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有礼、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讲稿片一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做文明有礼、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这句话也是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
把这句话定为我校的培养目标,我在这里做两点解释:第一点: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我们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是我们的资源被破坏了,环境也被污染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文明丧失了,很多人的价值观扭曲了,我们的腰包鼓了,但信仰丢了、脑袋空了。
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但大街上真诚的笑脸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见了。
我们可以出国旅游了,但出国旅游变成了转圈丢人。
我们有能力帮助非洲的一些国家,但我们的慷慨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尊重。
在国外很多饭店用英文写着提示语:如果你想安静的用餐,请等中国人离开。
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用中文写着提示语:请不要随地吐痰,请不要乱扔垃圾等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甚至是文物上都留下了中国人写的“到此一游”。
第二点:为什么要自强不息翻开中国的近代史,我们看到的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是我们从这部屈辱史中,得出的血的教训。
70年前,我们以牺牲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我们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大的距离。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还只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国防等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甚至与70年前被我们打败并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日本相比,我们还有许多不如人家的地方。
近几年,在日本国内,一些军国主义势力又有死灰复燃的苗头,他们歪曲事实,不承认70年前的侵略史,和西方一些国家联合制约中国的发展,不断地在东海、南海挑起事端。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壮大了,国力增强了,我们在扬眉吐气的同时,一定要提醒自己:历史不可重演,国人当自强。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学校早在四年前,奚衍彬校长就把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为:做文明有礼、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它充分体现出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为学生的幸福奠基,对教师的发展负责。
“文明有礼、自强不息”,这句话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也一直在传承着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
片二《易经》这本书,被列入“五经之首”,距今约有6000年,《易经》里有这样的话语: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我们人也应不屈不挠,奋发图强。
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就是说,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我们人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片三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早在1911年清华大学刚刚创立时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
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在清华演讲,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后来这句话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
做文明有礼、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这句话里有三个关键词:爱国、文明、自强。
爱国是建造精神住所,文明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强是个人要发奋努力。
这就好比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要有个家,然后与周围的人打交道,自己还要知道要强,这是人生在世的三大基石,这三方面在一个人身上会同时存在,互相起着促进作用。
片四我们今天交流主要有四个方面:爱国爱家、文明有礼、自强不息、家庭熏陶。
第一方面、爱国爱家,精神有寄托,信念更坚定第一点、说一下爱国的主要表现爱国包括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
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护国旗国徽、学唱国歌等身边具体的事情做起。
片五第二点、有志之士的爱国情怀第一位屈原: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爱国者,他想把满腔的热情献给自己的祖国,可惜却不被重用。
有人劝他到别的国家去,凭他的才能一定会被重用,升官发财,可是屈原坚决不去,他说:“我怎么能为自己升官发财而背叛自己的祖国呢?”国破之日,他投江自尽,以死殉国,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爱国诗人。
第二位岳飞: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那时候金兵常常入侵中原,百姓民不聊生。
岳飞从小就熟读兵法,苦练武艺,后来应征入伍,抗击金兵,临行前,岳飞的母亲在他的后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他把这四个字牢记心里,带领岳家军奋勇杀敌,屡立战功,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第三位林则徐:清朝末年,英国人想用鸦片敲开中国的大门,林则徐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他在虎门销烟,向世界宣布:中华民族是不可欺辱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底座上刻着一幅幅浮雕,记载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光辉事迹,其中第一幅就是虎门销烟,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拉开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序幕。
