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国情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辛亥志士蔡济民的诗句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十月革命开辟了新纪元; 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
五四运动
返回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革命的新纪元; • 1915年五四运动为标志,为开端; • 客观条件:旧民主主义的失败、近代中国 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化,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提供了客观条 件。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 的斗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戊戌变 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性、妥协性,无不以失败而告终。
为什么要转变
没有完成历史任务:由于中 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 性,旧民主主义革命最后失 败了。
返 回
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黄遵宪
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操纵:中国的 财政和经济命脉,以及政治和军事 力量——半殖民地;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速了封建社会自 给自足经济的解体,但并没有使中 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半封 建。
返回
主要矛盾P65 主要矛盾P65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P64-65 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65 3. 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P65 4. 近代中国革命以什么为开端,进入新民主 主义革命阶段?P66 5.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P66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国 情
显而易见,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多种 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起着领导 的、决定的作用,是主要矛盾。
返回
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革命)
——反帝(民族革命) ——反封(民主革命) ——反官僚
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改革)
——改革开放
返回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
主 要 矛 盾
根 本 任 务
旧民主 主义? 主义? 新民主 主义? 主义?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 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等的签订 ,成 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 2、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等的签订, 加快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3、1894年7月——1895年3月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和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定,进一步加深了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4、1900年6月,八国联军战争爆发;1901年9月7 日,《辛丑条约》签定;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 廷”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返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