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1.1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持续改进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挖掘潜能。
1.2 营造良好的持续改进氛围,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益,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
二、适用范围仙居锦达密封件有限公司全体员工。
三、定义◆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自上而下的,由高层管理层、部门依照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经营计划、公司关键绩效等的要求,确定持续改进项目,项目与六西格玛、精益生产改善相结合,采用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方法,组成项目团队、项目范围、改进的问题点、目标与指标、改进的措施、预期的成果,文件固化等规范化的管理。
◆QCC项目:由各部门、车间班组依据本部门存在的问题,与公司要求的差距,组成改进小组,确定项目小组的范围、目标与指标、存在问题、改进的措施、取得的成果,QC小组可以是自下而上的,也可以自上而下的,主要是一个广泛性的质量改进活动,QC小组成立后,上报管理部备案,在QC小组结束后,提供质量活动的经过、取得的效益,编制QC 小组报告。
◆快赢项目:由各部门提出的改进项目,成立团队,其特点是:投入少、容易见效、容易在短期内取得效益的,为快速改进项目。
快速改进项目需向持续改进办公室登记备案,项目实施有效后的一个月内,可提出奖励申请。
◆创新项目:项目是公司内首创,涉及技术、质量、管理、工艺、节能、材料、降低劳动强度等范围,收益没有强制性规定,但必须是创新的。
◆合理化建议:公司全体员工在工作中提出有关公司提高质量、工艺改进、环境管理、节能降耗、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改善方法和措施,突出“小、实、活、新”的理念。
四、持续改进小组架构以及职责4.1 持续改进小组组织结构图4.2 职责4.2.1 持续改进小组1)指导公司持续改进方向,确定持续改进工作的战略方针。
2)为持续改进活动提供管理和财务支持。
4.2.2 持续改进组长1)决定持续改进项目的总体规划和部署;2)评价各个阶段的改进成果,决定奖罚议案;3)裁定改进中的重大事务。
4.2.2 持续改进副组长1)协助并执行组长对持续改进的总体规划与部署;2)是持续改进的直接跟进、监督人,主持持续改进小组的全面工作;3)负责持续改进的总体计划、协调、督导、监督;确定改进方向;4)负责主持各阶段的改进检查,主持改进责任人提出的改进方案的评审;5)实施、监督改进的各阶段进度、分析、总结会议,并定期通报改进结果,确保持续改进的有效实施;6)有权对各阶段的改进成果提出整改意见,和执行相应奖、罚。
4.2.3 持续改进责任人职责1)动员所属下属《提供合理化建议提案》,收集持续改进信息,提交持续改进方案;2)按照持续改进小组的决议要求,落实执行改进事项,确保达到预期效果;3)负责本部门的整改计划拟定与执行到位;4)对所属员工进行常态培训,建立正确的改进方法和做法;5)建立本部门的改进作业基准并进行改进中检查与纠正;6)在持续改进过程有权对下属人员提出奖、罚申请;7)被确定的持续改进项目的受益部门的部门经理(或负责人)是持续改进活动中的责任人,同时是改进项目小组的项目组长,为持续改进项目的成果负责。
五、作业流程5.1 合理化提案活动流程5.1.1 提案提交两种方式:1)书面提交《合理化建议提案表》至直接上级主管2)书面提交《问题点汇总清单》至直接上级主管不属于合理化建议范围:1)原有文件有规定的;2)属部门本职工作的(有创意的除外);3)已有员工提议过的;4)公司正在制定实施的改善活动。
合理化建议或持续改进项目的信息来源和提交时间:各部门经理(或负责人)动员所管辖的全部人员参与合理化建议,在每月20日前提交适宜的《合理化建议提案》至本部门进行评审。
5.2 部门审核5.2.1 提案提交人要对所提交的提案有完整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5.2.2 部门经理(或负责人)组织审核员工(直接由部门经理(或负责人)管辖的所有人员)提交的提案。
5.2.3 以上工作部门经理(或负责人)必须在每月月底前完成,按照《持续改进控制程序》要求,将不少于2个的持续改进项目提交至持续改进小组。
5.3 持续改进小组评审5.3.1 持续改进小组组织各持续改进责任人对提交的持续改进提案在次月5日前完成立项评审,并将立项的持续改进项目录入《持续改进项目一览表》。
5.3.2 持续改进受益部门经理(或负责人)需在改进项目被评审通过后的2个工作日内完成《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并提交至持续改进小组,以便持续改进小组对改进项目进行跟进、监督改进过程的执行情况和改进成果。
5.3.3 如当月相关部门没有提交持续改进项目按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绩效扣分。
5.4 进度管理5.4.1 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受益部门经理(或负责人)是该持续改进项目直接责任人,对改进过程的进度及结果负责。
如在《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的各关键节点不能及时或无法提交相关报告的,按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绩效扣分。
5.4.2 进度跟踪:持续改进副组长负责跟踪、监督持续改进实施进度,并组织评价各阶段的改进成果。