他有一颗爱国之心,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第四位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奋勇杀敌,炮弹打没了,战舰受了重伤,他和全舰300多名官兵高喊着“撞沉吉野”的口号,向日本战舰吉野号冲去,想和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壮烈牺牲。
片六第五位钱学森:1947年,刚刚36岁的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
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刻决定返回中国,她克服了美国政府为他制造的重重困难,于1955年返回中国。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的导弹、原子弹的成功发射,至少提前了20年。
他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导弹之父”。
点在美国定居,而且被聘为终身教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
可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钱学森放弃了这一切。
钱学森的爱国言行,凝聚着中华民族之魂。
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钱学森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和“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我国的国防力量现在可以说很强大,洲际导弹早已发射成功,外国不敢轻易的对中国动武,这一切都离不开钱学森为我们奠定的基础。
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祖国的生存,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祖国的发展,爱国从爱家开始,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
家族的兴旺需要每个成员的努力,国家的富强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
我们需要时刻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第二方面、文明有礼,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达尔文曾经说过,当人类拥有了一样东西之后,他们便不再是动物,这个东西就是文明。
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由此可知,行为品德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是何等的重要。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民族。
在创建文明社会的今天,如果我们人人都尽一份力,那么我们一定会创建出一个和谐、文明、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社会。
首先说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24个字,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片七从国家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我们学校早就要求,让学生背诵、铭记这些文明要点,并认真的去践行)接下来说一下文明有礼的表现:第一点,言行文明从我做起片八注重言行文明的培养,“让文明言行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应该从儿童时教育,从小事做起。
比如:办事人多时,要主动排队,不要插空乱挤,自觉遵守维护公共秩序。
咱们都参加过婚宴酒席,有的孩子不管别人吃不吃,直接将发的喜糖往兜里装。
有的孩子吃饭时,满盘子翻,不管别人爱不爱吃,把自己爱吃的都挑着吃了。
在公共场所,占座睡觉、翻越栅栏、吸烟等等,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既给别人带来了不方便,又给彼此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
我们人人都应做到礼貌待人、言语谦和、举止得体,凡事应多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拥有一颗社会公德之心,与人和谐相处,享受生活快乐,人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追求幸福,而不是来寻找麻烦与苦恼。
第二点,家庭和睦幸福安康片九“家和万事兴”,祖孙三代围坐一起唠家常,四世同堂为老人祝寿;这些景象,晚辈孝顺,长辈享受天伦之乐,一家子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反之,百岁老人5儿3女住在猪圈里;为争房产孙子打瞎爷爷的眼睛;孤独的老人守着棺材生活。
这些儿女活得会舒服吗?他们给自己的后代造成极坏的影响,也许他们老的时候也得这样过。
有这样一个儿子,他特别有钱,母亲老了,牙齿全掉了,于是他开车带着母亲去镶牙,一进入牙科诊所,医生开始推荐他的假牙,,可母亲却要了最便宜的那种。
医生不甘就此罢休,他一边看着这个有钱的儿子,一边耐心的给他们比较好牙与差牙本质的不同。
可是令医生非常失望的是,这个有钱的儿子却无动于衷,只顾着自己打电话,根本就不理会他,医生拗不过这个老母亲,同意了他的要求。
这时,老母亲颤颤悠悠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一层一层打开,拿出钱交了定金,告诉他,一个星期之后来镶牙。
两人走后,诊所里的人就开始骂这个有钱的儿子,舍不得花钱给母亲镶最好的烤瓷牙,可是不一会儿,这个有钱的儿子又回来了,他对医生说:麻烦您给我母亲镶最好的烤瓷牙,费用由我来出,多少钱不要紧,不过您千万不要告诉她,因为我母亲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我不想让她不高兴。
这是一个既维护家庭和睦,又特别孝顺的儿子。
家庭和睦,一定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家庭和睦要做到:互爱、沟通、信任、慎重、快乐。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话说得越少,越会主动,还要多进行一下换位思考。
第三点:邻里友爱互助片十“远亲不如近邻,友爱生活顺心”。
邻里在一起看孩子,唠家常;有事一定要互相谅解,邻居家有事一定要多去帮忙,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互助互爱、融洽和谐的邻里关系,是人们的共同向往。
相互打个招呼、点头微笑、经常交谈、无私的帮助,我们应该共同营造邻里和谐。
大家都知道“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他老家的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给京城的张英写信,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然而张英回馈老家人的是一首诗:“千里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家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巷因此而成。
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平等待人,忍让包容,是中华民族美德。
第四点:出行文明,共享安宁片十一“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乘车要有序,不推挤,主动为他人让座,人多走路应排队,走路不疯闹,过横道走斑马线。
左右观望,不抢道,自觉遵守交通秩序。
边走路边玩手机,中国式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在大道上滑旱冰,这都是很危险的。
外出参与活动也要注意安全。
2014年1月5日在宁夏北大寺,部分群众参加已故宗教人士纪念活动,下午1点左右,在为信教群众散发油香过程中,由于群众互相拥挤,发生意外踩踏事故造成14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