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本教程主要面向小学二级学生的排球教学与训练通过一
本教程主要面向小学二级学生的排球教学与训练通过一
2
目录
1、排球运动概述……………………………1 排球运动的发展…………………………3 排球运动的方法与特点…………………4
2、排球基本技术……………………………6 排球技术概念……………………………6 准备姿势与移动…………………………8 垫球………………………………………13
3、身体素质训练……………………………18 身体素质分类……………………………18 身体素质练习法…………………………19
(图七) 向前下方插入球下,以压腕、抬臂, 跟腰、蹬地伸膝动作将球垫出,击 球点在腹前一臂处,击球部位为前 臂腕关节上10厘米处形成的平面。 (如图八)
技术要领:插、夹、提
(图八)
二、体侧垫球
在身体两侧用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为体侧垫球, 此技术在比赛中常采用。以左侧为例,当球向左侧 飞来,左脚跨出一步,重心左移,两臂夹紧成
有球技术 (击球动作)
无球技术 (配Leabharlann 动作)在一发年球级垫的学球习传中球我们扣已球经拦初网步准地备进姿行势移了动排球
的准备姿势与移动技术以及垫球技术的学习。在二 年级,我们除了将所学知识牢固掌握外,还要向更 高峰攀登!
10
第二节 准备姿势与移动
准备姿势与移动是完成排球传球、垫球、扣球、 发球、拦网等各项技术的前提和基础。所谓万事开 头难,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想要学 习排球、学好排球,就必须把准备姿势与移动技术 学好。
17
垫球手臂向左伸出,左臂高,右臂低,配合腰肩动 作垫击球的后下部。
三、挡球技术
(一)双手挡球 多用于挡击胸部以上力量大、速度快的球。双 手挡球的手型有:抱拳式和并掌式。抱拳式挡球的 手法是:两肘弯曲,一手半握拳,另一手外抱,两 掌外侧朝前。并掌式挡球手法是:两肘弯曲,两虎 口交叉,两掌外侧朝前,合掌成勺形。不管使用哪 种手法,挡球时一定要屈肘,使肘朝前,腕后仰, 以掌外侧和掌根组成的平面挡击球的后下部。
排球技术就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采 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这些动作 能让人体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在比赛中取得良好效果。
9
二、排球技术的分类
排球技术可分为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基本上 可分为以下6大项:准备姿势与移动、传球、垫球、 发球、扣球和拦网。
表一 排球技术分类
排球技术
一、正面双手垫球
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垫球中最基本和常用的技 术。也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排球运动技能。
(一)动作方法与技术分析 1、准备姿势:以半蹲或稍蹲准备姿势,肘关节 自然弯曲,两手置于腰腹之间。
16
2、垫球动作:身体面对来球,两手重叠,掌 根靠拢,合掌互握,两拇指平行,两肩放松,手臂 伸直组成抱拳式、叠掌型或互靠式手型(如图七),
二、中国的排球运动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我国,并在沿海地区得到广泛 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的排球运动在全国各地普 遍开展起来,涌现了一大批条件优秀的青年选手,学习、 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找出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 道路,并组建了国家队。在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女排 与日、美、苏、古女排成为女排五强。二十世纪八十年 代,中国的排球运动走向颠峰。中国女排也成为世界排 球史上唯一获得“五连冠”的女子排球队。而中国男排 则由于身高、力量等方面原因,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拉大 了。而此后的中国女排因为后备力量缺乏,又没有学习、 创新,慢慢滑向低谷。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女排通过 各类世界大赛的学习和交流,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已成 为一支世界级水平强队。
4、排球游戏…………………………………26 5、教学大纲…………………………………38
3
第1章 排球运动概述
运动无处不在,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着。经常参加体 育锻炼能使人心情开朗、体质增强。
(图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有了更多的 要求。而此时排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更使人们对排球运动的喜爱
18
四、正面双手垫球的练习方法
(1)听教师口令原地做徒手模仿垫球动作。 要求:压腕抬臂,手臂伸直。 (2)并步或交叉步后接模仿垫球动作。 要求:重心平稳,协调用力。 (3)垫固定球:一人持球在腹前高度,另一人做 垫球模仿动作。 要求:垫球部位正确。 (4)两人一组,相距4-5米,一抛一垫。 要求:双手抛球到对方腹前,垫球击球时机合 理,协调用力。 (5)两人一组,相距4-5米,对垫。 要求:垫球部位正确,击球点合理,协调用力。 (6)单人对墙连续自垫。 要求:压腕抬臂,垫球部位合理,协调用力。 (7)单人身上连续自垫。 要求:同上。 (8)教师近距离抛球,其余人轮流垫球。
