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货币银行学》学位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The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学时/学分: 60(其中理论课45学时,课程论文15学时)/4
适用专业:金融学(专升本)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财务学,会计学等课程
推荐教材:
李明贤主编.货币银行学.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戴国强.货币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7月
参考教材:易纲,吴有昌主编.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M·米什金(美).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全面掌握货币起源、定义和计量、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理论、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理论、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能运用一般理论分析现实的金融问题,掌握货币银行领域里的一些新情况和新的理论成果。
二、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 货币与货币制度
1.考核内容
(1) 货币的起源 (2) 货币的形式 (3) 货币的本质 (4) 货币的职能 (5) 货币制度
2.考核要求
(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
(2)从货币的起
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辨析各种货币学说。
(3)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
(4)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
重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二) 信用与信用工具
1.考核内容
(1) 信用及其产生 (2) 信用的历史 (3) 现代信用及其作用 (4) 现代信用形式
2.考核要求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重点掌握高利贷信用的特点作用,正确认识
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2)重点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3)正确理解现代信
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以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
(4)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应用范围。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三) 利率理论
1.考核内容
(1) 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2)利率的种类 (3)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4)利率的功能与
作用
2.考核要求
(1)了解利息的来源,了解中外经济学家对利息本质的理论;能从利息的来源揭示利息
的本质。
(2)掌握利率的划分标准及其主要分类,能应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进行计算。
(3)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了解西方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掌握影响利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能对我国影响利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4)掌握利率的一般功能与作用,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5)准确识记基本概念,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四) 金融市场
1.考核内容
(1)金融市场构成与分类 (2)金融工具及其价格 (3)货币市场 (4)资本市场 (5)金
融市场管理
2.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了解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与分类方法,
理解金融市场的地位与主要功能,掌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特点。
(3)了解金融工具的基本特性,掌握主要金融工具的种类,理解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和转让价格的形成,能应用公式计算证券行市,股价指数的收益率。
(4)了解货币市场的构成与特点,掌握各子市场的主要功能与运作。
(5)了解资本市场的构成与特点,掌握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主要活动内容。
(6)理解金融市场管理的涵义与意义,掌握市场管理的原则内容、管理机构与管理手段。
(五) 金融机构及其体系
1.考核内容
(1) 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趋势 (3)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的构成 (4)国际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2.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了解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理解
银行的特殊风险。
(3)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与发展趋势,重点掌握银行性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共性与特性。
(4)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重点掌握改革以来金融机构体系的变化。
(六) 商业银行
1.考核内容
(1) 商业银行的职能、类型、形式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3)商业银行与信用货币
创造 (4)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2.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基本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2)掌握商业银行的职能,作用,
类型与外部形式,理解商业银行的特点。
(3)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重点掌握其资
产负绩业务。
(4)了解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货币的概念及其关系,理解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掌握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
(5)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重点掌握“三性”方针。
(6)理解西方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掌握管理的内容,把握经营发展的动态。
(七) 中央银行
1.考核内容
(1) 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 (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3)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2.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
(2)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条件,熟
悉各国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掌握中央银行的几种主要类型。
(3)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与特点,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
(4)能看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重点分析表内资产负债各项目的关系。
(八)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
1.考核内容
(1) 外汇与汇率 (2) 国际收支及平衡表 (3) 国际储备 (4) 国际金融市场 (5) 金融
国际化
2.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了解外汇的含义和种类:掌握汇率的种类,
能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标价方法,套算汇率;正确理解金本位制下和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决定与调整问题。
(3)了解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及各项目的关系;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并掌握调节失衡的主要方法。
(4)了解国际储备的概念与构成,理解国际储备的作用,掌握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方法。
(5)了解金融国际化的主要表现,理解金融国际化的作用与影响。
(九)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1.考核内容
(1) 货币需求概述 (2)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3) 货币供给的计量 (4) 货币供给 (5)
货币均衡
2.考核要求
(1)准确地识记基体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把握宏观和微观
分析的角度。
了解西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重点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精髓。
(3)能对货币需求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
(4)理解货币供给与供给量的概念,掌握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和各国的异同,了解货币供给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5)掌握货币供给过程的特点与机制,能具体分析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会计算货币乘数,了解货币供给新论的主要观点。
(6)正确理解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掌握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与机制,能具体分析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理解我国货币均衡的特点。
(十) 通货膨胀理论
1. 考核内容 (1)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分类 (2) 通货膨胀的原因 (3) 通货膨胀对经
济的影响 (4) 通货膨胀的治理
2.考核要求(1)正确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掌握测定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熟悉通货膨
胀的常见分类,正确认识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2)正确区分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重点分析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
(3)了解西方学者对于通货膨胀经济影响的争论,重点掌握我国学者的基本共识,能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分析通货膨胀的影响。
(4)掌握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案与对策,全面具体分析各种方案的适应症状。
(十一) 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
1.考核内容
(1)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2)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 (3) 金融创新与发展
2.考核要求
(1) 准确识记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理解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决定与反作用关
系,重点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的地位与作用。
(3)了解经济货币化的概念与含义,掌握货币化的衡量指标,重点理解货币化的作用及发展规律。
(4)了解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掌握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的主要观点,能正确辨析这两种论点。
(5)了解金融创新的含义、表现与特征,理解当代金融创新的成因,能正确分析当代金
融创新的利弊与作用。
三、考试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形式,主要题型为: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四、考试中需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对货币银行学的每一部分进行比较全面的、概括的了解和掌握。
论述题的命题应反映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