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保健学

体育保健学

.名词解释:1.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2. 运动缺乏:运动缺乏的含义久坐习惯、机体缺乏运动应激刺激、不运动或很少运动。

每周运动不足3 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0 分钟,运动强度偏低,运动时心率低于110次/min,则为运动缺乏。

3. 过度运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机体在精神,能量等方面过度消耗,使其无法在正常时间内恢复体力。

二是指当身体的某些功能发生改变时,恢复手段无效、营养不良、情绪突变、思想波动等,使正常的负荷变成超量负荷。

4. 医务监督:运用医学,生理学和卫生学的内容和方法,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包括运动员)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和观察,评价其发育水平,训练水平和健康状况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5. 哈佛台阶试验是一种通过观察定量负荷所能持续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来评定心肺耐力的实验。

6. 自我监督:是指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简单易行的医学检查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

7. 运动性蛋白尿:因运动导致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8.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具有携氧功能的含铁蛋白质。

9. 过度训练:是指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以至于疲劳长期积累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10. 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它们在人体内利用率高,也称为优质蛋白质11. 合理营养膳食:是指对人体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和量都能适应人体的生理、生活、劳动以及一切活动的需要。

12•运动性中暑:由于体温过高(40。

C~42C),身体多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导致身体虚脱直至衰竭。

13. 运动性低血糖症: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血糖降低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冷汗等不适的现象,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或死亡,常见于长跑、马拉松、长距离滑雪、滑冰和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以女性多见。

血糖浓度低于每升2.78 毫摩尔时可认为低血糖。

14. 运动性猝死: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 小时内意外死亡15. 休克:是人体遭受体内外各种强烈刺激后所发生的严重的全身性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特征。

16. 逆行性健忘:即患者不能回忆受伤经过和情况,但能回忆受伤前或更早以前的事情。

17.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从伤口流出。

18. 肌肉拉伤:是指由于肌肉突然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1 9.按摩:亦称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利用专门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体表部位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以达到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防治疾病和增进健康为目的的一种自然的物理方法二•填空1•健康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2. 采光系数:即窗户面积与是室内地面面积的比例,其标准是1:3~1:5。

3•正常胸廓横径与前后径之比约为43.4. 人体腿型有正常腿、0型腿、X型腿三种。

在两足靠拢时,两膝间隙在1.5厘米以下的为正常,若超1.5厘米为0型腿。

两膝靠拢时,两足分开达1.5厘米以上为X型腿。

5. 体脂百分比确定肥胖标准:男性为25%,女性30%。

6. 体重指数BMI=实际体重(kg)/身高(m)2,正常范围18.5~23.9 (kg/m2), 此方法对于肌肉特别发达或水肿的人不适用。

7. 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其值的高低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有氧能力。

8. 运动性蛋白尿出现于长距离跑、游泳、足球等运动,运动性蛋白尿出现率及恢复情况与运动训练的强度、运动负荷、训练水平和技能状况有关。

9. 过度训练的原因:1•训练安排不当2•比赛安排不当3•生活规律遭到破坏、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环境不良、精神受创伤、心理压力大。

10•过度训练早期症状: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

11•过度训练处理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早处理、12. 运动性疲劳主要采用主观感觉、客观检查以及运动者的经验等方法进行评价。

13. 运动引起的肌肉疲劳最明显的特征是肌肉力量下降。

14. 温水浴的注意事项:水温以40摄氏度左右为宜,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为10分钟左右,不超过20分钟,以免加重疲劳15. VA VB VC勺相应缺乏症。

VA缺乏症:夜盲症及干眼病:VC乏症:.坏血病VB缺乏症:VB1缺乏多发性神经炎和脚气病。

VB2缺乏口角炎、皮炎。

VB6缺乏脂溢性皮炎;贫血;增加心脏病发生的可能性。

VB12缺乏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16.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铁缺乏造成缺铁型贫血。

17.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包括Ca,P,K,Ne等,微量元素包括Zn,Cu,Fe等,钙,成人每天需800毫克。

18. 重度中暑的类型: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热痉挛、中暑衰竭。

19. 肌肉痉挛的体征:1.肌肉僵硬。

2.疼痛难忍。

3.关节屈伸功能障碍。

20. 运动性贫血,国内运动员标准:男性低于每升140克,女性低于120克。

21. 如何克制破坏红细胞:采用补充营养物质,如增加Vc, Ve, VB12,叶酸,等营养素的摄入,以保护红细胞,减少运动对红细胞的破坏。

22. 成年人血量约占体重的8%,当出血量达总血量的20%时,会出现乏力,头晕等全身不适症状。

若出血量达30%时,会出现休克,甚至危机生命。

23. 动脉血的颜色鲜红,伤口的诉心端呈间歇性,喷射状流出,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多,24. 头部出血可压迫颞浅动脉,压迫点在耳屏前方,用手指拨动后,用手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在颞骨上。

25. 转折形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相差较大的部位,8字形包扎法使用于关节处。

