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一个真正有礼的中国人

做一个真正有礼的中国人

【焕仁文化】做一个真正有礼的中国人(文/高焕云)溯中华文明之源,看华夏风俗千姿,品礼仪独特滋味,寻文明古国精髓焕传统文化生机,仁华夏大地苍生一、何为中华礼仪文化?中国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仅存的文明瑰宝。

诞生于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中心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古巴比伦立国,为人类带来汉漠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文明史延续2000多年。

古巴比伦公元前729年灭于亚述帝国。

诞生尼罗河畔的古埃及立国于公元前32世纪,历经31个王朝,文明史全长2500多年,为人类带来象形文字、金字塔、几何学和历法。

古埃及公元前343年灭于汉斯帝国。

诞生恒河流域的古印度立国于公元前2000年,为人类带来史诗《摩诃婆国多》和《罗摩衍那》,还有伟大的佛教。

此外,阿拉伯数字源于古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传播到西方。

文明史全长1500年。

古印度灭于雅利安蛮族。

它们灭绝至今均已超过2000年。

四大古文明中惟一从未灭绝的文明就是“中国文明”。

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套宏大的礼仪思想和礼仪规范,而且其精髓深入人心,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进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

这套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即中华礼仪文化。

现在有人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礼仪之根在中国,礼仪之花在欧美,礼仪之果在日韩。

但是有个道理大家需要知道就是花可凋谢,果熟必摘,有根就能生,这也是中华礼仪必将永久生存的原因。

我们当务之急是把自己的根呵护好,等待我们的就是美丽的花和甘甜无比的果,因此振兴中华礼仪文化是当务之急!二、华夏儿女的困惑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我们知道道德及行为规范,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感受不到上级对下级的尊重,感受不到夫妻之间的尊重,感受不到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感受不到了孩子对父母的真诚尊重。

因此,也就形成了大家自认为自己知礼,但是别人却认为自己无礼,自己也感受不到受到他人尊重的现状。

当看到西方人评价现代中国人的十大不文明行为时,请问您作何感想?:1.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2.乱扔垃圾、废弃物、乱倒污水;3.在禁烟场所吸烟;4.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吵架、斗殴;5.随地大小便;6.破坏公物,损坏公共设施,侵占公共活动场所;7.排队加塞、挤车抢座、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8.语言不文明,说脏话、粗话不懂得尊重他人;9.浪费水电、粮食、纸张;10.乱闯红灯、横穿马路、不遵章守规。

请问这是我们吗?是的,我们原本不是这个样子,不知道是在何时我们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最讲规则但是我们却成了最不讲规则的人。

就像那个比喻:礼仪之根在中国、礼仪之花在欧洲、礼仪之果在日韩。

不得不承认,贪官越来越多,腐败越来越严重,他们用行动践踏了中华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几乎到了要亡国的地步了,所以习主席英明,坚持苍蝇和老虎一起打,为什么?因为这已经影响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

纠纷越来越多,人们之间的理解越来越困难,尤其医疗行业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屠刀指向了医治自己生命的天使。

叛逆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但是心灵距离却越来越远。

因此,振兴中华礼仪文化是当务之急!。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们必须明白中华礼仪出现问题的病根在哪里?三、中华礼仪的病根(一)科技人文的不同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为首党中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伟大的两手抓”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实质是协调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

真正达到和谐。

我们知道:和=禾+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让我们的生活达到小康。

谐=言+皆就是人人都能有话说,真正的民主、平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坚持两手抓,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可是,不得不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也逐渐向小康迈进,可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却在物质文明的浪潮中迷失了方向。

自私自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就开始萌芽了,这种思想的萌芽彻底让很多的国人迷失了方向,这就是某些人贪污腐败、损人利己的根源。

不可否认物质生活的改善让越来越多的看到了眼前利益,他们已经忘记了原本的信仰。

到2012年为止,中国40名外逃贪官,过亿元的贪官就有12人,仅这12人就贪了148亿余元,人均12亿,真是触目惊心!您是否想过这样一种生活?u我的生活需要都能完全的满足?u看病不花钱u我所需要的都能得到?尊重、爱、关心、物质……..只要我真需要u所有东西都不属于任何个人?你需要就可以得到u人们之间再也没有尊卑贵贱,只有分工的不同?再也不为工作发愁?u人们之间高度和谐、包容和理解?u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u用纯真的爱情约束每个人自觉地行动?婚姻不会受一张证的约束?u爱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全世界人将是一家人?我们来看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可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

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

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国家将不会存在,全世界人将是一家人。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个别人的行为代表不了共产党。

他们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在60年代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的伟大目标,我们一起的努力方向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

