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3框善用法律名师优质课件新人教版20180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3框善用法律名师优质课件新人教版20180


课堂练习
7.小毅父母离异,小毅随母亲生活。但小毅 的父亲胡先生一直未支付小毅每月的生活费 。2018年6月,小毅将父亲告上了法庭。小毅 ( A) ①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权益 ②采取了行政诉讼的手段 ③具有法治精神,善用法律 ④受到侵害时,懂得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 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 手段是( D ) A.法律 B.非诉讼手段 C.道德 D.诉讼手段
课堂练习
2.初中生林宇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 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 法支付诉讼费用,可林宇一定要为爸爸讨回 公道。这时林宇应该懂得( D ) A.采用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B.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维权 C.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D.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维权
课堂练习
5.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于2018年3月26日 依法以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对携程亲子园工 作人员郑某等8名被告人提起公诉。这是属于 ( D)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非诉讼手段 D.刑事诉讼
课堂练习
6.如果有人经济上有困难,无力支付法律 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应 该( D ) A.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放弃维权或采取武力方式报复 C.找对方协商调解 D.寻求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帮助
课后训练
4.小李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竟 以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不发。万般无奈之下 ,小李决定用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讨回 工资,该手段是( B ) A.请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B.到当地人民法院状告工地负责人 C.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D.通过媒体曝光工地负责人的行为
课后训练
5.小林的父母从事个体经营,因不满某工商 管理人员的粗暴执法,向工商管理部门进行 了投诉。这种维权的手段是(A ) A.非诉讼手段 B.民事诉讼 C.刑事诉讼 D.行政诉讼
课后训练
6.朱某拾到刘某的进口名牌相机,刘某要求 其归还,但经多次协商后朱某仍拒绝归还 。刘某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 决朱某限期归还相机。由此可见(A ) A.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朱某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C.违法行为只需受到民事制裁 D.诉讼是依法维权的唯一途径
课后训练
7.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并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 方式,而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在以
课后训练
【案例分析】
王某的妻子罗某去世后,王某和女儿王蕊 一起生活。后来,王某与朱某结婚,再婚10年 后因遭遇车祸不幸身亡,留有与前妻罗某共同 购买的三居室楼房和8万余元的银行存款等遗产。 朱某以王蕊是未成年人为借口,蛮横地独占了 王某的遗产。
对此,学习小组的组长小亮认为:王蕊应 该直接向法律服务所起诉,因为法律服务所是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权威的手段。王蕊可以通 过行政诉讼来解决财产继承的纠纷。
课后训练
2.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 ,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 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是( C ) A.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课后训练
3.小明的父母离异后,14岁的小明跟随爷爷 奶奶生活,由其父母支付抚养费。但最近几 个月,小明的父母都以各种借口对小明的生 活不闻不问,拒不支付任何费用。在这种情 况下,小明可以(D ) ①向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请求帮助 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 ③请求妇联帮助解决问题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堂练习
9.八年级学生小涵在网上连载自己的原创小 说时,无意中发现有人抄袭了自己的作品并 在某著名文学网站上以原创的名义进行发表 。对此,小涵可以采取的行动是( C ) A.叫上朋友一起对抄袭者进行人身攻击 B.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C.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D.与抄袭者直接争吵
课堂练习
下情形中,你认为最适宜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的是( A ) A.父亲以佳佳不随父姓为由,拒不支付抚养费 B.某班同学因数学老师上课拖堂准备状告该老 师
C.王某因同桌给他取“绰号”,与其发生激烈 争吵
D.小李购买的图书有缺页现象,要求书店予以 更换
课后训练
8.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小莉在放学回家的路 上,被两个不法之徒拦住,要求她第二天上 交100元“保护费”,不然就划破她的脸。 小莉处理此事的最佳方式是( C ) A.找几个同学把两个不法之徒狠狠地教训一 顿 B.破财免灾,想办法凑齐钱交给不法之徒 C.告诉家长、老师或公安人员,请求保护 D.对不法之徒的要求不予理睬
课堂练习
3.当你面对下边漫画中的两难选择时,最好 的做法是( C ) A.不告诉老师实情,因为做人要遵守承诺 B.为不伤同学友情,要编造理由蒙骗老师 C.要奉劝小奎严于律己,纠正不良行为 D.当老师问到我的时候,善意谎言不为错
课堂练习
4.广东省开平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开平市村民 方某状告政府不作为案。方某状告政府属于 ( C) 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一般诉讼
10.下列对漫画中交保护费的学生的行为认识 正确的是( D) A.是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表现 B.是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表现 C.是机智灵活地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表现 D.没有做到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据调查,校园欺凌案件近六成的诱因是同 学之间的口角和玩笑等,受欺凌者多选择沉 默和忍受。这一调查结果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D) ①依法自律,用法维权 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③学会平等尊重他人 ④维护正义,让好朋友报复欺凌者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课后训练
(3)小亮说的话中有几处错误,请你帮忙改正。
①“直接向法律服务所起诉”改为“直接向人 民法院起诉”。 ②“因为法律服务所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权 威的手段”改为“因为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 益最权威的手段”。 ③“通过行政诉讼”改为“通过民事诉讼”。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3课时 善用法律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课堂练习
课后训练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 法律 与人打交道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 寻求 法律救助 ,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 来维护合法权益 。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 构,如 法律服务所 、 法律事务所 、 公证处、 法律援助中心 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 有效的法律帮助。
课后训练
(3)我们在遇到不法侵害时,双方力量对比 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 智斗;可以采用“呼救法”“周旋法”“ 恐吓法”等设法脱身;设法稳住歹徒;记 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的去向;及时拨打 110报警电话等。
课后训练
三、综合探究题 12.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某校八年级学习小组拟开展一次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问题: 【善于斗争】 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删除了“敢于斗 争”“见义勇为”等内容,不再鼓励中小学生 牺牲自我“敢于斗争”,而是要求他们“遇到 坏人坏事主动报告”“遇到侵害要善于斗争, 学会自救自护”。
课后训练
9.一天晚上,八年级学生小丽独自走在回家 的路上,发现有两个男青年一直跟踪着自己 ,她马上走到行人较多的地方,并打电话让 爸爸来接她回家。小丽的做法( B) A.是不应该的,给爸爸添麻烦 B.是有勇有谋应对非法侵害,保护自己的表 现 C.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 D.不履行公民义务,纵容违,可以寻求国家的 法律救助。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 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 以直接向 人民法院 起诉。 4.诉讼是 人民法院 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 法定程序解决 纠纷 和 冲突 的活动。诉 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 最正规 、最权威 的手 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 最后屏障 。
据此,学习小组的组长小亮提出疑问:如 果我遇到被人抢劫的事情,我该怎么办呢?
课后训练
(2)请你告诉小亮同学应该怎么办。
①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 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 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②常见的方法有: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 子巧妙周旋;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 其他成人的帮助;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 特征;了解其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
课前预习
5.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 内的全体公民 义不容辞 的责任。当国家利 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 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 正当 权益。
课前预习
6.我们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 和敬佩。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 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 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 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 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 罪作斗争。 (2)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 、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 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 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二、辨析题 11.背景材料: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学习了 《善用法律》后,小丽说:“当我们遇到 不法侵害时,我们应奋不顾身地冲上去与 之搏斗,制服歹徒。”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请你对小丽的 观点进行辨析。 (1)小丽的观点是错误的,未成年人要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课后训练
(2)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 会的褒扬和敬佩。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 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 ,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 ,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 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