26. 胸外心脏按压:手掌跟置于患者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按压深度为5 厘米,频率为每分钟不少于100次。

27•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等一系列急性炎症的症状。

28. 骨骺损伤:是儿童少年特有及常见的运动损伤,骨骺可分为2类,一是受压骨骺,骺板损伤会影响长骨的生长和关节的外形,二是牵拉骨骺。

29. 急性腰损伤的机制:当腰部突然发力或扭转时容易发生急性腰扭伤,在负重条件下失足或被撞到,空中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都可能会发生急性腰扭伤, 病理主要包括,腰部肌肉拉伤和腰椎小关节紊乱2种。

也有直接造成腰间盘突出。

30•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肩胛下肌组成。

冈上肌处于肩袖的中央, 发生损伤的机会更多。

31. 髌骨软骨病的机制:在膝关节半蹲位时,反复做屈伸和扭转动作,使髌骨与股骨的相应关节面相互异常错动,撞击与捻转摩擦,导致髌骨软骨病。

32. 半月板损伤机制:膝关节半蹲状态下合并旋转动作时容易造成半月板急性损伤,如跳马落地不稳,篮球运动中的转身急停。

33. 慢性损伤主要是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而转变成慢性损伤。

或因局部长期负荷过度引起组织劳损,既微细的小损伤逐渐积累而成。

简答..1. 健康的影响因素:1. 生物学因素,⑴遗传⑵病原微生物⑶个人的生物学特征。

2.生活方式。

3.环境⑴自然环境⑵社会环境4•卫生服务2. 老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答:1•体育锻炼前要进行检查;2•遵循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3.不宜参加速度性,和力量性的锻炼;4活动呼吸要自然,动作舒缓有节奏,避免做屏气,和过分用力的动作,避免引起血压聚然升活动时要注意安排适当的间歇,休息;5.活动中要注意适当安排短暂休息运动前后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6•老年人应了解自己的脉搏,血压及身体健康状况;7•身体不适或疲劳时停止锻炼不要勉强。

3•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或后,如何用脉搏进行运动强度和运动性疲劳的评价?⑴基础心率:如果大运动负荷训练的基础心率较平时每分钟增加10次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现象,⑵运动中心率:采用遥测心率法或测量运动后10秒心率,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从事同样强度的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增加,则表示身体疲劳。

⑶恢复心率:人体进行一定强度运动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心率可以恢复到运动前状态,当机体疲劳时,心血管系统机能下降,可使运动后的心率恢复时间延长,可作为诊断疲劳的指标。

4.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一:改善代谢法1•整理活动2•温水浴和局部热敷3.桑拿浴4•按摩二:调节神经系统法1充足的睡眠2.心理恢复3.放松练习三:物质补充法1.营养物质补充2.中医药调理5.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 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2.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3.氧化供能6. 脂肪的营养功能:1•供给能量2.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3.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5.增加饱腹感7.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1.供给能量2.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3.节约蛋白质4.抗生酮作用5.糖原有保肝解毒作用8 合理营养膳食对于运动锻炼的重要性:1.合理膳食营养应为运动锻炼者提供适宜的能量2.合理营养膳食应为运动锻炼者提供充分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合理营养膳食应为运动锻炼者防止运动损伤提供物质保障4.合理营养膳食有助于健身者在运动锻炼后的恢复 5.合理营养膳食可延缓健身者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9.耐力运动员的营养膳食特点:1.运动员能量消耗大营养膳食应首先满足能量的消耗2.增加体内的糖原储备3•及时补充体液4•增加铁和蛋白质5•充足的Vc和B族维生素10 运动性腹痛的原因:1.运动经验少2.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3.饮食不当4.机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高温和低温)5.运动性伤害⑴运动量过大⑵外伤11.运动性腹痛的处理:1. 减慢运动速度,缓慢深呼吸,调整呼吸与动作的节奏,如无效或疼痛剧烈时应停止运动,同时可针刺或点掐内关,足三里,中脘穴2.运动中如出现受伤导致腹痛,应迅速就医3.及时补充运动饮料12肌肉痉挛:一旦发生痉挛,缓慢,轻柔,持续牵拉痉挛部位肌肉,可以帮主改善痉挛局部的血流状况,帮助减轻痉挛疼痛或停止运动15 分钟以上,令痉挛肌肉充分放松。

处理时要注意保暖,热疗也有一定疗效。

游泳时如果发生肌肉痉挛,不要惊慌,若自己无法处理或解救,可先深呼吸,仰浮于水面,并立即呼救。

在水中解救的方法是:先深呼吸,用痉挛肢体对侧的手握住痉挛肢体的脚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将膝关节伸直,待缓解后,慢慢游到岸边。

13. 重度中暑的分类及区别1•热射病主要表现:有高热(可达41。

C)、无汗、呼吸细弱、脉率快(可达140次/min))昏迷。

2. 热痉挛热痉挛多见于大量出汗后未能及时补钠补水。

3. 中暑衰竭表现:不出现高热,先出现多汗、疲乏、头昏、脉细弱、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发热痉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