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概 论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概 论

第一章 概论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临床基本知识 发展简史 地位与作用 范围与内容
定义
• 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是应用康 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 究有关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 功能障碍,结合内外科疾病 特点、进行康复评定、综合 治疗、残疾预防以及康复教 育的一门学问
第一节 临床基本知识
• 1969年,WHO,康复的定义为“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 社会的、教育的和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活动 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一、基本原则-1
(一)残疾预防原则 • 具有高度的残疾预防意识:重点是残疾的二、三级预防 • 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早期介入
(二)结构与功能复原的原则 • 疾病与损伤一旦导致了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的损伤,就应当首先采
用医疗和康复措施,尽可能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坚持复原的 原则
基本原则-2
(三)代偿原则 • 体内代偿:系统内功能重组和系统间功能重组 • 体外代偿:附加于身上的和经常与身体接触的代偿
免和减少了使用药物治疗的种类和剂量,减少甚至完全避 免了药物的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显著增加了临床治疗效
(四) 防治并发症 • 减少多种因长期卧床治疗而引起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褥疮、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肌力肌耐力 下降、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及关节挛缩等的发生
二、地位
(一)心肺康复、砥柱中流 • 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有心脏病康复和肺康复
(二) 内外并重、媲美主流 • 内外科疾患康复实际上有着与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同样重
要的地位,它们关系到患者生活质量,在医疗工作中绝 对不能厚此薄彼 • 它们是整个康复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四节
一、范围
范围与内容
• 从广义上讲,是除骨科康复和神经康复以外的 所有疾病的康复
• 由于骨科康复和神经伤病康复在我国发展较早、 体系完善、相关专著较多,已经成为康复医学 领域里成熟的专科康复,故不包括在内外科疾 患康复学之列
二、形成阶段
• 20世纪50~70年代 (一) 电疗的形成 (二) 光疗法的形成 (三) 其他疗法的形成 (四) 心肺康复的形成
–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地方性医疗法案中提出了心脏病、 癌症与卒中的康复
– 同年,美国举行了第一届癌症康复学术会议
三、发展阶段
• 20世纪70年代以后
(一)心脏康复 (二)肺康复 (三)骨质疏松康复 (四)癌症康复 (五)中国传统康复
(四)适应原则 • 功能适应 • 心理适应 • 环境适应
二、临床思维方式
• WHO于2l世纪初正式发布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 强调以功能为核心
(一)身体功能与结构 (二) 个体活动 (三) 社会参与
三、临床基本程序
• 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 初期康复评定 • 制定康复目标 • 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计划 • 实施康复治疗 • 中期康复评定 • 末期康复评定
二、内容
(一)循环系统 (二)呼吸系统 (三)免疫系统 (四)消化系统 (五)泌尿生殖系统 (六)内分泌及代谢系统
(七)肿瘤 (八)感染性疾病 (九)眼科、耳鼻喉科及口腔
科疾病 (十)皮肤疾病 (十一)慢性疼痛康复 (十二)其他疾病康复
思考题 1.什么是内外科疾病康复学? 2.进行内外科疾病的临床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实施内外科疾病康复治疗的临床基本程序是什么? 4.内外科疾病康复治疗的临床思维方式是什么? 5.为什么说Levine是心血管病康复医疗的奠基人?
• 1981年,WHO,康复的定义是“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 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发展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 教育和周围环境相适应方面的潜能”
• 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旨在研究如何应用康复的理念和方法防治内外科疾 病所引起的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损伤、个体活动及社会参与能力受 限,重点实施残疾的二、三级预防
何成奇
第三节 地位与作用
一、作用
(一) 预防残疾 • 将患者的功能和能力受限的程度降到最低
(二) 治疗作用 • 合理选择物理疗法可控制病理过程的发展,防止产生
严重的不良后果,而且理疗无副作用 • 物理疗法对某些疾病能取得显著疗效,甚至治愈
(三) 减轻副作用 增强疗效 • 改变了在治疗措施中起主导地位药物治疗的传统方式,避
第二节 发展简史
• 萌芽阶段 • 形成阶段 • 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
• 20世纪40年代以前
(一) 电疗的产生 (二) 光疗的产生 (三) 声疗的产生 (四) 心脏康复的萌芽
– 40年代,美国,Levine提倡“坐椅子疗法” 代替心肌梗 死患者卧床静养,被誉为心血管病康复医疗的奠基人
(五) 肺康复的出现 – 40年代,美国,从肺结核开始了肺康复临床实践之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