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简介
2、民贵君轻、重民
“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 也。”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 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 之?弗去何为?……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 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左传》的思想内容
然明对子产说,为政要“视民如子”。
《左传》的思想内容
史嚣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三、先进的军事思想 1、重视战争的性质、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 2、讲求克敌制胜的战略和战术。 四|《左传》中很多关于占卜、奇异的灾异、梦、 星相以及鬼神等记载,将一些自然现象或人身 的生理现象与社会生活中的政治事件或偶然、 突发事件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作者认识上的局 限性。
功成业就,称霸中原
倒叙经过:处狄十二年、过卫、及齐、及曹、
及宋、及郑、及楚、及秦,归晋
《左传》的文学成就
2、善于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行动、对话 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 象。 3、有的人物描写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和复杂性。 三、工于语言
叙述语言:准确、生动而富有文采;简洁 凝练;言近旨远。
Hale Waihona Puke 《左传》的文学成就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
‘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 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 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 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左传》的文学成就
二、善于写人
左
传
左 传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
《左氏春秋》。
“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谷梁传》
《公羊传》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左传》的作者: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约成书于春秋末至战国初。
《左传》的思想内容
一、《左传》记事非常丰富,记载了春秋各国诸侯 的历史业绩,统治阶级的残暴、荒淫行为,揭示了
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热情赞扬了一批具有远见卓
识、富于改革精神的政治人物(如叔向、晏婴、子 产;曹刿、弦高、烛之武等)。
二、《左传》的民本思想 1、“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
于神。”
“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左传》的思想内容
天道远,人道迩。 “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
2、描写每次战争的着眼点都有所不同。
3、善于抓住战争中的主要矛盾,通过个别场 面和情节的描写来反映战争的全貌。 4、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
《左传》中的人物有:天子、诸侯、卿大 夫、将相、武士、学者、说客、祝史、良 医、商贾、倡优、役人、盗贼、侠士等, 公一千四百多个。
1、《左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
一是“累积型”
二是“闪现型”
《左传》的文学成就
重耳的事迹和活动,集中在《左传》庄公二十
八年至僖公三十二年,大致分三个阶段: 遇难出奔,周游列国; 复国即位,励精图治;
《左传》的文学成就
一、长于叙事
1、叙事翔实、内容丰富;
2、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发展,交待清楚事件 的发生(起因)、发展(冲突)和结局; 3、叙述中注重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4、将史实和神话传说、历史传闻等有机地融合 在一起,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是历史的记述故 事化,增强了叙述的故事性。
《左传》的文学成就
人物语言:包括人物对话、外交辞令、谏说、 议论 《左传》行人辞令的特点: 委婉含蓄 说理透彻 言辞雅正、简洁精练 具有煽动性和诱导性
《左传》的文学成就
四、善于写战争
1、不拘泥于正面的战斗场面的描写,而是重 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前因后果,重 在总结经验教训。
逢滑对陈怀公说:“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
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曹刿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庄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无民,孰战?”
《左传》的思想内容
3、对民意的尊重核对舆论的重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 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 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我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 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吾闻忠善以损怨,不 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 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 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