固定检查时间每月20日,如在跟踪过程没有及时发现改进过程发生的与改进计划不符的情况,持续改进副组长按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绩效扣分;如在跟踪过程发现实施中的持续改进项目因为持续改进责任人不作为,导致没有达成《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该阶段的成果的,则持续改进责任人按相应考核标准进行绩效扣分。
5.4.3进度延迟或删除:对于正在开展中的持续改进项目遇到困难需要延迟或取消的,持续改进责任人必须向持续改进组长提交《持续改进项目延迟或取消申请》报告,写明项目延迟或取消的原因,由持续改进组长批准后执行。
不论持续改进组长是否批准该申请,持续改进责任人当月的持续改进业绩均为“0”。
5. 5 持续改进项目完成结案具备条件:—《持续改进项目效益评估及奖励申请表》—《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持续改进阶段报告》(PPT文档)—《持续改进结案申请表》—《持续改进验证报告》—《持续改进结案报告》(PPT文档)5.6成果发表5.6.1由持续改进小组对《持续改进结案报告》进行整理,编制完成《持续改进方法及经验汇编》,并在公司持续改进成果共享平台进行分享。
5.6.2 持续改进小组每月依据《持续改进结案报告》,组织各相关部门评价出每月最具价值的持续改进项目标兵,在公司公布栏进行公布。
六、持续改进考核6.1 成果奖励持续改进责任人在持续改进完成后,提交《持续改进结案申报表》,同时提供《持续改进项目注册表》、《持续改进项目效益评估及奖励申请表》、《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持续改进阶段报告》、《持续改进验证报告》、《持续改进结案报告》至持续改进小组,持续改进小组将《持续改进项目效益评估及奖励申请表》提交至财务部,由财务部最终确认项目效益后,执行相关成果奖励。
6.1.1 六西格玛/QCC/快赢项目/创新项目奖励:◆六西格玛项目连续两个月达到设定目标并结案,可对此项目进行为期6个月的奖励,按照项目的收益提取4%进行奖励;当项目低于设定目标,但高于基准值(改进前/绩效基准指标)时,按照项目收益的3%进行奖励;低于基准值,则不给予奖励。
◆QCC项目连续两个月达到设定目标并结案,可对此项目进行为期6个月的奖励,按照项目收益的4%进行奖励;当项目低于设定目标,但高于基准值(改进前/绩效基准指标)时,按照项目收益的3%进行奖励;低于基准值,则不给予奖励。
◆快赢项目(一次性)项目,当第一个月收益达到10万或以上,则对此项目进行一次性5000元的奖励;当第一个月收益达到5-10万,则对此项目进行一次性3000-4000元的奖励;第一个月收益3-5万,一次性奖励1000-2000元;第一个月收益1-3万,一次性奖励500-1000元;第一个月收益5000-10000元,则一次性奖励300-500元。
◆创新项目,按其实施后对公司质量、产能、成本、节能、管理以及环境等的提高或者改善的程度,可以进行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为500~10000元。
6.1.2 合理化提案奖励合理化建议提案奖在持续改进过程任何《合理化建议提案》如被评审通过立项改进的,持续改进结案后,成果奖励的10%优先分配给提案者。
6.2 持续改进绩效管理:被评为当月最具价值的持续改进项目标兵的,公司对参与该持续改进项目的所有成员记功1次、对持续改进项目责任人记大功1次,同时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应嘉奖,在公司公布栏张榜公布;并作为年终奖评估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具体信息由持续改进小组建档管理)。
6.3 执行力考核6.3.1 如当月没有按时提交持续改进项的,该部门经理(或负责人)月终考核时,扣除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10%。
6.3.2 如当月没有提交持续改进项目,则该部门经理(或负责人),月终考核时,扣除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20%。
6.3.3 如在《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的各关键节点持续改进负责人不能及时或无法提交相关报告的,则扣除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5%。
6.3.4 持续改进副组长如在跟踪过程中没有及时通报改进过程发生与改进计划不符的情况的,扣除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5%。
6.3.5 如持续改进小组副组长在跟踪过程发现,实施中的持续改进项目因为持续改进责任人的不作为,导致没有达成《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该阶段的成果的,则扣除持续改进责任人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5%。
6.3.6 对于正在开展中的持续改进项目遇到困难需要延迟或取消的,不论持续改进组长是否批准延迟或取消申请,持续改进责任人当月的持续改进业绩均为“0”。
扣除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10%。
6.3.7 对于已经完成持续改进项目,但不能及时提交《持续改进结案报告》的,则扣除持续改进责任人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5%。
七、相关表单(参见《持续改进控制程序》)附件1:《合理化提案申请表》附件2:《问题点汇总清单》附件3:《持续改进项目注册表》附件4:《持续改进项目评估及奖励申请表》附件5:《持续改进项目一览表》附件6:《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附件7:《持续改进阶段报告》(PPT文档)附件8:《持续改进结案申报表》附件9:《持续改进项目项目延迟/取消申请表》附件10:《持续改进验证报告》附件11:《持续改进结案报告》(PPT文档)附件12:《持续改进方法及经验汇编》(PPT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