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理论介绍及案例
例如:进入酒吧要点酒的客人--
传统消费—只要能让我醉的酒皆可;
象征消费—给我一杯海尼根或白兰地—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
Thinking:
4.进行品牌行销的时机
(1)拥有竞争者无法复制的品质优势
品质定义:提供给消费者实质的功能,是客观的且可以比较的事物
品质行销:客观、理智(To your Mind);
品味行销:主观、感觉(To your Heart)--产品差异性不大,着重品味的传达
3.分工容易分功难(双品牌)
最终产品的品质取决于组件间的互动
消费者未具备足够的信息分割合作厂商的绩效
--铁锤品质有问题→消费者责难木柄
--木柄设计良好→消费者把功劳规给铁锤
4.绩效之不可分割性
合作无意改良组件品质(因功劳被对方分享)
合作者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因罪过由对方承担)
如果绩效可分割(由消费者决定),双品牌较有效
与授权厂商直接竞争,引起其它纠纷Thi Nhomakorabeaking:
三、品牌机构经济学
1.单打独斗的时代过了
分工合作、各尽可能--经济学之『比较利益』法则
分工产生的问题:
--如何协调个别厂商的行为、强化最终产品价值
--如何取得个别厂商合作,公平分享合作之利益
谁来面对消费者
2.双品牌理论
以木柄铁锤为例:
以品牌来协调双方合作
品牌本身不具任何价值;品牌的价值来自于公司背后支持的力量;品质有独特的差异,品牌的推广才有意义
例:怡富投顾v.s统一投信--
统一投信规模小、以国内上市柜股票为标的,基金经营绩效好但传播效果不佳,一般投资人较少得知;
怡富投顾品牌知名度高、规模大,国内、海外基金兼有,猛打怡富品牌→因为『怡富』砸招牌的损失远大于统一投信
组装占计算机的总值可事先评定吗?
『ACER』代表高制造品质吗?
高制造品质很难被复制吗?
计算机提供消费者什么象征利益?
ACER代表什么特定的社会意义?
例:ACER的美国策略—ACER的屏幕搭配其它厂牌的计算机主机,容易被主机品牌的形象所影响
★产品专利V.S.品牌行销
专利的内容对消费者是否存在实质的利益?
(2)生产者无法精确决定产品价格
(3)消费者无法事先评估产品价值
(4)产品可以提供消费者外的象征效益(symbolic utility)
Thinking:
5.策略思考:ACER的自有品牌策略可行吗?
除了组装以外,ACER可以创造其它的价值吗?
高的制造品质可以显著提升计算机的价值吗(低的制造品质只会降低计算机价值)?
制造商无意进行市场投资
市场投资无回收保障(杜邦成名后可能会终止合约或提高授权金)
市场投资也让竞争者受益
杜邦比制造商更急
6.解决方案
撤出市场
留下:
--维持现有投资
--加强市场投资
--投入厨具制造
其它方案
7.结局
反向操作,对当地厂商采购厨具
推出自有品牌MasterChef不沾锅厨具
通路行销,产品广受欢迎
(1)品质有差异
(2)消费利益随品质而定
(3)生产者对品质有直接影响
(4)品质差异是非随机的(non random)
2.品牌是奖惩生产者的工具
为何处罚生产者:
(1)产品价值无法事先认定
价值大于价格→奖励---再购买、忠诚度增加、增加购买量、口碑行销
价格大于价值→处罚---不再购买、忠诚度降低、口传效果
*计算专业分工的成本,是否小于合作所能创造的价值
Thinking:
四、品牌竞争策略
1.匿名行销(Anonymous marketing)
--私有品牌供货商,似OEM
优势
缺点
节省品牌行销成本
可获合作伙伴充分协助
做错事不用对消费者负责
受制于人
无超额利润
2.品牌延伸(Barnd extension)
5.双品牌理论之互补性
声誉可能受合作对象破坏的一方,需对另一方监督
声誉可能受益的一方,需补偿另一方
6.绩效不可分割性之解决方案
由一方买断另一方对最终产品的权利
出售者放弃其组件的命名权,成为匿名供货商
买断者拥有所有组件的命名权,独自承担风险
7.双品牌理论之延伸
以木柄铁锤为例:(2项组件的品质都有差异性)
一、品牌管理之基本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個案研討-杜邦在中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品牌機構經濟學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品牌競爭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個案研討--杜邦鐵佛龍中國創品牌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品牌管理之基本概念
1.品牌:产品的识别(Identification)
为何需要识别:
自我肯定—青少年于家中穿著因父母的强烈反对而更具满足感;
社会认可—出门在外,将内衣露出、内裤上拉,故意露出Calvin Klein的环形标志,得到同侪的注目
品牌消费之两难:不消费、不知品质;消费后,必须承担风险
品牌行销→Min. Risk(品牌消费的风险最小化)
例:财务风险、功能风险
传统消费V.S.象征消费:
例:对产品的投资来自于对产品品质的信心
(2)品牌投资是保证品质的人质(hostage)
(3)品牌投资强化象征消费(symbolic consumption)
消费者之自我肯定(self - identification)
消费者之社会认可(self - recognition)
例:Calvin Klein的内衣裤—代表叛逆
(2)品牌帮助消费者找出当事人
3.品牌是一种投资
为何投资品牌:
(1)品牌投资的特性:--弥补买卖双方信息之落差以及降低消费者对品牌、品质之不确定性
沉入投资(sunk investment):品牌投资变成资产,无法还原
专属投资(specific investment):专属于某品牌的投资
例:教育的投资是员工品质的讯号;
技术辅导不足(授权者无意协助)
技术保护不易(被授权者于合约终止后仍使用该技术)
3.杜邦的品牌策略
铁氟龙厨具制造商
消费者
4.杜邦的优势
涂装技术易于认定(由消费者出价)
百分之百技术移转(以免伤及杜邦的声誉)
百分之百技术辅导(以免伤及杜邦的声誉)
技术保护较严密(技术偷窃者无法使用杜邦的品牌)
5.困境:三个和尚没水喝
例:PC Magazine到俄罗斯发展,员工将品牌注册自在自己名下,公司发觉后,花费将近三千万元将品牌买回,并且结束俄国的发展
二、个案研讨
*详细个案内容请参考附件:个案研讨--杜邦铁佛龙中国创品牌策略
1.传统的授权安排:
技术
技术拥有者技术使用者
技术+产品
消费者
2.技术授权之困难:
技术价值不易认定
技术移转可能不完整(授权者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