是奥运会上最为激烈的比赛项目,有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处作了标记,当甲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立即起跑(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及人的反应时间),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设乙起跑后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试求:(1)若s0=13.5m,且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则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多大?(2)若s0=16m,乙的最大速度为8m/s,并能以最大速度跑完全程,要使甲乙能在接力区完成交接棒,则乙在听到口令后加速的加速度最大为多少?14. (15分) (2017高二下·金溪期末) 如图所示,均匀导线制成的单位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每边长为L=0.2m,总电阻为R=10Ω,总质量为m=0.04kg.将其置于磁感强度为B=5T的水平匀强磁场上方h=0.45m处,如图所示.线框由静止自由下落,线框平面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cd边始终与水平的磁场边界平行.当cd边刚进入磁场时,(重力加速度取g=10m/s2)(1)求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2)求cd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3)若此时线框加速度恰好为零,求线框下落的高度h.15. (15分) (2017高一上·徐州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m=3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沿斜面下滑,经O 点以速度v0水平飞出,落在木板上瞬间,物块水平速度不变,竖方向速度消失.飞出点O距离地面度h=1.8m,质量M=3kg、长为L=3.6m的木板B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木板高度忽略不计,其左端距飞出点正下方P点距离为s=1.2m.木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μ2=0.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1)小物块水平飞出后经多长时间小物块落到长木板上;(2)为了保证小物块能够落在木板上,初速度v0的范围;(3)若小物块水平速度v0=4m/s,小物块停止运动时距P点距离是多少.16. (10分) (2017高二上·福州期末) 如图所示,某一新型发电装置的发电管是横截面为矩形的水平管道,管道的长为L、宽为d、高为h,上下两面是绝缘板.前后两侧面M、N是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板,两导体板与开关S 和定值电阻R相连.整个管道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沿z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管道内始终充满电阻率为ρ的导电液体(有大量的正、负离子),且开关闭合前后,液体在管道进、出口两端压强差的作用下,均以恒定速率v0沿x轴正向流动.求:(1)开关闭合前,M、N两板间的电势差大小U0;(2)若已知矩形管道的横截面积为S.在保持管道截面S及其他量不变的前提下,矩形管道的宽和高可任意调整.则开关闭合后电阻R可获得的最大功率Pm多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填空题 (共2题;共12分)11-1、11-2、11-3、11-4、12-1、12-2、12-3、三、计算题 (共4题;共50分) 13-1、13-2、14-1、14-2、14-3、15-1、15-2、15-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