(二)传统文化的不兼容我们的礼仪孕育于商,成于周,发扬于孔子,一直延续到现代,孔子影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2500年之久。

传统礼仪——臣子服从君王、下级服从上级、妻子服从丈夫、孩子服从父母……..现代礼仪——更需要平等互助,君臣之间的差别在逐渐缩小,夫妻、父子、上下级间的关系也逐渐趋向平等,其实这种差别的缩小是我们社会的进步,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我们不得不说很多的礼仪文化已经跟不上我们时代的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君臣之间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习主席的亲民,庆丰包子铺的就餐等正在向我们诠释着这种差别的缩小,不言而喻,我们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都在向着平等的方向发展,不是谁欺压谁、谁管制谁的问题了。

因此用传统的礼仪来规范我们现代人的伦理道德和生活行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配套。

传统礼仪更加重视臣子服从君王,而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也就出现了上级对下级意见的不理解,也就出现父母觉得孩子不乖,也就出现了丈夫觉得妻子不贤惠等等的现象,也就造成了目前的不和谐,这就是全社会不和谐的根源所在。

“焕仁”的诞生焕云团队精心打造文化品牌。

以“焕仁文化、雲仁天下”为口号,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充分结合,推陈出新,以解决当今问题为突破口,形成的一种综合文化和思想。

(三)不知不懂继而无行也就是说不真正知礼、懂礼,更没有了行动。

看我们礼仪的根是如何腐蚀的?u把礼仪等同于形式,认为礼仪就是礼貌、礼节等形式,感觉繁琐,就省略了。

u省略形式的后果如何?孩子不尊重父母、医务人员不尊重病人、下级不尊重上级、群众也不尊重官员了、上级也不尊重下级了………….. 我们在扔掉仪的时候把我们的礼仪的魂(尊重)也丢了。

因此也就失信了——失和了我们的礼仪文化的根也是这样不知不觉中被腐蚀。

我们扔掉仪的形式就意味着你告诉别人你不需要尊重………但是尊重作为礼仪的核心,是人类高层次需要,物质生活越富足,人们所需要的尊重程度也会越高,在任何时候礼仪都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正如孔老夫子所说:不学礼无以立。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先学会做人的人,这就叫先做人,再做事。

不真正知礼、懂礼,就无法真正有礼。

很多人把礼貌、礼节、仪式等当成了礼仪,把礼仪当成了形式,丢掉了礼仪的灵魂。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如今,许多人已经觉得形式是不需要的,所以也就省略了,觉得没有必要了,当我们请和谢谢都没了的时候,会怎样呢?当你生病住院的的时候听到的是命令,你又如何忍受呢?当孩子不会对你感恩的时候,又是谁的问题呢?是否应该让刚刚懂事的孩子在您给他穿上衣服的时候对您说声谢谢呢,您在说一声:你谢谢妈妈,我太高兴了,让他感受到您也需要尊重呢?其实让别人不尊重你的就是你自己啊。

孩子对你的不尊重是在你自己对自己的不尊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们的礼仪文化的根也是这样不知不觉中被腐蚀。

事实证明,我们不是不需要尊重了,是更需要尊重了,只是传统的形式不适合我们了,但是我们是在扔掉老形式的时候把我们的礼仪的魂也丢了。

现在我们必须就把它找回来。

在现代科技和人文明显分离的时刻,呼唤文明,呼唤国人礼仪变革的时刻到了,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礼仪的概念,让全中国人都真正知礼。

知礼——什么是礼仪?礼仪就是真诚尊重和有效表达的统一——高焕云中华礼仪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发自国人内心对自己及他人的真诚尊重,并在生活中完美呈现尊重艺术,让对方收到尊重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

它是中华民族尊重生命的自觉意识在心理和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展现国人素质的关键,更是美丽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焕云在新中华礼仪文化的定义中我们强调:真诚: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只有真诚才能有信,才能有和谐,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有效:让对方收到你的心意,只有有效的尊重才能展现真诚,赢得互信。

表达:把善良的心意用文明的语言、优美的举止表现出来。

有礼无仪再好的礼无从体现,有仪无礼再好的仪也只是形式。

两者同存,相互作用,发生联系,才能有效,这才是真正的礼仪。

懂礼——为何有礼?孔子曰:礼者,敬也。

礼就是尊重。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用礼来做什么?我常常听到有的人说:“礼仪我懂啊,可是别人不一定懂。

”言下之意就是我之所以不对他人以礼相待,是因为对方不懂礼,其实,礼是用来自律的,而不是“拿个手电筒到处照”。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这就是我们为甚么学礼仪。

我为什么要尊重别人?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马航MH370坠毁说明什么?温州的公交车爆炸案说明什么?512的地震又说明什么?他告诉我们:我们和世界上的人都是同生共体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