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大全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大全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大全1、(全国卷Ⅰ根据漫画作文。

漫画的大意是:A同学第一次考100分受到了奖励,第二次考98分挨了打;B同学第一次考55分被揍,第二次考61分得到了表扬。

以此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点评】武汉市实验学校语文老师王文英认为,这幅漫画作文主要想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在教育中进行奖惩教育。

学生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个不同层面任选一个角度着手来写,也可以整体来看教育。

漫画上面标注的全部是分数,学生也可以从对孩子发展评价的方式是不是只有唯分数论。

根据分数来决定爱和惩,对孩子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不应该唯分数论。

作文题引导学生要关注自身,题目的设置立足于现实。

如果学生平时对自我发展、教育的环境比较关注的话,可能就会了解一些教育的发展变化和要求,如人才评价方式的改革、高考选拔制度的改革,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切身感受来写,毕竟12年求学过程,如何对待考试的分数,每个学生都有一肚子话要写。

2、(全国卷Ⅱ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点评》赵志彦表示,这三个方面,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材提供了经典的篇章,“听说读写”的主要能力是在课堂上培养的;第二个,有大量阅读积累的学生会谈谈自己阅读的名人名篇,“炫”出自己的文字功底;第三方面,丰富的社会生活,特别能检验一个学生语文的积淀和思想深度。

可能大多数学生会侧重谈一个方面,也有的学生会谈两个到三个,无论选择几个,学生得出的结论、写作是展现个人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的思想、情绪的表达、审美能力、水平都能在字里行间反映出来。

3、全国卷Ⅲ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

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

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

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点评》本题中关于市场“规范与诚信”话题,其实给学生留下很多的自由空间。

在审题时,首先要抓住材料中关键词,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这样“规范”与“诚信”等就可以由“市场”推及到“为人”“做事”等方面了,这样就可以打开思路了4、2016浙江卷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别给菜市场贴上“非首都”标签菜市场搬到远方,但是居民的灶台却还在身边,新鲜便宜的菜买不到,会直接增大民生焦虑批发市场外迁、工业企业转移、垃圾回收场搬走……一段时间以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成效卓著,优化了城市治理,也撬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

然而,在良好的局面中,也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有群众反映,在一些街道、社区,大家常年光顾的菜市场面临动迁,街边小店纷纷清理,极大地影响了群众日常生活。

更可疑的是,这些动迁和清理,也打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旗号。

菜市场搬到远方,但是居民的灶台却还在身边,新鲜便宜的菜买不到,会直接增大民生焦虑。

菜市场是非首都功能吗?群众的疑问并不难解答。

按照标准说法,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才被认为是非首都功能,归纳起来有四类: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批发市场,部分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

菜市场显然不在此列。

城市再瘦身,也不能影响人吃饭,又怎么能缺少菜市场呢?从另一层面看,一些街道、社区清理菜市场和街边小店,客观上也搬走了一些做小买卖的外来人口,有助于控制北京人口总量。

但是,同时搬走的,也是生活的便利。

城市发展不能只要白领、不要蓝领,只要脑力劳动、不要体力劳动。

生活少了便利、多了负担,最终也可能导致人才的流失。

控制人口总量必须坚持,但同时也要防止结构失衡,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既需要高层次人才,也需要一部分人来维护城市的运转。

古人云,“城,所以盛民也。

”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

只有城,没有市,生存尚难,何言生活?其实,对于菜市场等民生设施,北京市的定位是相当清晰的。

北京市相关负责人曾透露,疏解非首都功能腾退出来的空间,要解决“缺停车场、缺菜市场、缺便利店超市”等民生问题;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急需的菜市场不能一刀切”;北京市发改委也强调,“区域性批发市场是疏解对象,但农贸市场是生活必需环节”,不是要搬走,而是“加强管理、逐步升级”。

疏解非首都功能,原本就是为了治好“城市病”,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给菜市场贴上“非首都功能”的标签,与最初的目标可谓南辕北辙。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

