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炼钢 16世纪前技术领先世界
①景德镇“瓷都”

制瓷业
②工艺进步:宣德青花瓷、五 彩瓷、珐琅彩
工 经业 济
③外销
①中心:苏州、杭州、南京
丝织业 鼎盛 ②民营丝织业兴盛
③工艺进步(花楼机、
妆花缎、金宝地)
商业 徽商、晋商
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炼钢 16世纪前领先世界
手工 制瓷业 工艺进步、大量外销
经 济

丝织业
鼎盛时期、中心、工 艺进步
商业 商帮——晋商和徽商
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归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是什么?
城镇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存在阻
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考试说明
文化史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试说明
文化史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王阳明:心学(理学发展新阶段)
思 儒学 李贽:离经叛道思想

三大进步思想家:反封建专制
文 绘画 士大夫文人写意画
化 文学 小说空前繁荣
戏曲 京剧产生、发展并走向世界
归纳:明清时期文化发展总体特征 是什么?
传统儒学进一步发展;出现反封 建的民主思想;文学艺术繁荣。
知识点归纳
政 明:废丞相,设内阁
治 清:设军机处
经 济
手工业 冶铁、制瓷、丝织业 商业 商帮:徽商、晋商
考试说明
政治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了解清朝设置军 机处、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 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试说明
经济史
2、(2)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 取得的主要成就。
考试说明
经济史
2、(3)商业 著名的商帮。
考试说明
文化史
4、(2)汉字与中国书画 了解汉字的演变和中国的书法艺术 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

考试说明
文化史
4、(3)文学成就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主要文学体裁、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考试说明
文化史
4、(4)京剧 了解京剧的产生
知识点回顾
一、政治
政治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考试说明
经济史
2、(4)主要经济政策 理解“重农抑商” 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
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考试说明
文化史
3、(3)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 本主张及其影响。
考试说明
文化史
3、(4)明清之际的儒学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
夫之的基本主张。 理解明清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政治: ——
城镇商品经济繁荣, 转折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文化:儒学新发展,文 学艺术繁荣
整体趋势?
政治
君主专制 空前强化
经济
发展 与阻碍
文化 承古萌新
封 腐朽 建

会 落后 渐

繁荣
衰 落
横向比较
宋元 明清(前期) 近代
1368年
1840年
14-19世纪中期的世界?
14-19世纪中期的世界 史实 发展趋势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儒学
王阳明:心学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想 文 化
绘画 士大夫文人写意画 文学 小说空前繁荣
戏曲 京剧产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并走向世界
纵向梳理
宋元 明清(前期) 近代
1368年
1840年
衰落·转折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衰落
经济:重农抑商、海禁、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 发展
文化:宋明理学走向僵化
绝对的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 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 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一、政治
政治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归纳:明清时期政治发展总体特征 是什么?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考试说明
经济史
2、古代中国的经济
材料一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 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 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 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时 期怎样的政治状况?
材料二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
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 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假 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 与安全就都完了。”
——马戛尔尼
【马戛尔尼:英国著名外交官, 1793年(乾 隆五十八年)曾到访中国。】
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绝对君 主专制有何弊端?
史论共享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导致地方 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绝对的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 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政治 经济 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