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1)媒体一词源于英文Mediu,它是指人们用于传播和表示各种信息的手段。
在计算机领域中媒体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另一种是指信息的载体,如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表现形式。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的多媒体是指后者。
媒体通常分为五类:感觉媒体: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从而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语言、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
.表示媒体: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如文本编码、条形码等。
显示媒体:是指为信息输入/输出的媒体服务,用于电信号与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胶卷等。
传输媒体:是指用于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等。
(2)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获取、编辑、存储和显示等)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的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大纲)信息媒体的多样性、多种技术的集成性和处理过程的交互性。
(课本)集成性、交互性、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2、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程起步阶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第四代计算机的诞生、声卡和鼠标的问世、图形窗口界面的出现为主要特征。
标准化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多媒体技术逐渐成熟,以静态图像压缩、运动图像压缩、音频压缩、cD—ROM和DVD存储编码标准的产生为主要特征。
应用发展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多媒体通信、多媒体集成工具、超媒体的使用为其主要特征。
(2)应用领域: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
(3)发展趋势:(大纲)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课本)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智能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和通信技术融合到CPU 芯片中。
3、多媒体的关键技术:视频和音频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
4.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在信息化社会发展进程中,辩证地认识多媒体技术,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树立人是第一因素的技术应用理念。
主题二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1.图形、图被过滤广告像的基本描述。
(1)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将图形、图像用O、l编码是计算机处理图形、图像的前提,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的过程就是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含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2)图像文件的分辨率和大小。
图像分辨率是决定图像清晰度的一个指标。
图像分辨率=像素数/图像线性长度(英寸)(单位:PPI)图像文件的大小用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字节(B)来度量。
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位是位(b),通常1B=1b,即1字节=8位。
不同色彩模式的图像中每一像素所需字节数不同,其中RGB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颜色由三个字节组成的数值表示。
色彩深度:每个点的某一因素的数据位数,如RGB色彩空间(可以表示8×3=24bit,共224=16MB种不同的颜色,称为真彩色)图像文件的大小用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字节(bit)来度量,不同色彩模式的图像中每一像素所需字节数不同,RGB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颜色由三个字节组成的数值表示。
分辨率、图像尺寸与图像文件大小的关系(以RGB图像为例):图像文件大小=3×图像分辨率×图像打印长度×图像分辨率×图像打印宽度(3) 显示分辨率PC机显示器的屏幕区域用屏幕的横向像素X屏幕的纵向像素表示。
例如,640X480(Pixel)、800×600(Pixel)和1024X768(Pixel)等。
它只会影响图像显示的范围,不会影响图像的输出质量。
(4)数字图像的两种形式:位图图像、矢量图形。
位图图像:记录图像以像素为单位,与图像分辨率及显示分辨率有关,放大失真(马赛克)矢量图像:由一串可重构图像的指令构成。
与分辨率无关,放大不失真(5)图形、图像色彩的三要素:当使用色彩时,任何一个色彩都有色相、亮度和饱和度三个方面的属性,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6)图形、图像文件格式:常见的图形、图像文件格式有BMP、GIF、Pcx、TIF、JPG、PDF等。
(7)、图形、图像文件的压缩编码(压缩原文件中的数据)解码(使压缩数据还原成压缩前的数据)(8)、数据压缩的两种方法有损压缩:利用人眼视觉特性针对性简化不重要数据,以减少总的数据量。