从这样的视角来看,治理北京这样一个超大型城市,确实有复杂的问题、现实的纠结甚至难言的隐衷,但是再难,也应该保住最基本的民生底线。

毕竟,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美好,是评价一座城市的根本标准。

中央提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摆在首位的就是“和谐宜居”。

“和谐宜居”究竟是什么样,或许言人人殊,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如果人们早上起来不知一日三餐何处安放,即使住在高楼大厦,也难称“和谐宜居”。

《时评2》端午节即将到来,粽子销量增加。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小作坊的“黑粽子”和网上销售的“三无粽子”流入市场,存在安全隐患。

许多自称“家庭手工现包”的“私房粽”在网上热卖,可以散装销售,每个粽子的价格多在3元至10元区间内。

(6月7日中新网又到一年端午时,粽子成了畅销商品,一些“黑粽子”“三无粽子”乘虚而入。

这些网上销售的“三无粽子”,自称“家庭手工现包”的“私房粽”,却包装简陋,连生产日期、产地、保质期、配料等基本信息都没有。

但其生意兴隆无非是缘于公众对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由于法律规范市场的威慑力严重不足,“香精包子”、地沟油、注水牛肉、毒豆芽……一连串食品安全案件之后,公众的敏感和质疑难于消除,于是一批原生态食材受到追捧,现场制作,边做边卖的销售方式十分流行,殊不知虚拟的生产场所、污浊不堪的生产环境尤其是生产者缺失的良心,让原本纯朴的传统食品变得危机四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莫让“黑粽子”污染食品安全,破坏节日气氛。

网上“私房粽”热卖,监管必须上线。

首先要改变陈旧的监管理念和方式,不但要加强线下的食品安全管理,还要紧盯“线上”,追本溯源,线上线下一起监管,构筑消费者的健康防线;其次要从法律层面对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提出硬性的卫生许可等行业要求,尽快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实现对平台和餐饮企业的双重监管。

不仅要让黑作坊无处藏身,还要对容忍、吸纳无良商贩的网络食品交易平台加大惩处力度,督促平台承担相应监管责任。

据悉,上海、河南、陕西、北京等多地发布了针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办法,这是一个良好开端。

最后,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一定要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粽子,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食品,要大胆举报,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食品安全《时评3》在四川绵阳市的考点,一位49岁的“大龄”考生再次出现在考场上,他是大家熟悉的梁实,今年是他第20次参加高考。

他曾向媒体表示,2016年将是他的终极一战,“再不成功,我就把一切都结束了”。

因年年参加高考,梁实又被广大网友称为“中华第一考王”“高考最牛钉子户”。

(6月7日《成都商报》每到高考时节,一些“高考钉子户”都会被媒体打捞出来。

面对“高考钉子户”,人们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感受。

一方面,“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另一方面,执着、固执甚至偏执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何尝不是一种“自寻烦恼”?这一点,在梁实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演绎。

梁实并非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92年他曾经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只不过,在梁实眼中,通过普通高考考上的重点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

连续多年参加高考,考试成绩大都为300多分的他,显然与理想中的大学相距甚远。

“语文一般,数学一般,理综一般,英语马马虎虎,反正肯定考不上”以及“明年再考,一定行”,每年如出一辙的回答,让媒体对“梁三百”的兴趣逐渐下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要。

如果这些需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内心的紧张就会持续并发酵,导致心理失衡和行为失控。

“最牛高考钉子户”一意孤行的背后,是社会认同的匮乏。

他太需要自己的观众,太需要被“围观”;在别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他却孤独地乐在其中。

做点小生意的梁实,为何对高考“爱得如此深沉”?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迷失,让梁实不愿意难以实现与自我的和解、与群体的交流、与社会的融入。

作为小商人的梁实并不起眼,作为“最牛高考钉子户” 的他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可是,当聚光灯远离,梁实又该如何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呢?高考作为一种评价机制,并非适合所有人;那些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人们,并不意味着是失败者和无能者。

在别的考场,梁实们依然可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小商人的梁实如果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商,或许可以收获成功,赢得社会认同。

只有进行清醒的自我调整,学会与自我和解,人生的道路才会变得广阔。

寻找自我、认识自我,是每一个成年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考题。

透过“最牛高考钉子户” 这面镜子,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朴素的人生哲学——实现期望与能力的平衡,将高考当成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即使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也依然可以通过别的渠道,实现人生突破和向上的社会流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