前后方向做并步移动。 要求:同上。 (3)成半蹲准备姿势,跟随教师向前方做跨步移
动。 (4)成半蹲准备姿势,向前后左右做跑步移动。
15
(5)两人一组,用2个球 ,一人将球滚向另一人 的侧面,另一人移动将球滚回。
要求:移动迅速,用交叉步或滑步。 (6)结合传球、垫球技术做好各种移动步法。
第三节 垫球
垫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是用手臂击球的 下部的技术动作。垫球技术是排球比赛的基础,垫 球技术好,可以少失误,多得分,为扣、传等各种 进攻打下良好基础。
垫球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到垫稳、垫准、垫到 们就不是容易的事了。因此,要求同学们尤其是刚 刚接触到排球的我们要进行反复地练习,以提高球 感。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正面双手垫球、 体侧垫球、跨步垫球、背垫球、单手垫球以及挡球 等。
球。
14
三、准备姿势与移动的基础练习
(一)准备姿势的练习方法 (1)成四列横队,在教师指导下做半蹲准备姿势。 要求: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两腿弯曲,上体前
倾,两手置于腰腹之间,两眼目视前方。 (2)两人一组,一人做半蹲准备姿势,另一人纠
正错误动作。 要求:每人连续做3-5次,互相指出错误动作。 (3)原地小步跑或转圈跑步,听到老师的口令或
6
第二节 排球运动的方法与特点
一、排球比赛方法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各6名队员在被网隔开的排球场 内,根据规则规定,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区, 而不使其落入本方场区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 目。
二、排球运动的作用与特点
排球运动的作用主要是能提高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如提高力量、弹跳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哨音后做好半蹲准备姿势。 要求:听到口令或哨音后迅速做好半蹲准备姿
势。 (4)成四列横队,在教师指导下做低蹲和稍蹲准
备姿势。 (二)移动技术的练习方法 (1)成半蹲准备姿势,跟随教师或按教师手势向
左右方向做并步、滑步以及交叉步的移动。 要求:移动步法正确,重心平稳,移动后做好
准备姿势。 (2)成半蹲准备姿势,跟随教师或按教师手势向
(图三)
(图四)
(图五)
5
第一节 排球运动的发展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传播
排球运动于1895年起源于美国。其目的是选择一种 较为和缓的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排球运动在美国问世 后,由美国传教士和驻外国的军官、士兵带到了世界各 地。最初没有人数限制,经过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 最后确定为6人制。排球运动在世界各国开展比较普遍, 在我国也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爱。
19
五、垫球中常见的错误与纠正
错误动作
表现
纠正方法
1、手型不正确; 2、两臂不并拢; 3、垫击面不平
1、移动不及时; 2、对不正来球
1、身体动作不协 调; 2、抬臂动作大
1、垫球不抬臂; 2、身体向上顶; 3、耸肩或上体后 仰
两小臂有高低, 球常常打在一只 手臂上,垫球不 准
1、徒手练习两臂夹紧 动作;
(图六)
(三)跨步
当来球较低,在身前时,常常采用向前跨步垫球,
即向前跨出一大步,屈膝,上体前倾以低姿垫球,跨
步可以向前,也可以向侧前或向侧方跨出。
(四)跑步
跑步一般用来垫或传离身体较远的球,跑步时要
求边跑边做好击球准备,身体重心降低、平稳,保持
低姿移动能力。
移动技术的要点是:移动快,重心平稳,面向来
一、准备姿 势
为了便于完成各种技术动作而采取的合的身体 姿势称为准备姿势。一般按照身体重心的高低,将 准备姿势分为三种:即半蹲准备姿势、稍蹲和低蹲 准备姿势,常用的是半蹲准备姿势。(如图二)
(图二)
11
(一)半蹲准备姿势(如图二所示) 动作方法与技术分析 半蹲准备姿势是两脚左右开立,略比肩宽,一脚在
也随之剧增。各类大众性的排球运动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起来。
(图二)
4
随着时代的进步,排球 运动也正在向着一个更高更 快的方向发展。如今,全国 的各大中小城市的学校都在 积极、广泛地开展排球运动, 甚至有不少学校都准备将排 球运动列为学校的特色项目 来发展。(如图三)
而就我校而言,排球运 动已作为学校的传统体育项 目,我们就更有责任去重视 它,学习和发掘它,使它持 续朝着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 前进。(图四、图五)
(二)单手挡球 多用于来球较高,力量较轻,在头部以上或侧 上方的球 。单手挡球的手型有两种:一是掌根平面 击球 ,击球时手张开,手指自然弯曲,用掌根平面 去击球。二是用拳心平面击。即开始时,虚握拳, 击球 时,用拳心平面击球。不管采用哪种手型击球, 挡球时,手腕都要放松,击球瞬间手腕后仰,使击 球平面朝前上方,对准球的后下部击球。
(4)轻松的娱乐性和休闲性:排球运动不限于形 式,可围圈进行游戏,也可进行2人或3人的比赛。 排球比赛隔网进行,比较文明,是人们休闲娱 乐的 理想项目。
(图六)
(图七)
(图八)
排球运动起源于何时、何地?
考考你
排球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8
第2章 排球基本技术
第一节 排球技术概念
一、什么是排球技术呢?
(图一)
前、一脚在后,两脚尖向前微内收。膝关节保持一定的 弯屈,上体前倾,重心在两脚之间略靠前。两臂自然弯 曲,全身肌肉适当放松,双手置于腹前,两眼注视来球, 两腿始终保持微动状态。