不可逆,一般用于图像、音频、视频,压缩比大,如JPG:1:10、1:20、1:40。
无损压缩:将相同的或相似的数据或数据特征归类,使用较少的数据量描述原始数据,(改变描述方法)。
可逆,一般用于文档、可执行文件,压缩比小:1:2、1:4(9)、多媒体文件的压缩过程变换部分(一一对应,去除相关)→量化部分(信息损失,不可逆)→编码部分2.图形、图像的采集。
(1)扫描仪可以将原稿数字化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它还能用于文字识别、图像识别等。
(2)数码相机可以直接获取数字化图像素材。
(3)ACDSee是常用的图像浏览工具,不但可以浏览图片,而且可以改变图片的格式、翻转图片、调整图片的大小等。
3.用Photoshop7.0加工图形、图像。
(1)选择。
在Photoshop中要对图像进行编辑加工,首先要选择对象。
建立选择区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
如矩形、椭圆形选框工具可以建立规则形状的选区;磁性套索工具可以选取轮廓比较鲜明,与背景对比度较大的区域;魔术棒工具则根据颜色进行选择.在状态栏进行数值设定,可以得到十分精确的选择区。
在建立选区时,还应掌握如何柔化选区边缘。
(2)图层。
图层是一组可以绘制、存放图像的透明电子画布。
有普通层、背景层和文字层之分。
掌握创建图层、复制图层、移动图层、链接图层以及合并图层等操作。
(3)通道。
通道是用来存放图像颜色信息的。
知道通道的用途,掌握通道蒙板的使用方法。
(4)色彩调整。
通过色彩平衡、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等对图像的颜色进行调整,达到特定的色彩基调。
(5)滤镜滤镜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可以强化图像的效果。
使用不同的滤镜可以方便地将图像扭曲、交错、变形等。
(6)绘画修饰。
Photoshop不但有优越的图像编辑效果,而且还有很强的绘画功能。
掌握绘画工具选项的设置方法,会使用渐变工具、油漆桶工具、修饰工具。
(7)文字。
Photoshop有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灵活运用各种Photoshop中的工具、特效,能够制作出多种效果的艺术字。
主题三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1.声音的数字化表示。
(1).声音的三耷要素:音调、音强和音色。
(2)音频文件的常用格式:WA V格式、MIDI格式和MP3格式。
(3)、数字音频系统中两个最基本的技术:采样和量化。
(4)、MIDI:音乐数字接口。
2.音频信息的采集。
(1)在多媒体计算机中,声卡是获取音频信息的主要器件。
(2)声卡功能:采集来自话筒、收录机等音源的信号,并将其数字化形成数字音频;将数字音频还原为模拟音频信号,待放大后送到扬声器输出;对数字化音频进行编辑加工,以达到某一特殊效果。
以上功能均须通过声卡端口与相应的外部设备相连接起来才能实现。
线路输入(Linein):可与盒式录音机、唱机等相连进行录音线路输出(LineOut):可跳过音频卡的内置放大器,连接一个有源扬声器或外接放大器进行音频的输出。
话筒输入(MicIn):可与话筒相连,进行语音录人。
扬声器输出(SpeakerOut):从音频卡内置功率放大器连接扬声器进行输出。
游戏棒/MIDI接口(Joystick/MIDI):可将游戏棒或/MIDI设备连接到音频上。
3.数字音频的加工(CoolEditPro、Windows录音机)。
(1)裁剪声音:将声音中不需要的部分删除,保留需要的部分。
(2)连接声音:将两段声音首尾相接,或者将一段声音插人到另一段声音中间。
、(3)混合声音:将一段声音混合到另一段声音中,使两种声音能够同时听到。
(4)淡入/淡出:声音开始播放时音量由小逐渐变大称为淡人;播放结束时音量由大逐渐变小称为淡出。
对声音做淡入/淡出处理,可以避免产生突然开始和突然停止的感觉。
来源:考试大-软件水平考试主题四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1.常见视频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1)A VI文件:A VI文件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视频文件格式。
采用有损压缩技术将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混合交错地存储在同一文件中,从而解决了视频和音频的同步问题。
(2)MPEG文件:MPEG文件是专门用于处理运动图像的,它采用了压缩技术的视频格式文件。
其压缩的速度非常快,而解压缩的速度几乎可以达到实时的效果。
(3)DAT文件:DAT文件是VCD影碟的文件格式,也是基于MPEG压缩方法的一种文件格式。
(4)MOV文件:MOV文件格式是QuickTimeforwindows视频处理软件所选用的视频文件格式。
(5)DIR文件:DIR文件是Macromedia公司的Director多媒体著作工具产生的视频文件格式。
2.常用的视频播放软件。
(1)WindoWs媒体播放机:Windows媒体播放机不但可以播放多种格式的视频文件,而且可以播放多种格式的声音文件。
(2)超级解霸:超级解霸是一款大众化的视频播放软件,不但可以播放多种格式的视频文件,还可以播放VCD影碟。
(3)QuickTime播放器:在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上安装了QuiekTime播放器后,就可以播放MOV 格式的文件。
3.视频信息的获取途径。
(1)从视频文件中截取。
(2)把计算机动画转换成视频文件。
(3)利用工具软件把静态图像或图形文件序列组合成视频文件。
(4)通过视频采集卡采集。
4.视频信息加工(AdobePremiere6.5)。
(1)创建项目:制作任何一个Premiere6.5电影必须先建立一个项目文件,它包含很多制作影片的重要信息,组成影片的素材都先输人项目窗以后才能被使用。
(2)装配素材:在时间线窗口可以把素材汇编成电影,时间线窗口有多个轨道放置视频和音频素材。
通常,用于影片制作的原始素材,能直接用于影片制作的是很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装配素材前,对素材进行剪辑,去掉不需要的部分。
(3)加入切换:为了使影片的镜头切换自然,需要在片段之间加一些过渡效果,称为“切换”。
Premiere6.5提供了75种切换效果。
需要加入切换的两个素材只能分别放在VideolA和VideolB视频轨迹上。
Transition(切换)轨迹专门用于素材之间的切换,可以在这个轨迹上加入各种切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