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春风采》教学设计与反思

《青春风采》教学设计与反思

7、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教师展示服装。
3、问题过度:同学们刚刚的服装展示,使得自己的面貌焕然一新,这就是服装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那么我们的着装有什么不同特点?怎样才能传出符合审美情趣,体现审美特点的着装呢?
4、教师讲解:
(1)色彩搭配
A、色彩的主要特征
B、探究色彩的搭配
(2)花色搭配
A、根据体形进行花色搭配
B、条纹、花色搭配小窍门
(3)小饰物搭配
(4)实践巩固
5、引导学生展示作品,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评价总结。
1、学生自评:自己的服装为何要这样搭配,有何特点与想法。
2、学生互评:选出心中最喜欢的服装,谈谈为什么?有何建议?应注意什么问题?
3、学生讨论交流色彩的特征
4、设计并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
了解服装的色彩搭配、花色搭配以及小饰物搭配
分析、讨论。
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师演示
欣赏,拓宽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进行简单的服装设计
展示、评价。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青春风采——服装设计
1、问题导入
2、师生实践
教材编写设计了“色彩搭配”和“花色搭配”以及’小饰物搭配“的知识学习。
服装设计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以衣服领子的设计为学习突破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感悟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启发学生进行简单的服装搭配和服装设计的尝试。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使得学生能够采用一些服装的表现手段,进行简单的服装搭配和服装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对服装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服装搭配的基础技巧,帮助学生搭配和设计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美好!
难点:搭配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提高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问题讨论,导入新课
2.师生实践
(1)服装展示
(2)学生自评
(3)学生互评
3、自主探究,理论提升
(1)色彩搭配
(2)花色搭配
(3)小饰物搭配
(4)实践尝试,巩固知识
3、学生作品展示、讲解与评价总结
(1)师生展示
(2)学生自评
(3)学生互评
(4)教师评价
3、理论提升
(1)色彩搭配
(2)花色搭配
(3)小饰物搭配
4、学生练习
5、评价总结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
总之,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范画、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服装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基础知识,学习简单的服装设计方法。
2.尝试运用手绘线描、剪贴或材料拼接,进行简单的服装设计和搭配练习。
3.进一步了解着装的意义和服装的文化内涵,提升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服装搭配的基本要素,进行着装的审美体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青春风采》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
八年级第二单元《青春风采》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设计以学生最熟悉的校服和最向往的硕士学位服、博士学位服引入。启发学生探讨自己对当前中学生的穿着的看法与建议。教材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职业装和展示装,加以直观形象的对比、赏析和介绍,使学生通过对展示装和成衣装的穿着对象、品种用途、款式造型、实用功能、风格特点等方面的学习和了解,懂得服装是一种语言,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念、品位、个性气质特征甚至追求和理想。
教学反思
通过此节课,我觉得: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学情分析
1.本课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侧重与服装的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学习。教学设计要以学生自主活动展开,把看、想、说、练和分析、评论、展示、设计、创作、实践等方面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学生对于此课时的内容还是很生疏,因此教学中要循序渐进。
3.学生认知障碍点是如何设计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
6、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